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走出去”,职业教育要与企业同行(职业教育走出去不仅要做到与企业走出去同步)

2022-07-26 00:28:54文/

  2015年12月,教育部批准依托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有色金属行业开展我国第一次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探索与我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一年多来,有色矿业集团聚集国内8所高校积极探索,为企业和职业教育“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样本。

  2016年11月22日,由21名中方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正式启动中国有色金属集团赞比亚企业当地员工技能培训课程,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与企业联合实施“走出去”试点,并取得阶段性进展。立足实践,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着力解决面临的问题,是确保职业教育“走出去”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

职业教育“走出去”是建设“一带一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人与人”对接的桥梁和基础

 

职业教育走出去不仅要做到与企业走出去同步

职业教育走出去不仅要做到与企业走出去同步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的实施,中国“走出去”战略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不能一厢情愿,也不能孤军奋战。不要一厢情愿,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国家,还要考虑其他国家。我们应该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明确合作点和领域,寻找共同利益。特别是,我们不能只关注政府而轻视人民。我们应该以“人民之间的联系”为基础,以获得其他政府和人民真诚、全面和长期的支持。

不是成都本地的初中生可以读成都卫校吗

  不打单打独斗要求我们改变过去“走出去”的思想,过去以企业为主导,忽视以经济眼光看待文化教育。我们要建立经济、文教、硬实力和软实力协调的“走出去”模式,善于打好“联合拳”,才能稳步前进,使“走出去”战略真正成为推动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好手”。

    从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实际问题来看,职业教育“走出去”也是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的重要举措。中国企业尤其是资源型企业在走出去时,存在着明显的后发劣势,难以获得优质资源,资产难以保值增值。尤其是在资源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走出去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资源所在国的劳动技能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导致生产成本高。我们认为,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培养走出去企业所需的合格本地员工,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我们能够有所作为、大有作为的关键,是走出去企业逐步扭转竞争劣势的重要出发点。

  只有培养一大批技能娴熟、懂中国技术和设备标准、懂中国语言、懂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的本土员工,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经济效益,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化进程中稳步前进。

有色金属行业“走出去”职业教育试点取得了进展,遇到了许多问题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企业和高校协调各方资源,按计划稳步推进,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进展:

  首先,它得到了各方的承认和支持。赞比亚方面,2016年3月22日,赞比亚副总统维纳在陪同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访问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时,高度评价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在赞比亚设立能力建设研究院的计划;在国内,教育部组织召开了试点工作启动会,外交部、商务部参加,共同指导试点工作;国内小伙伴赴赞比亚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驻赞比亚商务处和武官的高度认可;教育部确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院校为试点参建院校,8所院校先后将试点项目纳入省市教育发展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中国有色金属集团与国家开放大学联合申请设立孔子学院,并获得国家汉办认可。

  其次,对赞比亚当地雇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共有8所高校的21名教师赴赞进行试点培训,先后开设了浮选工人等6个专业工种的技能培训课程,受到当地员工的高度赞扬。随着当地员工的口碑,受训人数从企业最初挑选的几十人增加到目前的100多人。培训范围逐渐从当地员工扩大到数十名中国员工,希望接受培训的人数不断增加。受训者的工作技能有了显著提高,生产中一些问题的出现频率逐渐减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中国教师队伍也得到了极大的培训和提高,这验证了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基础和能力。培训工作逐步步入良性轨道,朝着预期方向发展。

  三是工作机制逐步成熟,积累了经验。通过成立试点工作组,明确职责,落实分工,确保了试点工作的有效推进。学院派出的教师团队成立临时党支部,与企业中方员工和受训人员“配对”,共同开发培训课程,探讨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帮助企业解决培训后的实际技术问题。试点工作组逐步找到现有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政策和资源支持渠道,逐步明确职业教育成功走出去所需的条件、步骤和路径,逐步发现并推动解决走出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关键是要通过培训班的效果,增强走出去的信心和决心,为2022年在赞比亚筹建“能力建设学院”正规学历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不断出现许多问题。

    资金是影响后续工作的关键。由于这是一个试点项目,没有任何特别项目,只有通过现有渠道,由所有参与者和相关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然而,通过现有渠道解决这一问题也有各种政策限制,如能力建设学院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只能申请援助,八所高校的资金和设备不能直接投资国外,中央财政也不能支持,但只能从八所高校所在省市的财政等方面予以支持。这些政策和限制难以协调,需要很长时间,一些政策暂时无法突破,一些资金将被使用,这将带来一系列后续问题。然而,如果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很难确保试点工作的可持续性。

  国外在办学模式、办学标准、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问题。要在国外办学,首先要得到其他国家政府的批准,研究其他国家的课程体系与我国相应专业课程的衔接与整合,制定相应的课程和教学标准,培养具有其他政府认可的专业资格的合格教师。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

  这次高校派出的教师的综合表现证明了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但整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统筹考虑,需要做大量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中国政府与其他政府关于海外办学的相关协议。

四川音乐学院招生处

职业教育“走出去”,珍惜启迪,开始思考

  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战略定位和作用十分明确,但没有形成专门的规划或指导。相关工作,特别是成本预算,尚未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如外交、商务、教育、发改委、财政、国家“一带一路”办公室、国家对外汉语促进办公室等)的相关规划,需要制定规定。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技术学校电话

遂宁市机电职业技术学校2022招生简介及计划书

  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建设。为了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工作,应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职业教育“走出去”的目标、步骤、工作计划、配套政策等,整合现有资金和资源渠道,形成专项工程,建立统一的制度和政策保障体系,并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同时,为了促进工作的推进,应建立涉及相关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一支工作队伍,避免工作过程中的重复沟通和汇报,确保工作重点和精力都集中在海外办学上。

  校企合作共同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高校作为供应商,应该以企业对人才和技能走出去的“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实施“走出去”,解决问题,为企业提供支持。企业的实际需求为高职院校走出去提供了指导、平台和保障。总结摘要近年来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在没有明确的企业需求和企业外部支持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独自走出去”是难以成功的。今后要形成“企业到哪里,职业教育到哪里”的工作格局和基本模式,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我们应该“早去,看得准”。职业教育“走出去”不仅要与企业“走出去”同步,还要在此基础上做到“教育第一”,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通过培养一大批了解中国和中国企业标准和文化的本地工人,我们可以为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更好、更稳定地“走出去”铺平道路,创造氛围和创造条件。同时,要着眼于其他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别是支柱产业发展规划,着眼于中国企业进入的有希望的产业,着眼于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招生、培养人才,为其他国家培养合格的支柱产业建设者,为中国企业进入提供人才支持。

  加快提高教学能力和支撑能力,推动国内职业教育改革。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优势。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准备不足: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现状和法律制度没有深入了解,没有形成直接输出的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外语教学能力普遍不足。

  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政府部门的深入沟通,为职业教育的合法“入职”铺平道路,为学校报名、语文教师的在职教学提供法律保障,将中国特色课程(特别是汉语应用)纳入其他国家的教育大纲,学校运营管理和基于援助模式的资金投资。另一方面,要走出去,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大对相关教学能力建设的投入。国内高校应分批培养国外教师,为职业教育走出去储备更多符合我国职业教育标准的成熟教师。

职业教育走出去不仅要做到与企业走出去同步


四川卫校春季招生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