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感想_面向第一世纪:职业教育攻坚与现代转型发展

2022-07-25 09:16:49文/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发展的阶段性过渡时期,这既是两个五年规划的过渡时期,也是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两个百年发展任务阶段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这一历史进程的总体线索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设计路径,五年来,中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了攻坚与转型相结合的战略行动。

  1、 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国计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力资本积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资本,积累的基础在于普及国民教育。五年来,职业教育与中高等通识教育同步发展,共同推动了国民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新飞跃,形成了我国教育整体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到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入学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620万和1755万,使我国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6.5%,标志着我国国民教育已跨过初中教育之后的阶段,进入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门槛。同时,一般职业比率继续保持在大致相等的水平,显示出高中教育在大结构中的多样化,也为中国人力资本的再发展提供了结构性保障。2014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338万人,在校生1006万人。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提前实现。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深度普及时代,高职院校招生已占高等教育总人数的46.8%。此外,研究生教育学位类型从2010年的19个增加到2014年的40个,招生占研究生总招生的比例从2008年的7%增加到2014年的45%,中国教育在非义务教育总量和结构优化方面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双峰发展格局。

  同时,在公平分享发展红利、提高职业教育公益性水平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使我国的社会公平有了更坚实的教育公平基础。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在地区和城乡之间趋于平衡。中国有1297所高职院校,其中地级及以下城市630多所,县级近200所。在计划纲要实施的前三年,全国有850万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在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资源的配置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基本覆盖各县,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示范学校总数达到1000所,其中西部地区294所。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宿舍

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稳步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在物质资源建设的同时,围绕资源的公平共享,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近五年来实施了以国家免学费和国家财政资助为主,岗位实习、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的补贴政策体系,使9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免学费资助,这是我国继义务教育免学费期之后,全纳教育和教育公平的又一里程碑。

  让人民满意地办教育,关键是教育的发展能否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幸运的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五年来一直居高不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已连续九年保持在95%以上,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半年的就业率已达到90%。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对应率达到75.98%。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民生事业的发展。

  总之,普及程度和普遍效益是衡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标准。

  2、 面向二十一世纪,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改革发展的主战场

  2010年发布的《规划纲要》确定了“提质”、“促公平”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也解决了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问题,这意味着面向第一世纪的转型发展已经正式启动。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应用心理学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哪里?《规划纲要》本着整体性、系统性原则,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顶层设计的制高点和主方向。这从宏观上明确了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志,体现了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视。事实上,在过去的五年里,制度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职业学校教育领域,高考制度有了突破,打破了“上限”。不仅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学业的人数限制被大大打破,而且教育体系中的中高职衔接体系的设计也为毕业生成为人才提供了多种选择。专科3+2、3+3学制和五年一贯学制、本科生3+4和5+2学制已开始试点探索。与这种学校制度相适应的考试方式也形成了多样化的格局。相应的入学考试(技能+知识评估法)和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等五种模式应运而生。中等职业教育终结了“终结教育”的困境,中国教育公平的梦想已经走向“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的实质性公平阶段(《规划纲要》第二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次,面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现代职业农民的培养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我们应该加快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衔接,采取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政策,并实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向现代化立交桥建设迈进。例如,河北省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设计的“双干部”培训项目,曾一次性招收10万名合格专业农民上农业大学和中专,探索了不停产的系统化学术专业教学模式。

  第三,实施全国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制度是《规划纲要》的又一重要制度安排。这是及早发现、培养、评估和聚集后备人才,实现大国工匠精英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它是一个具有劳动准备制度和教育制度双重特征的制度。有1万余名学生参加了总决赛,加上各省(市)举办的省级比赛,总规模达500万人,已成为全国动员体系。在教育内部,该系统也从早期的简单竞赛系统进一步扩展到结果分析、教学反馈和质量纠正的全过程动态闭环管理,有利于大面积提高一线教学质量。少数精英竞赛成果通过经验分享惠及全体学生,竞赛体系在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的过程中趋于完善。

  最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现代制度和机制的配套治理。在国民教育中,我们需要一个与招生制度并行发展的培养技术和技能人才的教学体系,我们需要打破目前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分治体制。教育部率先突破,将高职院校调整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部门的全面管理,从而在国家改革实践中开辟了高职院校衔接与一体化设计的政策和制度通道。在教育之外,综合改革已进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深水领域;注重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的双重制度建设,坚持校企特色办学体制框架;在国家、省、市各级以及中外合作试点领域,在项目、政策和立法方面都取得了进展。2010年以来,举办了70多场教育与各行业的对话交流活动。成立了62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建了约1000个职业教育团体,覆盖60%的中等职业学校和70%的高职院校。

  3、 跨越百年,现代职业教育全面转型

四川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寝室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电话

  跨越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向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迈进,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属于实现中国梦的大局。五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孕育了未来全面转型的历史必然。“十三五”期间,我们面临着职业教育后大众化时代的转型与发展。

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稳步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是形态转变,即从以新劳动力为主的职前教育向全民教育转变,从传统的一次性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事实上,在五年的改革实践中,出现了新的要求和变革趋势。例如,自2013年以来,福建省每年从有实践经验的农民中招收2000名大专生和10000名中专生,以兼职教学模式培养专业农民,开辟了职业院校向终身教育的过渡道路。2014年《国*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第七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适当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比例,逐步扩大实践经验人才比例。这是近五年来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探索成果的最佳制度总结摘要。

  二是流程转换。职业教育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不仅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从传统的封闭模式逐步转变为现代的开放模式,而且旨在解决长期以来不同程度脱离教育实际的老问题,引导学校发展的行为模式从自我扩张到社会协同服务模式。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在实施《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办服务型教育。随着以服务为宗旨的改革实践和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的支持,职业教育在开放教育、技能积累与创新、学生大众创业、准确有效的社会服务等方面,大大拓展了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水平,继承民族和地域文化。“有事才有位”,这为职业教育落实战略地位、提升社会影响力提供了正能量。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感想

雅安有哪几所中职学校

  职业教育现代化实际上是获得和发展现代性、为国家现代化服务的过程,转型与创新是当代现代性的最重要标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人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资本论)的论述,跨越一世纪、面向二世纪的全面转型,要全面落实《规划纲要》第三十一条确立的“开放体制、灵活机制、互联渠道、多元化选择”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允许自由选择人才渠道。总之,要构建全社会人才成长立交桥,在学校提供每人一个课时的选择性学习服务,让有余力的学生有序选课、上课、逃课、转专业、上一年级,支持有需要的社会成员灵活选择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最终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造人人都辉煌的社会奠定理论、道路和制度基础,这是职业教育现代转型的中国梦。(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周)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