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的酝酿与重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2022-07-26 04:29:47文/“如果你想花3000元雇个技术员,找个大学生也差不多!”
最近,这样一段话在互联网上变得“热门”。在抱怨大学毕业生现状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教育。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好不好?
今年2月26日,国*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院关于部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常务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变”。
3月底,教育部副部长陆欣在中国发展论坛上发出信号,要求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变职业教育。陆介绍说:“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院校转型,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不明确,没有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这种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的局面不仅直接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直接影响到数以百万计的高校的民生,甚至导致一些家庭因教育而返贫,甚至影响了国家的长期竞争力。因此,我们要下决心借鉴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的经验,通过试点进行推广和示范,重点抓好2000年以来新增的600多所本科院校,引导部分本科院校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更直接服务于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人才,逐步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4月26日,178所本科院校在河南驻马店达成“驻马店共识”,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部分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转型已缓慢步入轨道。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部分本科职业教育的转型是大势所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副会长、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认为,这表明“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必须重构,也必将重构”
为什么、如何以及如何才能成功实现转型?5月7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部分本科院校如何成功转型为职业教育”座谈会,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本科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原因
“我从研究中了解到,大学生回国后由于缺乏技能而无法工作。因此,当地政府将每人给予5万元,再培训一年,他们才能进入当地企业。这对我们的教育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说到这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俞祖光十分激动。他认为,本科院校特别是第二、三类院校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供需严重错位。
近年来的调查还显示,前十名专业在招生和就业方面根本不匹配。此外,俞祖光还报道了这样一组数据:70%的高校毕业生希望在几个直辖市工作。“这么多大学生的涌入本身就是一种错位。这不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这是我们教育体制的问题,也可能是我们教育模式的问题。”俞祖光感叹道。
我们应该尊重劳动力市场的法律!俞祖光认为,过去我们不重视市场标准和市场规则。单一的办学方式不适合具有高度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正如德国曾经说过的那样,“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其说是由教育体系决定,不如说是由劳动力市场中的分工决定。”它与就业证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专业化程度也与分工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余的观点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研合作主席、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查的肯定。“学生需要就业,工作场所需要人才,国家需要升级的人力资源支持。这些都归结为工作场所的需求。一些大学不知道工作场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认为,高职和中等职业学校在过去20年做得更好,这种模式已被证明是有效的。本科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职业教育回归市场本源,利国利民。
“转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Xi欧亚大学校长胡尖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扭亏为盈离不开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我们必须围绕行业需求和专业标准进行课程改革。”
以Xi欧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过去,大学毕业生在新闻单位的就业比例不超过10%。后来,学院转为实践教学,搁置论文,让学生成立工作室,设计网站和杂志,投入新媒体实践,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如今,该学院15%的毕业生已进入新闻及相关专业。胡认为,正是围绕行业需求,我们与行业一起培养人才,最终实现双赢。
2022年隆昌县城关职业中学招生计划表
除了企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外,在中国社会培养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文化更为重要。胡承认,文凭的全面崛起,也就是所谓的文凭流动性过剩,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入学主义”是亚洲的普遍现象。
因此,引导部分本科生向职业教育转型的目的,就是为职业教育学生的入学开辟渠道。胡说,在中国,从中等职业学校到高等职业学校、从高等职业学院到本科的学生中,只有不到5%的人有这样的机会。对于想上学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条死胡同。不仅如此,目前每年约有700万人被高考录取,而高考录取的比例约为45%。也就是说,有300多万人进入了高职院校,但只有5%的高职毕业生有资格升学,只有一次统一考试的机会!这意味着很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继续学习,这与学生和家长的期望相矛盾。
胡感叹说,如果20%的高职学生改读四年制本科,高职院校就不会特别担心生存问题。解决职业教育“死胡同”问题也是教育部倡导应用技能型大学转型的重要初衷之一。
汽修学校选北方汽修学校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说, “目前,国家只提出科教兴国,并没有明确提到技术对国家有利。但是,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将加强技术教育的比重,使学生能够了解技能,更加注重了解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技术改进和创新。”
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他山之石
“日本的三次转型升级过程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俞说,20世纪50年代,日本实行贸易建国,在此期间,大量引进国外技术;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以科技兴国,由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转变为以发展独创、自主的科技为主。日本提出应用与应用基础研究并重。到1980年,钢铁、汽车、造船等行业跃居世界前列。20世纪90年代,日本颁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提出科学技术创造国家,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转型升级创造了日本高科技产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这一地位的80%是通过中小企业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余认为,中国基本上还处于第二阶段,我们还处于社会产业链的中低端。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包括教育转型升级。
德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典型国家。它的应用型大学专业性强,对口性好,就业率高,这与200多年来学校双元制的发展有关。
据德国国际合作署(Giz)职业教育领域项目负责人鲁瑞介绍,德国目前拥有430多所学院和大学,包括综合性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和其他几所学院和大学。其中,应用技术大学占50%,而综合性大学仅占高校总数的1/4。以2013年至2014年的德国学生为例,64%的学生将选择在综合性大学学习。选择在应用技术大学学习的学生中,近一半是综合性大学,占33%。
双元制的特点是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可以有这种形式的教学和组织计划。学生在这些高等院校接受理论学习,然后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时间比例为1:1。录取学生的决定不是由高校决定的,而是由合作企业决定的。
最后,约85%的学生将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这是其他学校难以做到的。在大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除了获得大学文凭外,还可以选择与大学相关的特定类型的职业工作进行职业培训,最终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培训证书。
与大陆相对相似的台湾可以作为参考。20多年前,台湾将国民教育分为通识教育和技术教育,并开始创办科技大学。据胡介绍,在台湾就业排名前十的大学中,有四所是科技大学,如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可以说,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仍然十分有效。
然而,台湾也深受入学主义的影响。学生上专科、本科生、硕士、硕士和博士,并继续上学。理工大学并没有最终解决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问题,但却导致了许多开展职业技能教育的大专院校无法招生的事实,这也需要我们思考和借鉴。
凉山民族师范学校招生办联系电话
具体路径仍不清楚
然而,业内人士也对一些本科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具体路径感到担忧。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朱兆辉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种转型会像原来的高校合并和部门调整那样,由子指标、项目和资金驱动吗?这样,即使是被动的转型,也不是市场导向和独立的。”。
“课程转型需要市场引导与行政手段相结合,但不能脱离国*院和教育部倡导的高校自主办学。这是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高校应该决定是否转型形式与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副院长张文峰补充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转型的主要方向仍可能体现在课程改革上。通过应用型专业的转移,增加实践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并向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倾斜。一些专家还希望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现代学徒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转型的具体路径尚不明确,但从开辟职业教育上升通道、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转型是大势所趋。但这不是一夜之间的事。
自贡的职高哪个好点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正如俞在会上所说, “这一调整不能被视为权宜之计,也不能被视为大学生就业的功利主义政策。我们必须***远瞩,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把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建与产业升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中国的领土高等教育需要重建,重建也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