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改革创新发展唱响高职教育时代的“强音”(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2022-07-24 11:20:02文/

一千九百五十八年,一所对无数人寄予厚望的学校在长江以南的常州悄然诞生。带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梦想,几位教师积极打扫简陋的教室,编写教材,带领学生做实践教具……一砖一瓦,点滴积累,对人才培养的探索步履蹒跚而坚定,目光深邃而坚定。2002年,江苏省重点中等学校江苏建材工业学校和国家重点中等学校常州化工学校合并升级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州职业学院)。学院进入了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发展快车道。从江苏省高职示范园区建设单位到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实践之路。

“是”字铸就灵魂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党的建设是根本,政治思想是灵魂。长工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坚持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党委工作的中心位置,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检查制度,夯实了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2021招生简章

广安机电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地址

只有党的建设基础牢固,发展动力才会强大。学院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因地制宜,创新实践,充分利用“党建+”文章,开发党建微观平台,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基层党建模式。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建设的基石。学院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高党支部组织力量,激发党支部活力。“135党建工作模式实践探索”被评为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机构教学党支部工作案例的特色工作。

牢固构筑思想政治生命线。学院加强领导,通力合作,研究制定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我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提炼形成了领导干部、教师、行政服务人员和学生的行为准则,建设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思想政治课建设,推进思想政治课先进性建设,实施思想政治课“门户开放课”,党委主要领导是“开学第一讲”和“毕业后最后一讲”,从而激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棋局”,形成“大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院着力打造“搬家工程”等文化品牌,树立学习感人榜样,在校园内传递正能量,开展“走进水族馆”、“关爱大凉山”、“我下学年要交学费”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课堂和实践中增长知识和人才,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校园文化成就奖。

“静”贯穿始终

打造高质量内部治理“模式”

每年,果子狸都会接待400多所参观院校,其吸引力在于其高质量的内部治理体系。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主任杨英松教授表示,学院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可以说是一次“破冰之旅”,为教育领域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案例。

二千零一十六年,作为教育部门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机构,学院率先进行了自我诊断与改进。同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内部控制建设试点单位之一。在谈到开学初衷时,学院原党委书记袁坦言:“粗放的学校管理很难监督各项工作的进度和效果,这是高职管理的‘痛点’。”对此,学院进行了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广泛调研,邀请专家全面“摸透”各项工作的脉搏,制定治疗“良方”,逐项设定目标任务,完成标杆管理,由传统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日益完善。借助“以立法代废”制度,制定了各部门、岗位、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的自我诊断和完善闭环。项目《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师队伍建设是这项工作的典型缩影。2014年,学院只有9名博士和19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学院逐年分解“领军”人才、高层次“双师型”教师等重点项目,出台培养办法,完善政策,制定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的规划。栽种梧桐树后,凤凰栖息。目前,学院拥有博士(含学生)7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近40人,已超额完成“十三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任务。

从单词“first”开始

努力成为教育改革的引领者

学院院长吴始终认为,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主线,也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多年来,学院一直站在改革浪潮的前列,通过教育改革促进技能培训,通过教育改革促进专业发展。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纷至沓来。

为了解决教学中工学结合的问题,2007年,学院率先进行了项目教学改革试点。基于教师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职业教育能力的提高,校企合作组建了课程开发团队,构建了以项目为载体的系统的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模式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了使学生就业与企业无缝对接,学院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模拟教学设备。2009年,化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引领了高职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向,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育改革的道路是逐步延伸的,专业建设的结果是自然的。近年来,学院成功主持了国家级“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和“建筑材料工程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完成6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课程,12个提高专业服务业发展能力的国家重点专业,12个江苏省特色、大学品牌和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江苏省重点专业,而同学们在各种国际性的全国技能大赛中也多次获得金牌和银牌。

“新”这个词很重要

信息化有助于高质量管理

在日前举行的国家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部门共建的“互联网+教育”示范区项目中,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点名”要求将正规职业学院作为互联互通、互助合作的对象。宁夏职业学院负责人表示,他在参加正规职业学院培训时,对学院的信息化建设“看上了一眼”。

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

大竹县中峰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

二千零一十七上半年,新的“云教室”在长工职业学院“揭幕”,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试水”。课堂呈现了一个新的场景:课前预览、上课登录、课堂回答、课后评估,学生只需点击手机即可实现。一年来,“云课堂”全面上线。借助“云课堂”,学院教学督导通过平台随机听课,评估课堂教学质量,“云课堂”将学院课堂从“黑盒子”变为“白盒子”。

近年来,学院积极拥抱新的信息技术,建设OA办公、教务、财务、科研等系统,实现多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门户信息显示,推出资金报销、交易审批、分数查询等移动应用,高标准学生预约,建成大数据中心,并自动将所有业务系统的公共数据更新到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准确查询,即时预警,科学决策。在学院信息门户上,周例会安排、学院领导的工作日程安排、各部门的周报和月报一目了然,一切工作都可以跟进。高质量的教学和高质量的管理不再是镜花水月。

“准”一词产生力量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社会服务带头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职能。近年来,学院明确定位,精准定位,设置专业对接产业发展,为企业和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连续三年入选江苏省高职院校人才竞争力十强和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命题中,学院给出了极好的回答。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与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组建,与SGS共同培养订单人才。与上海城建集团共同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上海城建向学院赠送价值2600万元的盾构机。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机构负责人在视察学院时表示,平台建设对于高职院校成为行业领导者至关重要。长工职业学院与上海城建共建的平台是“知名的”。

校企合作很难捕捉到企业的需求。2016年,学院成立了技术转让中心,为企业技术需求、教师技术转让和服务提供搭建平台。近两年来,中心共受理横向科技项目200多个,累计支付资金5240万元。近三年来,学院在“四大科技服务”上投入1亿多元,实现了“精准对接、务实实施”。学院设置专职科研岗位,向基层派遣医生,向镇派遣科研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科技市长,选派专业领导到边疆高校进行科研,补充教师的管理经验和技能,激活科研团队动能,获得国家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

此外,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先后从19个国家招收近200名留学生,并率先尝试与江苏海外集团、华润集团等涉外企业合作,培养和培养当地年轻学生,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

“强势”领先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2020招生分数线

明确高质量发展道路

学院党委书记王认为,学院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职业教育内涵竞争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改革创新发展是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路径。

为此,学院党委领导带队到省内外知名高校开展专题研究,在学校广泛开展解放思想、高质量发展等活动。围绕高质量推进党建、高质量提升专业建设、高质量提升文化建设、高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自身坐标,找准标杆,发现薄弱环节、痛点、难点,并形成了党建专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规划,以及学院的发展布局。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始终在路上,对质量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要构建完整的党建体系,建立教育学习管理责任制,构建新的教与学一体化体系,打造3-5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专业群体,形成点、线、面生动活泼、融为一体的校园文化亮点,营造和谐良治的生态圈,并明确了高水平学院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当前高职院校正致力于创新、聚焦、锐意进取、乘势而上,从一所著名的高职院校发展成为中国高水平、国际化、现代化、示范性的强高职院校。(张、沈林)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