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贯彻落实职教二十条_“20项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注入活力

2022-07-24 10:38:53文/

农历九月初九,春节伊始,职业教育界迎来了一条大新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几天后,教育部召开春节特别新闻发布会,解读这份文件。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同等重要的不同类型的教育。”这份文件,也被业界称为“职业教育20条”,一开始就如此强调。这样的定位让职业教育界人士兴奋不已,也有人欢呼: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

  近日,记者围绕《改革方案》采访了职业教育界多名相关人士。他们认为,推进职业教育应强化政策,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吸引力,拓展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空间。

  就读中国职业教育: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数据,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2022年,全国共有11700所高职院校;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专科学校招生928.24万人,学生2685.54万人。其中,中国有10300所中等职业学校和1418所高等职业(专科)学院。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59.41万人,1551.84万人,分别占高中教育的41.37%和39.47%;普通高校在校生368.83万人,在校生1133.7万人,分别占普通高校的46.63%和40.05%。

  职业教育“到了必须下大力气做好的时候”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是几专

  多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现代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中,超过70%的新员工来自职业院校。高职毕业生已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和区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新型产业力量。

  然而,正如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司长王所说,与中央政府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中国的职业教育仍然面临着社会认识的偏差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渠道的狭窄;办学特色不鲜明,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不均衡,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

  “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改革方案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建设不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动机不足,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有待完善,办学质量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是时候努力做好工作了”。

  王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有效分流高考压力,避免“千军万马挤一座桥”的现象,为深化教育改革创造最好的条件。“当前,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扩大实体经济,我们需要足够数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职能。联系市场需求,大规模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技能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和创业。”

  一大批普通本科院校已转向应用型本科院校

  《改革方案》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教育、构建多元化办学格局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0项措施,完善技术技能人才的激励和保障政策,加强职业教育质量的监督和评价,抓好改革的组织实施。

  技术人才成长渠道狭窄一直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改革方案提出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一大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建成5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楼旭清表示,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都出台文件,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3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参与了改革试点,其中大部分是学校的整体转型,一些高校通过二级学院进行试点。

  楼透露,下一步,教育部将按照国*院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一是支持各地区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在高校建设中更加重视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探索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促进高校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二是推进高校招生计划,向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倾斜,提高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比重。高等教育新增招生计划主要侧重于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三是重点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实训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鼓励工业企业参与,建设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实验实训设施。

  1+x证书制度试点于今年3月启动

成都现代职业学校学费是一年交吗?

  根据改革方案的规划,从2022年开始,在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学历证书+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院院长王表示,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获得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是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就业创业技能,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

  试点工作计划于2022年3月启动。从五个领域的证书开始,年内将陆续启动约10个。部分地区将选择有条件的高校进行试点。试点省份采用独立申报方式,试点高校采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独立申报推荐方式,未纳入试点范围的省份和高校也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自行开展试点工作。

  王透露,目前,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总结摘要试点工作,为全面实施做好准备。2022后,在总结摘要推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1+x证书制度将在全国更多职业技能领域逐步实施。

  建立产教结合企业认证体系,落实税收政策

  据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成立56个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汇聚各方面专家3000余人,搭建行业引导职业教育的组织平台。成立职业教育集团1400个,参加职业教育的企业3万多家,广泛开展订单培训、校工厂、厂中学、现代学徒制等。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能做好职业教育。”王的话是职业教育界人士的共识。

  在世界范围内,德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制造大国,其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模式备受推崇。改革方案提出,通过产教结合,推进校企“双元”教育,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摘要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共同研究制定校企人才培养计划,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与训练。

解读职教20条

  改革方案要求,推动学校和企业全面加强深度合作,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积极与有资质的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在开展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产教融合企业认证体系,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企业实行“金融+金融+土地+信贷”的联合激励,并按规定执行相关税收政策。改革方案明确,试点企业开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以从企业当年应缴纳的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费中抵扣一定比例的投资。

  人物访谈

  广东省职业教育协会原会长李:从制度角度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在接受记者采访前不久,李刚刚递交辞呈,要求辞去广东省职业教育协会会长职务。他研究职业教育多年,对职业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李认为,这一改革方案抓住了体制的关键,将为职业教育带来更大的动力。

  记者:你觉得这个计划好不好?

  李: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普及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开始在高中普及,因此职业教育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十年来,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理解、政策支持、行业需求以及参与者(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基本态度和选择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跳出教育去看它的发展。

  本次《职业教育20条》重点论述了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是一种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的教育,是一种与产业条件、技术水平、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同时,它也是平民教育,对全面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20条”在视角、思路和问题立场上更具针对性、及时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表明国家将以新的工作模式和政策框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第二十条》也抓住了制度的关键来谈问题。例如,关注职业教育的安全保障体系、标准体系的支持、资格制度与证书制度的关系。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制度化的变革。

成都郫县希望职业学校有什么专业

  记者:现实中,初中生毕业后,他们的第一选择仍然是上普通高中。

  李:为什么很多考生不选择普通高校的职业教育?遵循政策指挥棒。这一次,我们要对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并坚持下去。

  中国学生选择招生分流的依据是什么?这是关于克服忧虑。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竞争激烈,招生分流的选择对于整个人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在职业知识不足的情况下,自然会选择通识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

四川文轩职业技术学院2020招生简章

仁寿华达高中学校是职高还是普高

  德国之所以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在博士学位后成为教授,还是在职业教育后成为高级技术人员,他们在社会工作岗位、收入和待遇方面都没有很大差距。

  因此,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应从制度入手。

  一方面,高级技术人员无法招收,另一方面,没有人愿意学习和从事这些工作。我认为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这一次,“20点”重点解决制度方面的问题。编辑老师希望它能给职业教育更多的支持和促进。

威远新场中学校长

  记者: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李:世界上职业教育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以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完全由政府管理。二是德国、北欧、奥地利等国家的模式,即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参与。第三类是以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允许职业教育在市场变化中发展。如果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技术人员的工资将立即增加。如果有太多的博士培训,医生的工资将立即减少。这种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价值规律使人才的价值得以合理调整,从而调整职业教育的发展。

  现在我国要向德国学习,就要在市场与政府互动的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以充分发挥这两个方面的作用。

  澳大利亚的TAFE系统也表现良好。他们有一个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建设的制度体系。劳动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可以平等互换。例如,初级工人相当于大学毕业生,技术人员相当于硕士,高级技术人员相当于博士毕业生。

  方案概述

  经过5-10年左右的发展,职业教育基本完成了由政府主导向政府统筹、社会多元化办学的转变,从追求规模扩张到提高质量,从泛指通识教育的办学模式到具有企业社会参与和鲜明专业特色的教育类型。

解读职教20条

  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企业,创建一批优秀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估机构,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高水平专业产教融合培训基地。

  2022年起,在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学历证书+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称为1+x证书制度试点。

要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教育、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大致相等,使广大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教育。

建立“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方式,提高学生素质。

  一大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变,建成高水平高职院校50所,骨干专业(群)150个。

  2022年以来,以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动高职院校在约10个技术人才短缺地区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加快国家职业教育“信用银行”建设,从2022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户。从2022年起,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大学探索并实施试点工作,制定符合国情的国家资格框架。

  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引导一批高水平工科院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积极促进高职毕业生在定居、就业、参与机关事业单位招收、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等方面享受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的待遇。

  广州样品

  广州2022实现职教集团专业全覆盖

  案例:90后中职儿童买房、买车和两个孩子

  温,29岁,2010年从广州交通职业学校毕业后,现在是广东仁福益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短短几年,这位来自广东普宁农村的年轻人,在广州买了一套房子和一辆汽车,娶了一个妻子,靠自己的努力生了孩子。现在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妻子全职在家照顾孩子。

  温说,2007年初中毕业后,他去了一家印刷厂做暑期工。工厂的炎热和单调使他看不到希望。后来,一个朋友建议他去广州交通学校学习汽车修理。从小就酷爱汽车的温决定到广州学习。

  2008年,一年级结束后,恰逢梅赛德斯-奔驰与广州交大校企合作,文俊楠入选首批订单班。梅赛德斯-奔驰为学校提供了教科书、培训设备等。

  广州交通学校副校长张燕文表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2000年左右,学校与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目前已与丰田、通用、奥迪、东风雪铁龙等40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覆盖学校所有专业。

  2010年,温毕业后进入了现在的公司。他很快脱颖而出,并于2014年成功晋升为技师。

  20岁的农村男孩文俊楠在广州买房结婚的故事,给家乡的父母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从那时起,他们村的20多名学生来到广州学习。温还推荐姐夫上中等职业学校。现在他的姐夫也在一家知名汽车品牌的4S店工作。

  主动性: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民航客舱乘务培训中心

  促进产教融合,建立职业教育联盟

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获悉,2022年,广州市有44所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校,下同),在校生8.9万人,每年向广州和珠江三角洲输送近3万名人才。广州市成立了15个市级专业指导委员会和6个职教集团,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平均每年订单近万名学生。广州职业教育在教学成果、教学水平和改革力度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交通职业学校已成为中国知名的职业院校。广州旅游商贸职业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改革开放4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五所职业学校之一。

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广州市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围绕广州市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专业,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局相对传统,与当前广州市产业转型发展不太匹配。下一步,优化布局,整合教育发展、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升级,推进高职院校向黄埔、增城、南沙布局,加快科技教育城建设。同时,要促进教育结构、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建立一体化的中高职教育集团。2022年,广州职教集团将覆盖所有专业。该负责人指出,由于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一些企业参与生产和教育的积极性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广州将深化改革,推进“校企二元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建立校企精准育人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规划,扩大高职学位供给,促进局属中等职业学校与市级高职院校对接,形成托管关系,形成教育集团,形成“中高职一体化、五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广州将推动集团学院与广州相关产业(产业园区)及相关区级学校形成职业教育联盟(或职教集团),实现产教精准对接,精准教育。

职教20条将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六大突破是什么

  行业声音

  广州交通职业学校教师庞刘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业教育的本质更为紧密,毕业生下班后可以更快上路。现在,改革方案提出要促进校企全面深入合作,并提出要更好地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应从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

  广州市职业学校校长助理张建辉:2010年我去德国培训,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德国法律规定,职业技术教育应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这符合德国的国情和条件。目前,我国在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发展了职业教育,但产教结合还存在一些形式主义。“双元制”的关键是要有政策支持。

  某知名汽车品牌校企合作项目负责人张:目前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主要依靠企业支付。然而,企业需要盈利。如果没有制度法规的要求,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就会很低,因为企业也愿意招收现成的人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