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转变”设计提升现代职业教育路径_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
2022-07-26 01:32:00文/以《国*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建议》以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要求以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指导,为国家服务以战略为目的,推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法、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并进行了路径设计,以打造现代职业教育的升级版,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发展战略:由规模、速度发展向内涵、质量发展转变
泸州有几个卫校
泸州医学学校有哪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有效地改变了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的弊端。面对“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以及对科技技能型人才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建议》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深化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任务,在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实现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同时,这一发展战略也适应了中国人口和招生的变化趋势。作为办学的重要风向标,各类高职院校必将加大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强”比“做大”要好。英雄是基于质量,而不仅仅是规模。
实施模式:从零散的改革转向全面推进制度设计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招生简章2021
成都公立的职业技术学院
在过去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中,如工学结合、在职实习、订单式培训、职业精神培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值得注意的是,改革的“碎片化”比较突出,脚痛和局部泛化也时有发生,整体制度设计和整体推进措施还不够。《建议》贯彻落实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院决定。《建议》立足道德与发展,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系统设计了教育协调机制、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教学标准体系、国际合作、,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产教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给出了总体实施方案和推进路径。
培养目标:由注重职业技能向注重道德建设、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转变
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具有应用特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就业和创业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调查表明,思想道德、业务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综合能力等要素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越来越重要和迫切。《建议》以建设道德、育人、促进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强调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高度融合。从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转变为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新的明确定位,更好地满足了经济新常态和技能型技术人才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
教育体系:从联系不足到系统培训
《建议》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类型观”和人才成长的“发展观”,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对接。特别是提出重点设置年龄小、培养周期长、复合教学周期长的专业,统筹安排中高职院校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岗位实习,制定中高职院校连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议》还对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资源配置、教材难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强调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体系,促进工作实践的交流与转移,对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渠道进行了统筹考虑和系统安排。
四川凉山民族师范学校
教育模式:从一般对接到产教深度融合
崇州中职学校
初三毕业读卫校有工作吗?
《建议》紧紧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科学合理设置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专业,加强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战略产业相关的专业建设,在专业建设上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建议》强调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在生产性实训基地、集体化学校、现代学徒制等方面创新校企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完善协同教育机制;《建议》对加强教育教学行业引导,使专业教学贴近技术进步,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议》将产教融合、协同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专业优化、内容更新、运行路径、运行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推动教育模式改革,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教学管理:从日常管理走向规范管理
《建议》强调,国家级要定期修订出版《中高职专业目录》,组织制定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岗位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规范等;省级要根据国家标准,借鉴国际先进的专业和课程标准,组织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高校应借鉴和引入企业岗位规范,结合办学导向、服务导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还对完善管理机制、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设备、研发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要求。,从标准、制度、机制层面推动教学管理由常规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变,从制度层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作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