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职业学院: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突出职业教育富民责任
2022-07-24 12:00:17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八年历史的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有着良好的传统。特别是近年来,杨凌职业学院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为目标,坚持“清德强能” “言行不一”的校训提倡“诚实朴素” 勤勉 现实一点 学校本着“创新”精神,坚持“有的放矢、坚定不移”的办学精神,瞄准国家战略需要,始终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
从降低建档建卡贫困家庭子女的学费,到建立10所县(区)农民职业培训学院,开设中国第一个全日制农民学历教育班,建立水利特色订单班,再到帮助宝鸡市、太白县三个贫困县,咸阳市临游县、旬邑县……杨职业学院立足自身优势,着眼西部地区特色,因地制宜,走出一条新路,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和自身特色的办学新路子。
技术投入 带动区域农业产业集群
孝泉师范学校是技校还是职高
赴三门峡市灵宝市考察红啤梨,畅谈Xi市蓝田县农产品营销策略,对咸阳市赣县残疾人和旬邑县农民进行苹果栽培管理实用技术改良和关键技术培训,并在榆林市榆阳区举办了果业财富领袖和110服务培训会……这个暑假,杨凌职业学院的马志峰教授仍然很忙,虽然几乎没有休息,但他感觉很充实。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除了马志峰外,杨凌职业学院还有许多农业专家教授,他们利用暑假深入田间开展科技服务,解答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致富提供思路和方向。
为了突出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继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杨凌职业学院不仅选派教师深入杨凌镇(办)开展科技与实用技术推广,还依托科研推广项目,在杨凌、宾县、奉贤等地建立了50家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和11个实践教学、科研推广、生产示范“三结合”基地,在宁夏吴忠市孙家滩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教学实训基地,农民增收致富,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习知识和人才。
宾县基地是杨凌职业学院创办的早期产学研示范基地。从19月4日起,该院的一些专家和教授经常将话题带到田野和村庄,以了解群众的真正需要。围绕服务群众的地方特色产业项目,先后建成宾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与旱作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与栽培、优质果品工程、新产品引进等六个专业示范区,引进名优新产品,并通过超优品种、实验、示范推广农业高新实用技术,把许多人手中的“土疙瘩”变成了增加收入、致富的“金疙瘩”,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美术艺术专业就业方向
弱势产业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老大难”。只有培育富民产业,农民才能继续过上好生活。多年来,杨凌职业学院充分利用与“三农”紧密联系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组织农业专家教授常年活跃在杨凌及周边地区的农村生产线上,现场指导农民生产,引导和引导当地农业产业,培育了一批带动农民增收、提升农业效益的富有领导人才,探索形成了技术服务型、专家院落型、科研实验型、科技村型六种产学研示范推广模式,即基地示范和企业带动。
培养人才 情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九8月5日是杨凌职业学院2022级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6600多名大一新生手持入学通知书,先后办理了入学手续。与其他高职院校不同,这些新生还包括一些40多岁和50多岁的中年人。他们是学院今年新招收的杨岭村干部学历教育班的32名学生,也是学院第三批实施全日制农民学历教育的学生。
农民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大群体。提高农民的学术水平、技术技能和文化素质,不仅可以畅通农民发展和崛起的渠道,而且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杨凌职业学院以农民学历教育班、农民职业培育学院、新一代农民职业培训班为办学路径,将教育推向生产第一线,探索建立了校地联动、教学与生产衔接的农民职业培训新模式,和开放式集成。
继2016年9月富平县18名专业农民和杨凌村32名干部被杨凌职业学院录取,并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全日制农民学位教育班后,学院现已招收富平、杨凌、梅县162名学生进修。由于生源的特别性,学院为每一个学历教育班量身定制了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师专门编写了近20门课程的教材,并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将学历教育与实训紧密结合,创造了高效的教育。在学校学习期间,这些学生像大学生一样上课学习。在以满分完成考试后,他们可以获得学院颁发的国家认可的大学文凭。
此外,杨凌职业学院还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先后在关中杨凌区、阜平县、宾县、周至县、眉县、临游县、旬邑县、陕南镇平县、太白县、陕北洛川县等地建立了10所县(区)农民职业培训学院。,确保三个地区的农民能够轻松地在家学习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训期间,学院积极与县(区)政府部门沟通。学院根据县域产业和群众的意愿,围绕果树管理、设施农业、电子商务、手工生产、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管理等方面,科学确定专题,合理设置课题,精心制定培训计划。现在,培训了2万多人,培养了一批引导农民致富致富的主力军。
“不能融入城市,就不能回到农村”,这是新一代80后和90后农民面临的普遍困惑。为此,2014年底,杨凌职业学院在生物工程、生态环境工程、医药化工、动物工程四个涉农专业分院实行“自愿招生、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出了专业技能强、热爱农业、,愿意毕业后从事农业生产,愿意成为新的职业农民作为培训对象,在继续教育培训学院开展“加餐”培训,全面启动新一代职业农民塑造工程。
南充卫校2021年招生
在培养方式上,结合学生特点,杨凌职业学院紧紧围绕“教育、技能、创业”三个方面,围绕种植养殖教学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课时。培训期间,学院对受训人员和培训专家进行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严格按照培训规范,密切关注每一个教学环节,确保培训时间和内容的落实。目前,一些学生投身于广阔的农村世界,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有针对性的扶贫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而奋斗
八6月16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政府部门与杨凌职业学院现场签订“订单式”培训协议,成为青海省第三个引入订单式培训模式的藏族自治州。
针对青海藏区水利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情况,2016年9月,在水利部门的共同推动下,在杨凌职业学院举行了“青海玉树精准扶贫水利人才订单班”开班仪式,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杨凌职业学院。从那时起,学院已经接待了来自青海藏区的40名学生。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强扶弱、资源共享、携手共进的职业教育扶贫支持体系,2022年秋季和2022年秋季,杨凌职业学院先后招收果洛藏族自治州40名学生和黄南藏族自治州40名学生进修。对于这120名藏族学生,学院不仅降低了他们一年的学费,而且根据藏区的实际情况,在课程、生活安排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做出了特别安排。经过三年的学习,这些学生将直接返回当地水利部门,不必像其他毕业生那样忙于找工作。
杨凌职业学院在充分发挥对口援藏优势的同时,始终牢记为当地人民服务的责任,积极向陕西贫困地区倾斜人力、物力、财力。宝鸡市太白县莺歌镇棉丝坝村是陕西省贫困村,医院贯彻“两联一包”工作要求。由于该村地处秦岭腹地,交通不便,加之村内产业单一,村民的生活一直徘徊在贫困线上。
绵阳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
为了把“输血型”扶贫转变为“产血型”扶贫,真正实现扶贫不返贫,杨职业学院把产业作为稳定扶贫的根本战略。经过实地调研,根据棉花坝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迫切需要,分别成立了果树、蔬菜、药材、养殖和植保五支专业队伍。他们组成队伍,用现代农业技术深入基层,送到村民家中,我们将精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努力给当地人民带来繁荣的希望。目前,该村57户贫困户中的大多数已经脱贫。
临游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六盘山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县。根据陕西省高等教育工作委员会“双百工程”的要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临游县结成了帮扶对。为确保当地农民能在家品尝到“科技快餐”,医院与临游县政府部门签订了《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经济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定期组织专家教授进村进村,开展技术入户和农民服务活动,举办对口帮扶和就业培训班,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长期成功。
二千零一十七年,根据省高等教育工作委员会的要求,杨职业学院与咸阳市旬邑县组成帮扶对,并结合旬邑县的实际情况,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设立了有针对性的扶贫资金,制定了帮扶计划。在扶贫过程中,学院***部和民盟委员会经常向贫困家庭寄送慰问和学习材料,并定期组织专家教授赴当地进行技术指导、科技服务和电子商务培训,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困扰当地群众的实际问题。
成百上千的船只在激流中竞争,成千的帆在风浪中竞争。面对新的形势、机遇和挑战,杨凌职业学院将依托自身优势,在内涵式发展道路上主动探索高校社会服务的有效模式和特色机制,朝着“一流名牌高职”的目标扎实前进。(裴弘博) 土地 敏感)
最新文章
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质量如何「遵义师范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赤水中专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怎么样「赤水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好不好」
绥阳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好不好「绥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
务川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好吗女生_「务川中专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怎么样」
四川畜牧兽医专业学校_「务川中专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怎么样」
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_遵义红花岗区经济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怎么样
遵义博导网络职业技术学校校长_遵义博导网络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怎么样
遵义美术学校实用美术专业怎么样「贵州遵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
![](https://tu.058ss.cn/2022/08-04/92852e516e0e262d466eca07b86c22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