政府为山西的5万农民支付学费,让他们在田里的中专职业学校学习
2022-07-27 14:52:56文/学费由政府支付,教室搬到农村,专业与生产相结合
山西5万农民在中等职业学校实地学习
本报讯(记者高耀斌)山西农民邢凤英现在是山西原平农业学校园艺班的一名学生。她兴奋地告诉记者:“我真的很欣赏党的惠农政策,不花钱学习知识,不出去接受教育。”。目前,山西有5万多像她这样的学生。政府支付所有学费。农民可以在不离开土地或家园的情况下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机制的转变为山西省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注入了活力。学校“下乡送教师”,下乡上课,下乡下乡,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近两年来,以原平农业学校为龙头的山西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率先改革教学模式,在农村地区开办班级,将教学送到农民家中,使5万多农民成为中等职业学生。“教师下乡”教学点主要分布在乡(镇)、村文化站(站)和农村学校,目前涉及太原、晋中、陆良、临汾、运城、忻州、朔州、大同等8个市56个县201个乡镇1000多个自然村。
“教师下乡”的最大特点是农业院校组织教师走出校门,开设现代农业技术、园林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畜牧兽医、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专业,农产品保鲜加工、园艺、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
成都青华职业技术学校
2021年川大软件工程录取分数
通过“教师下乡”,农民学生得到农业高职院校的技术支持后,600多名学生投资建设加工厂、成立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和水产养殖业,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致富的积极性。2010年初,原平市大牛店镇神山教学点学生贾丽霞在原平农业学校教师孙寅的指导下,投资40多万元饲养土鸡和山羊。她说:“是原平农业学校‘下乡送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知识、财富和希望。”
原平农业学校中阳镇农业经济班学生安智勇今年4月通过与教学现场负责人和教师的交流,投资15万元新建了30座活动温室种植瓜果,为100多名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已生产优质瓜果15万公斤,直接利润30多万元。
峨边民生职业技术学校
2009年9月,山西省发布《关于农业中等职业学校“下乡送教师”试点工作的指导建议》,要求学校转变办学机制,办“三农”学校,培养有文化、有技能、有操作能力的人才,“留用”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拥有综合业务能力的技术人才和自主创业的新型农民。
成都学幼师好的学校
《建议》提出,招生采取农民学生自愿报名与乡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下乡”试点学校审核,统一录取,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学习期满后,通过考试或达到规定学分的学生准予毕业,并颁发中职毕业证书,承认中职学历。根据农村生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理论教学采用集中教学、小组学习和面对面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技能教学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生产、工作和实践的方式;通过相应科目的考试和作业复习,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教师下乡”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分制,学制为3至5年。在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至18学时为1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70学分。无论采用哪种学校制度,教学安排都必须满足全日制普通中学的教学时间要求。
石棉县职高全称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2020
“教育下乡”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创新办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盘活农业职业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开发项目不断增加。目前,原平市郑家营有100座温室得到原平农业学校的技术支持,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原平市坂列寨镇5000亩核桃源和汝岳村500亩核桃源与原平市农业学校合建;原平林业局与原平农业学校合作,在大牛店镇鲁庄村免费建设了100亩核桃源和20亩枣园;在原平农业学校的帮助下,原平市西荣华村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田家庄、北京大学等10多个教学点呈现出规模化养猪、养羊、养鸡的势头。
据悉,“教师下乡”活动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科技知识和技术,按规定开设基础文化课程,教授时政政策、法律知识、应用写作、农民保健等农民关心的知识,还要组织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些学生在村里带头组织舞蹈队,一些学生在全省举行的职校学生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奖。原平农业学校荣华村西教学点学生吴于今年6月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养殖技术三等奖。
西安卫校2021招生
《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3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