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怎么样启动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行业供给侧改革)
2022-07-25 09:36:36文/职业教育也要紧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专业改革,从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管理等方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配套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日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刘同志在“第五届高职校长微观论坛”上就此发表了讲话。今天,我们整理并发表这篇文章,希望能给职业教育界的同行们一点启发,促进大家共同思考、讨论和探索。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校公办
调整专业设置
相应的行业要求
2015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以下简称新目录)。新目录对1170个划分过于仔细的专业进行了精简、整合和调整,并决定设置747个专业。新目录参照《国民经济产业分类(2011年)》、《三次产业分工规定(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法(2015年版)》等,原则上大类对应行业,大类对应行业,专业对应职业工种或技术领域,大力推进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流程的对接,促进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方面,较原专业目录有了根本的改进和提高。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基础,尽快调整专业设置和管理。一方面,要以此为基础和契机,优化教师、培训设备、课程、实践环节的配置和安排。另一方面,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观念,真正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有机重组新专业,避免新瓶装旧酒,或简单的拼接移植。
优化专业结构
满足产业升级和新兴职业的需求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化创意与策划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有两个倾向性问题值得高度重视。一是一些高校热衷于扩大专业规模,追求专业数量大而全,导致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匮乏,导致人才培养实效性低,没有特色,甚至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结构性浪费”;二是专业设置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不能及时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职业的要求,导致“结构性缺陷”,无法引领产业发展。
优化专业结构是适应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规划和优化专业布局,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促进人才供应链与经济产业链的无缝衔接。新目录取消了森林采掘与运输工程、杂技表演、劳教管理等69个专业,增加了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工程技术等74个专业,既体现了坚持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既适应产业链的延伸和交叉,又充分满足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的需求,打击现有弊端,顺应新需求,是有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适应性的重大改革举措,必须由高职院校来实施。然而,在新目录的删除和添加方面也有一些地方值得进一步考虑和改进。例如,将2004年版目录中的新能源应用技术和新能源发电技术这两个专业简单地合并到生物质能应用技术(530303)中似乎过于狭窄。新兴和跨学科专业应适度灵活和拓宽,否则其发展空间将受到限制,影响人才培养和服务行业的能力。
突破职业障碍
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我国制造业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生产性服务业跨境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服务业、制造业等通过互联网链接的产业的跨境融合,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目录专业总数从1170个减少到747个,其中合并243个,占32%,反映了跨境融合的新趋势,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发展要求。
同时,我们觉得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行业之间专业整合的规模不一致,一些领域的专业划分仍然过于详细。例如,汽车维修分为三个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600209)、车身维修技术(600210)和汽车检测与维修(560702);园艺分为三个专业:园林工程技术(540106)、园林设计(540105)和园林技术(510202);
第二,主要类别之间缺乏沟通。例如,与动画相关的专业包括四大类:艺术设计(6501)、动画设计(65020)、建筑设计(5401)、建筑动画与模型制作(540107)、计算机(6102)、数字媒体应用技术(610210)、广播影视(6602)、影视动画(660209)。在数字信息技术日益推广的时代,二维或三维动画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应用技术。如何将其嵌入各个专业,如何定位自身的专业内涵和要求,是一个值得深入全面研究的问题。各行各业的指导委员会不应独立行动,单独作战。
改革专业设置机制
开放、动态的专业建设体系
新《办法》提出对专业目录进行动态管理,每五年修订一次,每年补充一次。高等学校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这为高职院校根据办学需要合理、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现了简化管理、下放权力的改革精神。
然而,由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市场化程度较低,存在着人为设置、行政干预、脱节滞后、惯性操作、封闭操作等慢性病,专业设置中的“闭门造车”和“盲目跟风”时有发生。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有效约束、开放动态的专业建设机制,既是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引入独立第三方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情况,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专业设置和调整以及招生计划分配的主要依据。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数据划分绿卡专业、预警专业、黄卡专业和红卡专业,率先在国内高校开展专业招生计划的动态调整和评估。2014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对17个专业进行预警,减少招生计划260人;给9个专业发放了黄牌,减少了230个招生计划。2015年,有5个预警专业、3个黄牌专业和4个红牌专业,红牌专业将停止招生。
飞行员真正独立设置专业。新的《办法》规定,专业可由高校自行设置,教育部门不再备案,但新增专业仍需逐级上报、备案或审批。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允许地方政府探索分歧,发挥基层积极性”。考虑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跨境产业及相关交叉专业不断涌现,市场留给高校的时间已经很短,备案和审查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市场配置和专业供应之间的“时间差距”。因此,建议制定更灵活的管理措施,允许条件成熟的高校在某一领域开设自己的专业,并在成功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将有助于缩小“时间差距”,鼓励学校发展特色专业,彻底告别数千所学校。
四川川财经职业学院
供需双方的协调与共振
良性互动
卫校是什么专业的
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和结构优化为改革的基础和重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协调“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共振”,促进市场需求与人才供给的良性互动。
坚持市场化原则,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关键是要把专业供给与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服务宗旨、就业导向,密切跟踪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做好增量、盘活存量、主动减量、,做好专业建设的“加减乘除四运算”,使专业植根于产业升级,从源头上服务于经济发展。
成都铁路职业学校招生
达州远航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坚持以人为本,把学习权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改革专业招生和生源配置方式,从计划的“郎配”到自主的“天仙配”,突破一次考试决定人生的弊端,按照市场化原则扩大学生自主选择;在教育教学实施中,要突破专业壁垒,拓展校内外协同教育,培养一个专业、多个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人数
坚持全面改革、协调推进的原则,实现办学体制机制的转型升级。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把企业变成学校的股份制成员,构建校企利益相关者和命运共同体,使高职院校真正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二是深化人事管理改革,打破铁饭碗和平均主义,真正做到退平庸、进德优、优胜劣汰、多干、少干,建立激励先进、抑制落后的制度体系。三是探索和鼓励教师在知识、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投入,形成良性的自我造血机制,真正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激活办学活力。总之,要突破现有公立高校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落后障碍,使高校扎根,充分释放活力。
(作者刘洪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