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校为技校”解决就业难_技师学院改大学
2022-07-27 13:46:47文/近日,据媒体报道,鉴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最近完成的《中国相关就业群体就业前景》报告建议,高等教育规模应适当缩小,三所大学应转型为技工学校,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趋势。“转校为技校”能否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
研究机构提出“大学转技术学校”以解决就业困难
西南科技大学2021年学费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在谈到当前就业形势时,人力资源部发言人尹近日表示,截至2010年12月底,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到90.7%。据统计,在去年毕业的600多万大学生中,有60多万人尚未就业。然而,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7是否可信?因为近年来,有很多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报道。
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相对应的是,中国主要城市缺乏技术工人。据有关报道,中国制造业高级技术人员缺口为400万人。尹也承认,自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在一些地区和一些企业,'招收困难'的现象比较突出。”据报道,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民工荒”,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技术民工荒”。
科研机构提出“三校转技校”的构想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和部分地区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最近完成的《中国相关就业群体就业前景》报告建议,高等教育规模应适当缩小,三所大学应转型为技工学校,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趋势。该项目负责人、全国人大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刘指出,2011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43万人,是技校和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的两倍。这是大学生就业困难与技术工人短缺同时发生的根本原因。
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年度就业目标为9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比例接近50%。这一比例今后可能会上升。大学生过剩已成为一个客观事实。同样,有三所高校教育质量低,学生就业率低。对此,一些专家表示,与其等到三所高校无法招生自动关闭,不如在这之前帮助它们找到一条好的出路。把这三所学院和大学变成技术学校的建议确实很好。
由于高等教育的扩张和过度市场化,就业困难
“就业难”的根源在于高等教育过度市场化和产业化
为了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解决政府“安排”毕业生就业的问题,1994年,中国开始了高校招生“合并”(不计公费和自费)改革。1996年,全国三分之二的招生学校和招生“合并”。2000年,国家“全纳”师范教育专业也实行收费,完成了招生改革。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教育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发达国家为5.7%,中等国家为4.4%,世界平均水平为3.6%,低收入国家为2.6%,而中国仅为2.5%,在128个国家中排名97位。
机场运行专业学校
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全面市场化甚至产业化的呼声也在不断高涨,并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落实。例如,1999年,亚洲开发银行的唐和亚洲管理学院的左联合提出了用教育启动消费,刺激当前疲软的经济的想法。具体内容是在三年内以每年25%-30%的速度将中国高校(包括电大和成人教育)的招生人数增加一倍,从每年200万人增加到400万人。新生将完全自筹,即每人每年平均支付约1万元学费。扩大高校招生每年可增加消费约1000亿元。
高校扩招与“专科升本科”导致就业困难与劳动力短缺并存
在高等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呼声不断的背景下,1999年5月,教育部宣布将在当年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并将在未来几年继续扩大。据数据显示,全国普通本科和专科招生数量从1999年的92.4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5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5%增加到23%。在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的浪潮下,我国高校出现了更名、合并、升级等奇怪现象。唐倡导教育产业化,曾被誉为“扩招之父”。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对媒体表示, “从1999年到2005年,每年的增长率约为25%,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不能说是一个理想的科学发展。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约有1900所,其中一半以上是扩招后新增的,其中大部分是从中专学校升级而来的,在观念、体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师资、设施等方面准备不足。“由于高校扩招和忽视技能人才培养,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农民工和技能工人短缺并存。
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
中国的加工贸易决定了技术人员比大学生更受欢迎
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的“6+1”理论介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郎认为,当今的国际竞争已不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前所未有的全新阶段的产业链竞争。产业链包括七个环节:原材料与生产、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仓储与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
郎认为,在这七个环节中,后六个环节需要大量的大学生来做,而第一个环节基本上不需要大学生。中国的加工贸易在国际分工中只分为所谓的“6+1”中的“1”,即生产环节,即中国的主要产业是低端制造业(产品材料形态的制造),根本不需要大学生,中国非常缺乏需要大学生的“6+1”,因此,中国大学生就业难。
“三校转技校”可以缓解技术人才短缺问题
四川工商职业学院有哪些专业
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有14767所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810万人,与普通高中教育基本持平。有高职院校1184所,年招生310多万人,在校生900多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一半。即便如此,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目前,中国三所高校的招生可能占所有高校的20%-30%,这些学校的就业率与高职院校(第四批大专院校)相当。因此,一些专家认为,将三所高校改为技工学校,不仅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和技能型工人短缺的问题,还可以促进和加快一些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雅安职业学院招生电话
结论:教育部部长袁近日表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6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虽然有人认为,由原来的高校“更名、合并、升级”为“三大技工学校”是一件难事,但在大学生就业难、用工荒的情况下,“三大技工学校”可能是一条出路。
单招比高考好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