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看百强县经济与职业教育同步发展(职业教育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2022-07-24 16:12:23文/

二千零一十六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出全国百强县域经济,其中东部地区7个省(市)的76个县入围百强,中部地区4个省(市)的10个县入围百强,西部地区6个省(市)的12个县入围百强,东北地区1个省(市)的2个县入围百强。区域之间存在着特别的不平衡,但从职业教育与百强县的发展关系来看,两者之间有着良好的整合、支持和伴奏。职业教育在服务业需求中发挥了巨大的人力资本价值。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特色专业

2021年青川中学招生录取分数线

    职业教育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

崇州学校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有哪些口腔医学院

    百强县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了大批新型专业农民

职业教育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二千零一十五年,全国百强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为40.85亿元,增长3%。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在职业教育培养的新型专业农民的支持下,百强县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新型专业农民的培养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他们对农业技能的认知和获得。它不仅要“扎根”,还要适应当地的条件。据统计,我国农村网民已超过2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在职业教育中运用信息化手段,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教育规律,开展各县特色农业产业的农民培训,是其与县域经济发展耦合的关键。在排名前100位的河北省迁安市,县职业教育中心在向农村派遣教师的过程中开设了一个“农民邮箱”,定期、及时地发布农业生产信息,当村民遇到生产问题时,也会通过邮箱咨询培训教师。这种特别的农民培训方式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

    中西部地区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针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生产经营型农民已成为中西部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对象。例如,近两年来,湖南省浏阳市通过对农民种植养殖技术兴趣的调查,了解了农民学习水稻生态种植养殖技术的需求。农业广播学校依托市农业科教,举办稻鱼、稻蛙、泥鳅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帮助农民了解关键技术。

职业教育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对第二产业的支持贡献:

    百强县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

四川省南充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什么专业好

四川学前教育大专排名

    二千零一十五年,全国百强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为428.39亿元,增长8.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的实施。通过校企合作和集团化,职业教育不断完善服务,更好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在职员工岗位技能提升项目,促进与百强县产业发展无缝对接。

四川剑阁高中职业学校

    东部县域在以制造业为龙头的同时,应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转型人才培养,发挥职业教育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人力资本的关键作用。江苏省昆山市位列百强县之首,201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000亿元,每万名职工拥有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680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才35万人,人才贡献率超过47%。职业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交通装备等制造业在中部地区占很大比重,随着城镇化率的逐步提高,县域工业园区数量不断增加,产业集群实力不断增强。通过与工业园区的深度融合,职业教育提高了劳动力的熟练程度和生产技能,并将人力资源存量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例如,在排名前100名中间第一的湖南省长沙县,该县高职院校每年向县企事业单位输送3万余名具有实用专业技能的人才,是确保该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其中,长沙职业中学每年向全县园区企业输送1000多名合格毕业生。学校与全县30余家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场建立了合作关系,创办了“新昌福班”、“福田班”、“比亚迪班”等企业命名班。大批实践能力强、适应工作速度快的职校毕业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西部地区拥有全国90%以上的矿产资源和电力。东北地区制造业技术基础雄厚,资源富集的先天属性使这些地区叠加了后发优势。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在国家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入选新疆百强县的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率先批准了紧紧围绕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以联盟化、集团化为依托的示范性高职院校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以石油石化、煤炭、电力、煤化工、装备制造等工业专业为核心,带动现代服务业专业共同发展。97.97%的毕业生选择在当地就业,这涵盖了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涉及的主要行业。

    职业教育与第三产业的同步发展:

    为百强县现代服务业升级培养大批创新应用型人才

    虽然百强县中93%仍处于“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但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是必然趋势。

    据统计,在百强县紧缺的职业(工种)类型中,第三产业人才需求占多数,其中电子信息、化工环保、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人才缺口占总需求的18%。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决定了百强县的发展空间及其在国民县域经济中的地位,激发了县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东部县域加快进入第三产业前主导时代,6个县域呈现出“三、二、一”的产业格局。相应地,这些地方高职院校引导学生的职业发展观,增强学生的后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地方第三产业的转型发展服务。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职业教育服务业县级办学转型能力不断增强,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与匹配日益协调,这更好地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扩张和效率。

    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具有综合素质和实用技术的专业岗位产生了需求,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2015年,云南省安宁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9.28%,呈现“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安宁以职业教育基地为龙头,引进8所高职院校,整合优质资源,共同办学。依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职教基地重点发展电子商务、3D打印、新材料开发等新兴产业,激发职教基地的创新创业活力,为新区产业转型培养创新型人才。

    服务业超越制造业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将是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新常态,也意味着作为人力资源主要供给者的职业教育将更加关注第三产业。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还要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作者:李、刘,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