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中国经济平稳_2022年中国经济放缓稳定

2022-07-27 10:10:57文/

 新年伊始,世界银行在审视全球经济形势时认为,2012年“将是非常困难的一年”。在过去的2011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逐季度下降,四个季度分别为9.7%、9.5%、9.1%和8.9%。

中国经济平稳

    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许多国内外机构似乎对中国经济抱有更为悲观的期望。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吗?未来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长期在宏观管理部门工作的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兼发言人李。

    增长率:增速放缓但仍领先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李认为,去年中国经济发展显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9.2%。

    在谈到国内生产总值季度增速放缓时,他强调,要正确分析和认识,2011年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是“调结构、转方式、控物价、惠民生”。经济增长适度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是积极调控的结果。

    与去年年初设定的8%左右的年增长目标和“十二五”期间7%左右的增长目标相比,去年的速度与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是一致的。

    李说,改革开放30年来,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横向比较,根据有关国际组织的预测,去年世界经济预计增长3%左右,中国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两到三倍。它仍然处于主要经济体发展水平的前列。

四川省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校

2012年经济下行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专业有哪些

    质量:提高效益改善民生

    他说,从经济效益来看,虽然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所下降,但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保持快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5%,集体企业增长34%,股份制企业增长31.2%,外商投资企业和香港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6%,民营企业增长46%。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李说:“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去年,中央对‘三农’投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488.6亿元,同比增长21.3%,粮食产量实现了可喜的‘八连增’。”

仁寿华达职业技术学校官网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央政府继续在中央预算中拨款150亿元,作为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2011年下发到各省的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展良好,公布的2255条企业落后生产线已基本关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也在加快。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5%,高于全国规模以上产业13.9%的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民生是2011年最大的亮点。”李说,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1221万人,实现了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36%;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全国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如期开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下,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目前,我国新型农业保险试点正在加速扩大,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正在快速推进。截至2011年底,已有3.6亿多人参加了养老保险,1亿多城乡老年居民领取了基本养老金。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以养老、医疗、低保为重点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成。

四川成都华大医药卫生学校怎么样

成都民办专科学校学费便宜

宣汉县毛坝镇的学校

2011中国经济步入

    期望:形势复杂但充满信心

    谈到2012年,李充满信心:“中国内需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发挥。今年,虽然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在各种有利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他认为信心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第二,中国的内需潜力巨大。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也是扩大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这将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同时,要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动力,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条件。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释放出更大活力。

    “中国内需潜力很大,尚未充分发挥。中国经济当前和未来都将处于快速增长的区间。”但李也提醒说,虽然有很多有利条件,但今年我们仍将面临一些老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的局面,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要实现国民经济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的转变,还需要不断努力。

    他说,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尚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但也面临着欧债危机恶化的新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下行压力持续,无疑会影响中国对外需求的稳定增长。在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例如,农业继续稳产增收难度加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一些“两高”产业仍在加快发展,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利用好有利条件,抓住和运用好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定、部署和方针政策,国民经济就会继续平稳较快发展。”(本报记者冯雷)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