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第一份全国中专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发布_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

2022-07-24 10:37:26文/

    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院编写、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委托的《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于2月22日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第一份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22年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帮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并以此为契机,建立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测和报告的制度化平台。

    报告指出,2012年以来,中国劳动力人口开始逐年下降,中等职业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400多万毕业生,有效保障了新增劳动力的供给。202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各类社会培训,特别是企业员工培训463.99万人次,为提高一线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做出了贡献。中等职业教育在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为一、二、三产业提供技术服务、传承民族文化、帮助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时,报告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基础地位动摇,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素质的不断提高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报告指出,中国40%以上的高中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超过2/3的中等职业学生在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省级优质特色学校接受优质教育。2022年统计显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10700所,在校生582.43万人,在校生1592.5万人。从结构上看,高中教育的职业和普通入学率为42.1:57.9,在校学生的职业和普通入学率为40.1:59.9。

2020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

四川2021五年制大专招生

四川省泸县电子机械学校

    报告指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始终把道德建设和育人作为根本任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努力开创道德有保障、技能有提高、就业有出路、升学有出路的新格局。据统计,7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部门设立了独立的党支部,探索出了一批具有鲜明中等职业特色的德育课程模式。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劳动课程,引导学生倡导、热爱和尊重劳动。根据13个省市的综合测试抽样,2022年中职生公共基础课平均通过率为90.85%,物理通过率为89.62%,专业技能课平均通过率为92.35%。3600多名学生在国家和世界技能竞赛中获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38%,对口就业率为72.95%。超过35%的毕业生可以上学。直接就业仍然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发展的主要渠道。

    报告显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推进,主要集中在专业建设、实习与培训、师资队伍、信息化教学等方面。2022年,教育部组织了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新增了无人机应用、,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引导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基本形成了由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岗位实践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规范组成的国家级教学标准体系。师生比例从2016年的1:19.84增至1:19.59。根据13个省市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双师型”教师占全职教师的32.72%。

    报告显示,中等职业学校的产教融合正在深化。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成立56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覆盖95%的中等职业专业,发布了近60份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和专业设置指导报告,13份行业职业教育年报。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在全国已成立的1406个职业教育集团中,在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下成立了722个集团,94所中等职业学校被选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达州远航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报告认为,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和各级政府的绩效和执行是最大的保证。截至2022年底,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学生资助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以避免学费和国家补助为基础,辅以学校和社会补助以及在职实习的补贴政策体系。在中央政府加大性教育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项目,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基本能力的提高,改善基础升学条件。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大致相当”的震撼,前所未有的挑战

    报告认为,党的十九大以来,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主要社会矛盾新变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地位趋于动摇。一些地方政府在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上有所动摇。落实中央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基本保持不变”要求的态度和措施不够坚定,中等职业教育总体规模呈下降趋势,基础地位趋于弱化。

    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突出。这种不平衡明显体现在保障能力上,地区之间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水平差异很大。部分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基础条件依然薄弱,中西部地区城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加快农村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第三,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激发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改革尚未深入,工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中等职业学校缺乏创新动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专业施工等方面。

    第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仍有待改善。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偏见依然存在,被认定为“贫困生”教育和“低阶层”教育。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不高,总体收入水平较低。许多年轻人和家长不愿意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也不愿意成为技术工人。

攀枝花建筑工程学校地址

成都卫校初中毕业可不可以读

    坚持支持中等职业学校的推广和发展

    报告提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升级和发展。

    一是强化基础地位,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重点。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夯实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并将落实中央政府明确要求“一般保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相近的招生规模”作为政府责任监督的重要内容。

    二是提高投资标准,支持薄弱地区和学校发展。提高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投资标准,重点帮助薄弱学校加快改善基本升学条件,逐步缩小地区间、城乡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差距。

    三是落实改革方针,充分激发学校活力。加快落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建议》、《关于深化产教结合的若干建议》、《促进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措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国家政策要求,解决股份制学校、混合所有制学校等重大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学校自治,建立多元化参与办学的制度保障体系。

    四是坚持道德建设和人才培养,拓展学生多元化的成功之路。全面落实立德育人根本任务,探索推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合培养,加快拓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多元化人才渠道。

    第五,设立专项指导,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优化。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农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设立和实施新的金融专项,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优化。

    六是倡导新文化,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弘扬劳动模范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氛围”的要求,切实提高级技术职称术工人待遇,建设光荣劳动、宝贵技能、创造伟大文化生态,创造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本报记者翟凡)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