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院长_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之路

2022-07-24 18:44:20文/

辽宁理工职业学院百科

辽宁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北校区雄伟的教学主楼

辽宁理工职业学院百科

站在渤海之滨的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夜景

辽宁理工学院创新学分

辽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培训班上实践了伟大的乡村工匠精神

三月,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美丽的渤海之滨和辽西辽阔的土地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高等教育明珠,那就是辽宁职业技术学院。

当你来到渤海之滨,你可以看到两个现代化的校园矗立在渤海大道的左右两侧,给人以震撼和温暖。这些是辽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北校区和南校区。走进北校区,一座高大的欧洲钟楼俯瞰着一望无际的渤海和蓝天,成为锦州滨海新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再往里走,两边立着两扇像帆一样的高高的学校大门,表明进入这里的学生正在航海。在面向校门的中轴线上,矗立着一尊巨大的石雕,上面闪耀着“自强不息,循序渐进”的八个金字。在浮雕后面100米处,有一座10多层高的建筑,呈金字塔形的梯子直入云霄。周围有几座现代化教学楼,形成了一座雄伟典雅的“别针”形美丽校园。

二千零一十七新年伊始,当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时,我们对辽宁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调研,全面总结摘要了这所民办高校创造的传奇--

以“优秀大学”为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创建“优秀大学”的发展目标一直是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坚定不移的追求。2003年,学校获得辽宁省政府部门批准,并向国家教育厅备案。成为省级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锦州滨海新区,有南北两个校区。建校以来,学校投资4.56亿元,使两个校区占地735亩,教学生活用房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投资3466万元,图书48.5万册,校内实训室119间,校外实训基地94个,形成了5000人的办学规模。

十三多年来,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名校兴校”的发展战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校。2012年通过辽宁省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荣获“辽宁省优秀民办学校”、“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辽宁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三个特点、七个内涵、五个保障”的总体发展思路。一个目标是“创建优秀大学,全面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围绕这一核心,学校党委确立了以国家“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指导的“总体发展目标”。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它已成为辽宁省人民满意的大学。

对此,学校党委书记洪如教授感慨地说:“坚持中国特色办学方向是学校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树立正确的学术思想是我们迈向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法宝。“十三年来,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坚持青山,紧紧围绕创建优秀大学这一核心,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打开学校宏伟的画卷,突出地展示了学校的发展蓝图: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本科生优秀2025”;“十三五”期间实现“成本升级成功”;“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实现“本科优秀”;为今后逐步实现“大学卓越”奠定基础。

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学校确立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德育工作为根本任务,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素质能力建设为主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指导思想,为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奠定基础。

总体发展目标是实现本科生学历教育,拥有10000名学生。综合实力位居全省民办高校前列,打造了一所具有“民族自信、社会满意、学生向往、教师愉悦”鲜明特色的民办本科高校。

对此,秦校长进一步介绍说,作为辽宁省优秀的民办学校,学校在十三年的创新发展中依靠诚信、质量和品牌。师资方面:学校形成了以高水平教师为主导,以“双师型”队伍为骨干的优秀队伍,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专业建设方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形成了装备制造、土木工程、电子信息、金融贸易、现代服务业五大群体,开创了“联合招生、联合培训、订单培训、校办厂、厂校结合”的发展道路。

教育教学方面:经过十三年的探索,学校建立了理论知识课程、教学实践一体化课程、综合实训课程的质量标准;建立了“教做结合”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和校内实训质量标准。实现了课堂教学、考试模式、实践教学、素质能力教育等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

在建德育人方面:学校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概括为“三观四有五爱五德”。通过教学、实践、管理、环境、文化,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了数万名“爱国、敬业、诚实、友善、守法”的创新人才,成为享誉全国的民办高校。

以“三个特色”为品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增添活力

什么是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辽宁职业技术学院给出的答案是:把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把德育作为根本任务,把专业建设作为创新发展的基础,把素质能力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题,坚定不移地打造“德育特色、品牌专业、质量能力”三大特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德育的特色品牌是培养真正的人。走进辽宁职业技术学院,一批年轻貌美的学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从入学之日起,他们的母校就把“德行恒久”作为教育的基本要求:一是把“自强”精神作为理想、纪律、行动的内在要求,引导师生精神向上;二是弘扬尊重道德和道德的精神,把“廉洁修身”与“姓党、信马、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形成品德高尚的高尚人格;三是强化法律观念,让师生了解创业的真谛,也就是说,只有依法办事、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探索规律,才能在创业中取得好成绩。

德育的特色品牌是什么?学校党委副书记蔡洪武说:“学校的核心内涵,如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爱党、爱国主义、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和“尊重他人、宽待他人、诚实待人、惠及他人、勤奋工作”是学校德育的鲜明品牌。

--专业、特色品牌要与市场对接。学校副校长魏绍元认为,作为一所民办大学,只有与市场接轨,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三年来,学校的成功在于: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依托行业设置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专业,体现了学校“优先发展工程专业,着力打造品牌专业”的强大实力,学校已跻身全省第一。

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顶层设计;以示范实训室建设为基础;在加强实训和校企合作的保障下,总结摘要出一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为学校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素质和能力特征是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基础。努力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四个综合素质,是辽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经验。

政治理论素质:“听党指挥、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念与党和国家在思想、政治、行动上是一致的,是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准则。

思想道德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第一,实现“思想提高、学业提高、道德提高”,形成当代大学生的完美人格。

科学文化素质:坚持“艰苦奋斗、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学风,鼓励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技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身心健康素质:了解身心健康的要素,锻炼健康的身体,提高素质意志,培养阳光心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十三年,学校通过“四个综合素质工程”提高了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引来百花齐放

信息支部党支部书记孙说,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基于目标、内涵和渠道三条路径的顶层设计。

学校将培养学生成长能力分为三类:一是人的成长核心能力,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决策能力;二是专业综合能力,即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现代办公、合作与礼仪、英语口语能力等;三是专业实践能力。

学校就业指导处处长王平从学校建校时的一家企业来到学校,工作了13年。她不仅是学校的建设者,也是学校的见证人。据统计,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8753人,他们的数字遍及北京、辽宁等全国各地

以“七个内涵”为动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一直是辽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动力源泉。建校十三年来,学校紧紧抓住了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在师资、课堂质量、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制度体系、文化引领、党的从严治校七个内涵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加强以人才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的实践是把优秀教师作为办学的第一资源,把领导者作为学科发展的灵魂,着力培养高职教师、“双师双能”教师和研究生教师,打造一支优秀高效的教师队伍。现在,学校正在努力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师生比例为18:1;按10%以上的高级教师、30%以上的副高级教师和40%以上的中级教师设置职称结构;博士、硕士教师占全日制教师总数的5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全日制教师总数的80%以上。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05人,其中副高中以上教师106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00人。他们为学校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走进北校区的培训中心,整齐摆放着国内一流的培训设备。它们是完全按照本科院校标准建设的实训基地,这里生产的零部件可以直接应用于市场。秦校长介绍,以教师教学为例,全面实现了计算机传输,学生学习实现了全自动化。教师的教学可以从培训基地的任何角度转移到课堂。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不仅如此,学校还采取专业理论认知与岗位能力相结合的方法,创建了以岗位能力标准为重点的“教做结合”的项目教学体系,形成了教师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教师示范的教学局面,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技能的教育质量。

--创新教育方法,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功。创新教育的概念是什么?学校党委书记洪如表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创新教育方法,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创新,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学生的成才。

张,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教师,全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方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王等青年教师多次获得辽宁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奖。他们被同学们誉为“精神雕塑大师”。多年来,他们在实践中总结摘要出了“播导讲结做展”的六字教学法。

“广播”是指新闻广播,分组在一周内广播新闻事件。“导读”是指复习和介绍,通过提问、案例、视频、歌曲、漫画等形式向学生提问。“说”是指主要由教师讲授新课程,介绍课程的难点,以达到教学目的。“结语”是对课程内容的系统总结摘要和对知识之间内在关系的把握。“做”就是通过收集信息、制作课件、课外就读等形式“活”。“展览”是通过情景喜剧、微视频、PPT、辩论比赛等方式展示学生的知识和成就,让学生受益匪浅。

--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辽宁职业技术学院确定“清正廉洁、勤奋务实、和谐创新”的校风是全体师生员工的教育精神力量,是学校非常重要的教育环境。学校努力营造“清正廉洁”的政治环境,要求教师具有“勤奋务实”的工作态度,符合“和谐创新”的工作要求。

四川宜宾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引导师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勤奋、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良好学风。通过不断完善奖学金、优秀学生、先进班集体等评价方法,促进学生达到“勤奋、能学、乐学”的优秀境界。

学校规定,学生要严格执行“8521”作息时间,即8小时睡眠、5小时上课、2小时自学、1小时文体,用思想教育和制度规范引导学生成为自信、有道德、有纪律的青年学生。用刘洪祥和其他同学的话说,“优良的学风使我们获得了知识、技能和生活……”

--实施依法治校战略,建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学校把“三严三实”作为全体师生的座右铭,强化“严”的精神和“实”的作风。学校要求全体员工认真执行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各项制度。在各项管理中坚持“科学、***、合法、有效”的现代化管理原则。在治理过程中,“规范管理、思想引导、探索规律、创新方法”相结合,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

成都工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怎么样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百度百科

内江电大职业学校有什么专业

强化辅导员职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主导作用,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按160:1的比例配备辅导员。选拔标准为思想政治专业、本科学历、党员、热爱学生工作。为了建设一支专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学校组织了为期两年的思想政治专业辅导员研究生培训班。现在33名辅导员中有23人拥有硕士学位。

德阳市商贸校

泸州市胜蓝职业学校图片

唐是一名学生辅导员。五年的专职辅导员工作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一名辅导员,她应该坚持爱、耐心、细心、真诚,像亲人一样把感情奉献给学生,真诚地关心每一个学生。辅导员韩说,作为一名辅导员,每天24小时打开手机,每天6:50和学生呆在一起,晚上9:00离开,真的很累,但这是值得的。韩老师的孩子们高烧38度,她从未离开过学校。她说学生的事情很重要,我不能离开他们

--以文化为先导,我们认识了润德华人。辽宁职业技术学院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引领师生提升精神境界、学习境界和道德境界为宗旨。在十三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九大校园文化内容。

即“自强不息、循序渐进”的校训;“清正廉洁、勤奋务实、和谐创新”的校风;“爱学生、知学生、不知疲倦、引领理解”的教学风格;“勤学苦练,学与思相结合,知行合一”的学风;“团结一致,科学规划,锐意进取,创造卓越”的团队精神;“爱国守法,敬业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恭敬大方,诚实守信;勤劳敏感,服务社会”的师德。

学校还为学生制定了一套行为准则:“志存高远,信念坚定;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努力学习,不断奋斗;遵纪守法,为人正直;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彬彬有礼,修身养性,团结友爱;勤俭节约,努力工作;身体强壮,热爱生活”。

还有“听党指挥,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念;“勤奋、勤奋、责任、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学以致用、作风严谨、人格高尚”的自律理念;“自强不息,尊重道德,依法治国”的理念。这些先进的校园文化滋养着灵魂,引领着时尚,占据着创建一所优秀大学应该拥有的精神高地。

--我们将在从严治党的领导下,继续加强高等教育建设。党委书记洪如教授常说:“公私都是党办的”,这已成为师生心中的共同信念。

学校自成立以来,在党和学校从严治校理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了学校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2016年,学校被辽宁省、锦州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学校提出了创建全国先进党委的响亮口号。

学校党委认为,坚持从严治校,就是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始终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把党的理想、信念和目标变成民办高等教育的行动指南。用党委组织部长陈的话说,学校每年有60-70名学生党员,突出了民办高校把思想政治放在首位的重要性。现在,全体师生怀着坚定的信念和理想,谱写着一首美丽的青春之歌

总之,辽宁职业技术学院七大内涵的建设,为创建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增添了无限动力,为民办本科院校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以“五个条件”为保障,创造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辉煌

综合总结摘要辽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经验,有“五个条件”可以护送学校走向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据学校纪委书记车龙浩介绍,为了让学生成才,学校全面优化“五硬升学条件”,为创建特色本科大学奠定基础。即建设标准校园,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建设多样化、高标准的图书馆等文化场所,重点加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信息化校园建设,打造生态文明乐园,向优秀大学迈进。

据了解,为了创建一所高质量的大学,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中“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符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民办学校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具体规定,学校自2013年以来为“成功升级”创造了各种条件和发展计划(2010-2022年)。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学校的建设和办学水平于2016年达到了本科提升的条件。可喜的是,该校于2022年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正式向辽宁省教育厅申请升级为本科大学国家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期间高等学校建设的建议》中“民办高职院校可以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设置标准批准设立民办本科学校”。

目前,成功升级已成为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共识。在“十三五规划总体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努力实现“优秀本科生2025”的目标。到目前为止,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作为民办教育明珠的辽宁职业技术学院一定会做得更好,她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刘红火)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