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检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2022-07-26 04:32:00文/编者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把“引导一批普通高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的主题摆在中国职业教育界面的前面。面对这一话题,一些地方高校对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充满了疑虑。和重庆整整十年来,科技学院一直在探索将学校发展成为应用型大学的道路,其成果得到了同行和业界的认可教育部对这扇门的认可是肯定的。记者采访了该校党委书记魏世宏。
转向应用型,而不是简单的“高职”
记者: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对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道路仍有疑问。重庆重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年前明确提出要建设“特色高水平科技大学”。为什么重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将“特色”确定为“应用导向”?
魏世宏:
应用型大学发展路径的确定主要针对近10年来新建的普通本科院校。有的高校有疑虑,有的不知如何转向,有的担心“高职教育”。因此,要确定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路径,就要做好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办学战略,完善办学机制,营造办学环境,促进“三位一体”发展。
在办学目标和定位的设计上,重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自身发展,既不抛弃传统,不创业,也不与当地成熟高校并驾齐驱;二是坚持发展具有多元化增长潜力的新的重点学科,促进自身的裂变;第三,坚持目标导向,对聚集社会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具有导向作用。
重庆重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和重庆石油学院。2004年两所大学合并之初,就确定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确定了“建设特色高水平科技大学”的发展目标,并将“特色”定位为“应用型”。
记者: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有什么区别,发展的重点是什么?如何确定发展路径?
魏世宏:
建设应用型大学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的高端环节。它是为了加快和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水平,而不是单纯的“高等职业教育”。
重庆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着“产业化、地方化、开放化、应用化”的办学方向,探索学校、企业、地方学校之间的人才协同培养,共建培训中心、专业乃至中专院校,共建教学科研平台,通过深度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努力打造产学研合作特色。我们与中国石油建设了一个石油工程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并与重庆市科委合作美国卡万塔能源公司成立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与重庆市安监局联合组建重庆安全工程研究院。
近10年来,重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当前“两产两田”的迫切需求、重点和发展趋势,创建了学科和专业特色,在重庆建立了石油天然气工程等四个重点学科。石油工程与冶金工程已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优秀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实现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突破。我们已经与200多个行业协会、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院所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近年来,公司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3项,国家专利107项。努力提高人才队伍水平,灵活引进石油、材料、安全等学科院士1人。
四川省信息工程学校电话
宜宾柳嘉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
四川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理顺办学机制由优质向应用转变
四川大学华西卫校招生
记者:什么样的办学机制最有利于促进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发展?
泸州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校
魏世宏:
如果说办学理念和方向是办学的目标方向,那么运行机制就是重要保证。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认为“小”、“快”、“智”的办学机制更有利于促进向应用型发展的转变。
记者:请详细介绍一下“小”、“快”、“精神”的机制。
成人卫校招生要求2021
魏世宏:
三年前,重庆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管理”的原则,建立学校、学院、部门“两级管理、三级运作”的办学机制。在学院体制改革中,学院被赋予了自主发展权、自主财务管理权、自主使用人权权和自主控制物质资源权。学院活力显著增强。它已成为独立办学实体、专业团队合作、维护稳定的坚强堡垒。
富顺二中招生范围2021
作为办学机制的顶层设计,我们强调用***集中制解决决策问题,用党政分工负责制解决效率问题,用岗位责任制解决运行质量问题,以经常沟通的方式解决党政和部门之间的整体协调问题。
2010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资格评估权重科被评为“最好、发展最快的新兴本科院校之一”;2011年,重庆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教育部“国家特别需要人才培养工程”和“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的试点单位;2012年,成为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试点大学之一。这几年的成绩证明,小、快、智的办学机制有利于加快新兴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
记者:在“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设计中,为什么要特别关注办学环境?
魏世宏:
四川国盛技工学校简介公办还是民办
办学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内部环境建设方面,近十年来,我们着力改善办公设备条件、工作学习环境以及住宿、餐饮、交通、医疗等生活条件,加强学生服务支持体系建设,完善各类文化体育设施,让全体师生安居乐业。学校逐渐成为一个风景如画的校园,一个桃李飘香的天堂,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这为学校着力推进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制约因素,特别是在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这些大学也应该得到更多的自主权。地方政府应转移和保障应用型高校依法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建立促进地方高校应用型发展的制度法律监管体系。
参考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举办方式,建议政府主动推动教育部门和企业主管理部门在更高层面上的联合行动,以大幅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这样,内部和外部都能更好地保证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质量转型,从而提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本报记者张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