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大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_大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心得体会

2022-07-25 10:40:53文/

大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心得体会

图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

 

中国教育日报记者赵秀红

    2013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699万人;2014年,这一数字达到727万;2015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749万人。就业人数不断创新高,每年都会出现“历史上最困难的就业季节”。但是,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是什么?需要事实和数据。

    麦可思学院最近发布了《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这是一本关于就业的蓝皮书。本研究基于麦可思对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报告用数据回答:刚毕业半年的本科生的就业质量如何?毕业三年后你在工作中的持久力如何?本科和高职毕业生需求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本报记者请麦可思创始人王伯清解读部分报道内容。

    毕业三年后,回报是显而易见的

    【核心数据】近三名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增长14.4%,2011年毕业生三年后月平均收入增长近一倍。

    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3487元)比2013年(3250元)增加237元,比2012年(3048元)增加439元,三年增长14.4%。扣除通货膨胀后,这三年的增长率为12%。其中,2014年本科毕业生(3773元)比2013年(3560元)增加213元,比2012年(3366元)增加407元,第三年增长12.1%;2014年高职毕业生(3200元)比2013年(2940元)增加260元,比2012年(2731元)增加469元,第三年增长17.2%。从最近三届的走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半年后呈上升趋势。

    2011年大学生毕业后三年的平均月收入为5484元(本科生6155元,高职4812元)。和毕业半年的月收入(2766元)相比,增加了2718元,增幅为98%。其中,本科生增加3104元,增长102%;高职院校增加2330元,增长94%。虽然大学毕业生起薪涨幅低于同期城镇居民,但大学毕业生三年工资较起薪上涨98%,大大超过同期城镇居民平均工资17.4%的涨幅。

    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回报不能在毕业后立即反映出来。3年后的回报是显而易见的。上大学比不上大学在增加收入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成都市哪所卫校收往届生学生

    【核心数字】2011届毕业生三年升职比例超过50%。最有助于提升的大学活动来自课外活动。

    2011年大学生毕业后三年内升职率为57%,与2010年持平,其中本科生升职率为54%,低于高职毕业生升职率(60%)。

    2011届本科生认为有助于升职的大学活动主要是课外自学知识和技能(包括培训)(45%)和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36%)。职业院校毕业生认为有助于促进就业的大学活动主要是假期实习/课外兼职(33%)、扩大社会交往(33%)、课外自学知识和技能(包括培训)(32%)。

    [介绍] 大学教育的回归体现在毕业生相对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上,他们的收入和职位提升将在毕业后大约三年内明显体现出来。因此,对大学生就业结果的评价不应局限于毕业,而应跟踪调查中长期就业质量。建议高校增加对毕业生中期就业质量的跟踪指标,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大学教育回报的长期性。高校还需要对毕业生的中长期职业发展进行评估,用于改进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重点培养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等“非知识技能”。

    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

成都哪里可以读卫校

    【核心数字】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创业比例是毕业时的2.4倍。

    2014年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比2013年(2.3%)高0.6个百分点,比2012年(2.0%)高0.9个百分点。其中,本科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0%,比上年(1.2%)提高0.8个百分点;高职毕业生创业比例为3.8%,比上年(3.3%)提高0.5个百分点。从近三届的走势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呈现出持续较大的上升趋势。

    社会上的一些评论认为,大学生选择创业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工作。然而,调查数据不支持这种观点。就业困难不是创业的主要原因。2014年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最重要的驱动力是“实现创业理想”(本科48%,高职45%),其次是“有好的创业项目”(本科和高职18%),“未来有好收入”(本科10%,高职13%),“被邀请创业”(本科和高职9%),偶然创业的毕业生(因为“理想是成为企业家”,“有一个好的创业项目”,“有一个好的未来收入”和“选择在别人的邀请下创业”)占创业总数的85%。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创业的比例很小(本科生为7%,高职院校为6%)。

    政府对创业的资助一直在2%以下,国家应在引导大学生创业方面落实财政支持的扶持政策。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的投资或贷款以及个人储蓄(本科80%,高职78%),而来自政府补贴(本科和高职院校为2%)和商业风险投资(本科为2%,高职院校为1%)的比例相对较小。

    毕业后三年内,更多的人加入创业。即使部分大学生退出创业,2011年大学生的创业比例(5.5%)也比三年后的毕业生增加了2.4倍,其中本科毕业后增加了2.3倍,高职毕业后增加了2.5倍。

成都中医药大学麻醉专业

    [介绍] 调查表明,就业困难不是创业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不能仅仅取决于毕业时的创业比例。更多的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开始创业。创业教育的回归也需要时间。

攀枝花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咋样

    《国*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建议》中提到“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办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可以依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国*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建议》从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等九个方面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完善创业指导服务。如果这些政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大学生就业开始“重心下沉”

    【核心数字】2014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比例为50%,比2013年提高5个百分点;60%的高职毕业生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

四川省哪些中专学校有动漫游戏专业专业

    “民营企业/个人”是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雇主类型。50%的本科毕业生受雇于“民营企业/个人”,65%的高职毕业生受雇于“民营企业/个人”,高于2013年(本科45%,高职63%)。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的就业比例呈上升趋势,比2012年(46%)高出4个百分点。

    就毕业生前往的城市类型而言,过去三年,地级及以下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有所上升,从2014年的54%增至2012年的50%;同期,本科生比例基本持平,地级市及以下高职毕业生就业比例由52%上升到60%。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初步出现“重心下沉”。

    从毕业生所从事的主要职业和行业的两个指标来看,过去几年,医疗、教育和建筑三个行业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显著增加,而金融和制造业两个行业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显著下降。近五年来,医疗、建筑和交通三个行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有所增加,而制造业和能源行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有所下降。

    [介绍]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2011年和2012年,珠江三角洲低端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分别增长了11%和8%,迫使雇主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印度或越南。该行业对高级专业人员或管理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减少。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在制造业就业中所占比例下降的原因之一。如果这些毕业生通过学校培训和自身努力,无法满足现代服务业(如医疗、教育、金融)和高端制造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那么毕业生供给与产业升级不匹配的风险相对较高。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开始呈现“重心下沉”的态势。如果我们加强这方面的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的下落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不匹配有望进一步缓解。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