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知行合一的核心」
2022-07-27 09:16:05文/编者按:今年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教育的若干建议》。他们站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高度,对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全面部署,是加强高校实践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本报今天发表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倪同志关于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文章。请注意。
■ 倪邦文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专业有哪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高校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高地,充分发挥辐射源、主体地位、示范区和生力军作用,促进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对高校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是国家教育贯彻党的“教育第一、德育第一”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人的必然要求。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战略问题。这种“整合”不仅是全方位的,而且是全过程的,它不仅体现在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党建、校园文化、师德师风等方面,而且贯穿于课堂学习、实践教学、社会实践、,这种“整合”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青年大学生不仅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而且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在实践中实践,信任和运用。从这一目标出发,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佳途径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知识与实践的统一,重视实践教育。
成都翰林培训学校
1“读万卷书”需要“千里之行”
坚持知行统一,重视实践教育,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决定的
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和意识的产生最初是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和现实生活的语言相交织的,人们的想象、思维和精神交往也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实践出来的。它产生于实践,反映了时代特征,具有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蕴含着坚实的实践基础和迫切的实践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发展,其目的和归宿是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实践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没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源之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是一个丰富理论知识、深化思想认识、提高道德境界的认识转变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人到社会的积极实践过程。
课堂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理论认识层面,运用历史、现实和学术逻辑,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历史责任,提高辨别是非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别真伪,判断是非。
成都幼师职业技术学院
南充电子工业学校是什么学校
然而,随着社会思想多元化、多变趋势的加剧,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在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变异性和多样性显著增强。课堂教学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主流价值观正面临着来自内外的严峻挑战,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因此,仅仅在知识转移的层面上“读成千上万的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加强实践层面的“千里之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课堂教育和社会与人之间的课外教育的有效联系。
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泉
坚持知行统一,重视实践教育,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它们是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和道德规范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
四川成都卫校职业学校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明确回答了举什么旗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代表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解决了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解决的问题是他们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和精神风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道德尺度、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都是精神形态和观念形态,但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它是客观价值关系和价值事实在人们主观观念中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摘要;共同理想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100多年实践的经验总结摘要,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两种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形成的最深厚的思想传统,孕育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反映,也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现状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导大学生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重点不在于其概念本身,而在于客观的价值关系或价值事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泉,它深深植根于当代中国的生活实践。因此,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青年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和自觉追求,就必须回归现实,付诸实践,付诸行动。
3、向实践和人民学习
坚持知行统一,重视实践教育,是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
达州职业高中有哪些学校
实践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关键是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践学习和向人民学习。
实践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大学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实践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和实践提供了广阔的沃土。
第一,实践是认识社会、观察国情的一个大窗口。从这里,大学生可以从书本到现实,从抽象到具体,感受和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的过程是增强大学生的基本社会意识和公***识,促进大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加快社会化的实现。目前,大多数大学生是80后和90后。他们的线性成长经历导致他们缺乏生活实践经验,缺乏对现实的真正理解,对问题和事物的思考不成熟。在走出校门进入基层的实践中,他们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心灵感受,广泛而直接地接触社会现实,生动而全面地了解社会情况和***,真正深刻地理解科学理论,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以更加自觉的责任感和理性的认知去面对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
第二,实践是一门提高能力、增加能力的大课。从这里,大学生可以对“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从自发到自觉、从思考到行动的转变和升华。“写在纸上很容易。你必须知道你必须实践。”实践是知识的源泉,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就像一只鸟的两只翅膀。只有这两个方面得到改善,我们才能飞得更高、更快、更远。在实践中,大学生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发现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社会需求和自身素质之间的差距,从而形成新的认识和思考,消化、应用和升华原有的专业知识,巩固广阔的知识平台,提高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实践是服务社会、服务祖国的大舞台。从这里,大学生就可以在“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问题上取得进步,从模糊走向清醒,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社会研究到公益服务,从法律援助到扶贫和教学支持,从问题研究到专业实践,从临时培训到就业实习……无论他们参加何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俯身安顿下来,用实际行动体现自己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对历史使命的积极回应,勇于承担时代责任,就能在各自的岗位上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
内江铁路中学在内江排第几
当前,中国青年科学院坚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联系实际教学,突出实际;强调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自我教育为支撑,深入基层;以责任意识为导向,与文化建设互动,关注民生;以服务社会为依托,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强调学习的应用性;以问题研究为出发点,结合教师实践,强调贴近实际;以校友资源为纽带,联系精神传承,强调共生效应,构建“六位一体”的实践教育体系。未来,中国青年科学院将继续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作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的战略路径,不断丰富实践教育的措施,使青年大学生真正与社会接轨,与时俱进,与人民同行,自觉融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潮,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作者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