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定位应用技术大学建设_大学的定位与功能
2022-07-26 04:24:56文/编者按:年初,国*院常务会议提出:“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开辟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早在2005年,四川大学金城学院就提出了“建设应用型大学”的构想,并进行了10年的努力,这对转型期的部分本科院校可能会有有益的借鉴作用。
“应用导向”是对人才需求的积极回应
记者:如何理解“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概念?“应用型”大学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是什么?
邹广彦:当我们谈论教育时,我们经常习惯于从教育的内部开始。有些人所谓“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们在这座山上”。我认为,讨论“应用技术大学”的概念,我们需要有“超越教育”的视野,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的角度审视当前的教育。
“应用型”大学首先是积极响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类社会不仅需要牛顿发现力学定律,还需要钱送火箭上天。“应用型”大学的兴起和发展,正是由于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巨大差距和强烈需求。应该说,“以应用为导向”的概念在其诞生之初就与社会需求密不可分。
成都考会计证如何报名
四川省凉山民族师范学校
在现阶段的中国教育学历下,应用型大学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和当前的高职院校。应用型大学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强于研究型大学,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强于高职院校。
这就构成了“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和要求:一是培养目标应以能力而不是知识为基础;第二,专业设置应基于社会需求,而不是学科本身;第三,课程体系要突出实践环节,加强实践训练;第四,采用问题导向、案例分析、项目驱动等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第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第六,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吸引大中型企业参与是成功的根本。
因此,可以说“应用型”大学是一所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规律的大学。
记者:教育部提出,要把一批地方本科院校改造成应用技术大学。如何理解这一要求以及目的是什么?
邹广彦:首先,这个改革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定位模糊,往往在追求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花费大量精力,但其实际能力确实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推动了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对一些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了“再造”。应该说是正确的、必要的和及时的。
实施“面向应用”的分层分步实施
记者:你认为这个过程会如何实施?
邹广彦:对于这一重大变革,我们不能依靠行政权力“一刀切”。要认清形势,分步实施,做好“顶层设计”。我建议: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角度,稳定、支持和改造一批。
记者:请介绍一下这个概念。
邹广彦:所谓“稳批”,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专科学校的“热潮”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热潮”进行“降温”。从理论上讲,职业教育的规模不小,但为什么技能型人才如此短缺?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一些高职、中等职业学校不愿意自己定位,热衷于“升级”,偏离了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专业
所谓“帮扶一批”,是指对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和特色的本科院校,要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使其成为这一转型的“标兵”,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在我看来,这种支持的范围不需要局限于地方高校。许多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更适合做改革的先锋,因为它们对市场比较敏感,办学思想相对解放,体制机制相对较少受到约束。对于这样的学校,国家给予了一些支持,这体现了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平等待遇,并且可以花少量的钱做大事。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引领这一趋势,统筹规划,无疑会增加成功转型的可能性。
所谓“转型群”,是指引导定位不准确的地方高校逐步分批转型。有条件的可以先转,条件不足的可以先创造条件再转,有的还可以调整办学方向和水平。
记者:如何实现应用型大学的转型?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学校应该做什么准备?换言之,如何实现转型,如何取得成功?
邹广彦:我的建议是,政府可以借鉴“自由化”经济改革的理念,大力支持和大胆下放权力,特别是办学自主权,充分尊重高校的主体性,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高校的创造性。
德阳外国语学校2021招生简章
就大学本身而言,办应用型大学有三个不容回避的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充分体现市场需求导向;第二,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第三,如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特别是与实力强大的大企业合作,使其成为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记者:它应该在社会层面和职业教育层面发挥什么作用?
邹广彦:显然,应用型大学应该处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最高水平”。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端应用型人才,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横向迁移的适应性。例如,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会计、审计、银行和企业,这意味着学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二是可以垂直提升的专业能力。毕业生可以从初级会计到高级会计,从普通财务人员到首席财务官,这意味着他们有发展潜力。
同时,应用型大学应承担培养工程硕士等“专业硕士”等应用型研究生的任务,使应用与研究相结合。
从需求出发实施应用型建设
记者:锦城学院的“应用型”建设对其他高校有何借鉴?
邹广彦:晋城学院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创建应用型大学的构想,明确了“校错位竞争、人才分类培养”的竞争战略。在过去的十年里,学校始终坚持不随大流,不与他人攀比,不动摇。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怎么报名
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温江校区)
记者:十年?
邹广彦:对我们具体的“立足点”实际上是三个环节:
一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以就业调查为出发点,在颠覆性专业设置上进行“反向革命”,改变传统的“学科设置”→ 专业→ 专业方向→ 从“就业”到“就业”的设置→ 专业方向→ 专业→ 学科或跨学科”。
第二,根据这一点,我们应该建立独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包括:以“以人为本,能力第一”为标准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三讲三心”明德教育、“一体两翼”知识教育、“三个实践三个创新”实践教育为核心的“三大教育”课程体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相结合的“三大教学改革”作为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通过突破学生实习的实践环节,深化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国外高校的“四大合作”,建立近600个稳定的“教学实习就业基地”,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融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双向学习制”,让行业精英熟悉讲台,让理科班教师熟悉业务,打造应用型大学的“王牌”。
第三,毕业生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并获得认可是检验应用型大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晋城学院实现了“高就业、好工作”的目标,荣获省教育厅颁发的“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创造了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六年超过98%的“奇迹”。
记者:需求是“应用导向”的基础,也是解决问题的入口。
邹广彦:对我们的“三通”实际上是一个“无缝闭合”。一切都来自社会需求,也都会走向社会需求。其出发点和归宿是满足社会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这是晋城学院成功实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