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未来的大学将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和学生_大学老师的发展

2022-07-25 23:53:43文/

【教育改革视角】

  编者按:技术革命导致产业变革,产业变革导致人才市场的变化,人才市场的变化继续给教育带来新问题。这一方面是技术革命给教育带来的难题,另一方面也是为教育提供的发展空间。未来的教育好不好?我们应该提前计划。

  为了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全世界都在采取积极行动。我们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包括“互联网+教育”。《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相继出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发布了《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为未来教育提出了想法和指导方针。

  2030年的教育是什么?是未来的教育。

  要走在语文教育的前列,我们需要建设“未来大学”,培养“未来教师”,培养“未来学生”。

建设“未来大学”

  未来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在203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未来教育的设想是:开放教育、适宜教育、人文教育、平等教育、可持续教育。综上所述,未来的大学可能具有以下特点:

未来师生关系的发展

  开放、多样性和公平。未来的大学没有所谓的“围墙”,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界限,打破了学习群体的界限。因为互联网使世界上大多数人相互联系;班级是多样的,毕业是多样的,学习是多样的。未来学生的毕业要求可能是从文凭到课程证书,因为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以实现某些能力目标。未来,优质教育资源将共享,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利用,教育公平将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学校和教师把关心学生放在首位,致力于学生的成长。

四川汽车美容学校

  学校将成为学习中心和实验中心。首先,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场所:学生在家在线学习,然后去学校进行交流和讨论;第二,学校为学生提供实验场所。因为仅仅在线学习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实验和体验式学习;第三,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校本教育资源。一些在线资源来自其他学校,一些来自其他地方,一些来自国外,但每个学校都应该提供自己独特的校本教育资源;第四,学校应该提供成长型教师——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教师不能少,教师的责任更重,成长型导师不能少;第五,学校要想提供一个智能化的环境,必须加快网络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为了培养“未来学生”,我们必须建设“未来学校”。当然,有一个过程,“未来学校”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我们开始这样做,我们的眼睛应该着眼于未来,我们的眼光应该是长远的。

  “未来课程”是建设“未来大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未来课程”可能有几个特点:第一,它是跨国界和跨学科的。因为未来,在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揉捏”下,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将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产业发展本身也将呈现“跨界”趋势。二是深度融合。因为在未来,学生的学习是分散的,需要整合。第三,检查和评价的方法可能不仅仅是检查,而且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未来的课程体系可能会被打破。现在,每个专业都必须有一个课程体系,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必须规范,对专业核心课程有明确的要求。但未来的道路会被打破吗?例如,如果我们想培养某一领域的人才,我们可以整理和开发相关的知识点。以电子商务为例,它需要计算机、商业、设计、广告等方面的知识点。假设245个知识点构成了整个电子商务知识点系统。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点后,教师将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估。课程的界限也被打破,知识部门变得重要。例如,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广告知识点、计算机科学学院的网页设计知识点和商业与经济学院的营销知识点等。这些知识点的整合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电子商务知识板块。

  毕业的方式可能会改变。根据学分制,目前的学生需要在毕业前完成180学分。将来,哈佛、耶鲁、清华和晋城的学生有可能毕业吗?能上找到一份结合了十几门课程的工作吗?如果雇主说“好”,他们能被雇用吗?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

创建“未来教师”

  “未来大学”中的“未来教师”是什么?它可能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有效分析学生的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但经过批量教学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很难落实。为什么?因为对许多学生个体的分析是不够的。在大数据之前,很难手动了解大量学生的情况。

  二是能够熟练运用新的知识载体,如Mu课堂、微课堂、翻转课堂等,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现在我们使用纸质教科书。未来,除了教材外,教师还必须能够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带来的新的教学工具和资源。

四川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

  第三,用各种方式与学生交谈、交流和回答问题,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就像孔子一样,当学生问老师问题时,老师应该能够回答问题和交流,即“相互学习”和“相互教和学习”。

  第四,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练和导演。就像艺术学院现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自己做,老师在旁边引导一样,我们的翻转课堂也是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的一种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为更多的教练和导演,为学生提供舞台。

成都农业职业科技职业学院宿舍

  没有未来的教师,就没有未来的教育。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赖德曾说,“教师是世界未来的关键”。我们高校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帮助教师获得与信息化教学相匹配的意识和能力;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面对未来的大学,当前的大学教师不应落后。

成都东星航空学院地址在哪里

培养“未来学生”

  “未来大学”里的“未来学生”好不好?

四川仁寿第二高级职业学校

  他们应该是适应新行业、新工作和未来新需求的学生。此前,高校认为学生应具备横向可转移适应能力和纵向专业能力。转移能力非常重要。他不仅可以从事他所学的专业,还可以从这个专业开始,转到其他专业。这种能力对于“未来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在我看来,“未来学生”还应该具备以下核心素质:

  文化基础。无论社会新技术如何发展,文化基础和内部信息都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值得认真研究。学生应具有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此外,随着机器在未来将进一步取代、服务和扩大人们,许多工作可以由机器完成,但文化遗产和文化艺术岗位往往是不可替代的。例如,日本智库野村研究所和英国牛津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49%的日本工人可以被电脑取代;在美国,可能被机器人取代的工作比例为47%,在英国为35%。但调查也表明:文化艺术、人际交往等职业,很难被机器所取代。

大学老师的发展

  科学素养。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知识的记忆、存储和检索可以被机器和计算机所取代,但对知识和信息的综合分析和综合判断,特别是批判性思维,是不可替代的。这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

  在总结摘要未来学生应注意的能力时,美国人认为“未来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应包括创新能力、批判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面向未来,创新和批判能力是基础,沟通与合作更为重要。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我们培养的“未来学生”应该达到这样的能力标准:有新思维(互联网思维),了解新技术(以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服务新产业,能胜任新工作。随着中国的发展,一些行业和岗位发生了变化,教育也必须随之变化。无论它如何变化,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的新行业和新工作。大学应该培养适应未来的创客、极客、极客和数字极客。

未来师生关系的发展

  (作者:邹广彦四川大学金城学院院长)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