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要闻_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2022-07-25 09:08:09文/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自主、适应需要”的办学模式,建立了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主导、部门与企业联合实施的管理体制,行业协会等广泛参与,形成了“人才共育、流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我们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融入工业企业,服务社会发展。
--“四方参与、过程共同管理”的人才共育机制。学院整合陕西城建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的优势资源,积极协调政府、行政、企业和学校的参与,以“专业产业对接”为引擎,以合作发展为目标,汇聚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校内工作室,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打造合作办学载体,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整内部组织管理职能,在二级学院和院系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在重点专业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组,完善合作教育管理机构;制定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21项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规范订单培训、人员互用、基地建设、信息共享等工作流程,全面推进合作教育,形成“四方参与、过程共同管理”的人才共育机制。在在职教育集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院充分发挥了六所二级院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学院与企业共同探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实训室建设,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纳入专业课程标准。学院2014年共制定了37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系将***化计算机教育认证纳入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与陕西建工集团公司专家共同设计了陕西省建筑工程培训中心的建设方案。陕西建工集团公司投资210万元设备和资金与学院共建实训中心,旅游部与凯莱酒店集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学院财经学院聘请陕西省电子商务协会专家共同制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在课程开发、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四个环节进行深入合作。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依托校内工作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作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共同培养学生,形成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的机制。
--“责权明确、责任共担”的基地共建机制。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下,学院积极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和二级院系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推动企业与学院共同投资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学院有效整合了政府引导发展、企业注重效益、学院培养人才的需求,形成了“责权明确、责任共担”的基地共建机制。近三年来,在在职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行业协会协调区域内企业资源,合作企业提供设备、资金、岗位、兼职讲师、场地、技术等,学院向企业派出骨干教师65人,聘请企业专职教师508人,共建校内实训室,扩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新增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校外实训基地59个。根据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的规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与陕西建工集团公司合作建设陕西建工实训中心,其中包括两个生产实训室: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和工程信息管理中心。陕西建工集团公司已投入设备和资金210万元;计算机科学系与Xi金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Xi金智软件工作室,通过项目化运作进行生产性实践和培训。Xi金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设备投资332.5万元;计算机科学系与Xi本本秀笔记本电脑维修中心合作建设长安电脑硬件维修工作室。企业已投入设备50万元,双方合作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旅游部分别与Xi千策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Xi智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合作,企业共投入设备67万元,建设立体直播教学实训室和虚拟教学场景实训室。通过联合投资设备、资金、场地等硬件设施,学校与企业交换了骨干教师和技术人员作为基地教员,开展深入合作。学校和企业责权明确,共同监督实训基地的管理,共同利用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形成责权明确、责任共担的基地建设机制。
--“内训、外引、兼职”的人才互用机制。学院制定了《工业企业兼职教师聘任(聘用)暂行规定》和《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学院定期向企业派遣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专业教师在企业临时任职,担任企业技术顾问,接受企业人事部门的管理。专业教师主动熟悉和了解企业一线生产设备、最新技术和先进生产技术,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完成岗位实习、毕业设计等任务。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平台资源,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科研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服务。学院内部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外部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建设期间,学院从集团内企业中选拔13名企业精英担任学院发展顾问,从企业中选拔508名兼职教师,65名骨干教师到企业实习。学校和企业通过“内训、外引、兼职”的方式,采取培训、聘用、调配的方式,让教师离开车间,让技术人员进入课堂,打造“双师结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优化团队结构,提高团队水平,共享资源优势,形成校企“内训、外引、兼职”的人才互用机制。
--“校企融合、成果共享”的信息共享机制。职教集团制定了《陕西城建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成立了陕西城建职业教育集团技术研发与信息服务中心,位于中科院科研室。技术研发和信息服务中心将学院与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联系起来,提供信息发布和跟踪服务。建设期间,技术研发与信息服务中心从职教集团企业中聘请了一批管理人员和技术精英,建立了职教集团的专家人才库。在技术研发和信息服务中心的引领下,成立了职教集团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建立了职教集团网站。公司采用明星问答、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积极开展企业人才需求和满意度调查,定期收集、传递和发布各类信息,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各部门、职能部门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为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开展科技信息服务。近三年来,共有科研成果1393项,发布人才需求信息9100余条。在技术研发和信息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校企双方搭建了校企互动和信息交流的信息共享平台,并利用该平台及时沟通,形成了“校企互动、成果共享”的信息共享机制。
四川卫校招生要求2020
学院以职教集团为纽带和桥梁,以资源整合共建为出发点,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搭建校企合作互动平台。校企联姻,促进产教融合。校际发展,共同成长进步,创新“集团办学、多元化发展、产学研结合、综合服务”的新发展模式,形成“集团搭桥”、“四方联动”、“融合成长”的紧密校企合作办学体系。
实践证明,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校企紧密合作机制,适合高职教育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学院自身特点,提高了学院的活力和美誉度,提高人才培养和就业质量。这种需求驱动的校企合作机制具有服务范围广、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较好地解决了不同行业企业在多行业专业背景下难以调整建议和做法的问题,有利于满足不同行业企业的需求,调动部门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院办学活力,有利于实现“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解决多行业、多专业背景下公立高职院校建立紧密、稳定的校企合作体系和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值得推广和借鉴。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