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视角「联合国 可持续发展教育新视角是什么」
2022-07-26 18:24:25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是让多种力量参与进来,重新设计整个系统。对于中小编和大学而言,这意味着对课程与教学、校园管理、组织文化、领导与管理、社区关系、研究与评估进行全面反思和调整--
■ 施根东
近日,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以下简称“里约+20峰会”)。除了发表首脑会议的政治文件“我们期待的未来”外,还举行了一次教科文组织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会外会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的主持下,会外会议发布了重要成果文件“塑造未来教育——2012年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报告”(也称为继波恩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会议报告之后的“第二份报告”)。博科娃等与会官员发表了主旨演讲和专题文章。
从这些文件中的相关信息来看,联合国在评估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教育形势以及预测未来两年和2014年后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趋势方面的视角发生了变化。
重申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大力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我们决心加强教育系统的能力,让人们为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我们期待的未来”明确规定了这一点。《塑造未来教育》也指出,随着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到来,可持续发展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本质上要求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应对变化、复杂性、争议和不确定性。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改善教育、教学和学习,使中小编、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社区和企业能够应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读。 据了解,许多国家的案例表明,“人们过去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对现有教育和学习的补充,但现在他们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我们反思教育和学习的机制。”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方向
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部主任莱赫特指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这意味着现有教育需要在现有基础上重新定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可持续发展教育已成为许多地区教育改革的催化剂。
莱赫特进一步阐述:“我们必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它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它对当今教育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它也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应成为“教学创新之源”。可持续发展教育会的报告明确指出“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有各种新的和旧的学习方法,包括系统思维学习、价值观学习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带来了教学方法的演变和发展,并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催化剂。“尽管“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小编中仍然处于边缘地位”,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成为教学创新的源泉,发挥巨大作用。”
自贡卫生学校地址及乘车路线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优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所有可持续发展努力的核心。”莱赫特在介绍报告时强调。莱赫特认为,报告的重要内容是“关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教与学实践的演变”,“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被视为改革教与学的途径”。
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采取“整体和系统的方法”,突出重点。 可持续发展教育会的报告清楚地表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是参与多种力量,重新设计整个系统。对于中小编和大学来说,这意味着对课程与教学、校园管理、组织文化、领导与管理、社区关系、研究与评估进行全面反思和调整。“在介绍报告时,莱赫特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概念,即气候变化、减少灾害风险和生物多样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
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应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会的报告指出:“学生需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解决企业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将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学院作为地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推动者,可能需要在十年规划的剩余时间内进一步探索。
攀枝花建筑工程学校招生简章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高校正在进行更系统的变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许多案例表明,一些高校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还利用全球网络和全球影响力,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成为当地社区和全球社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连接点。
成都工业学院2021年招生计划
2014年后,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将进一步推进。 “我们期待的未来”明确指出:“在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之后,我们决心促进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并更积极地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教育工作。“这是近年来联合国第一次在联合国的一份重要文件中明确表示在十年计划之后进一步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十年计划结束后,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准确定位,即它可以帮助公民应对复杂的问题、纠纷和不确定性。同时,它还需要让人们变得强大,能够改变自己和他人,并始终关注地球。“可持续发展教育会的报告补充说。
博科娃在他参与撰写的特别文章中明确指出,千年发展目标将于2015年到期,有必要更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框架,补充现有的发展议程,并呼吁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里约会议决定的“2015年后”框架。
(作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市教育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