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绵阳职业学院学生荣获四川省“金熊猫”奖,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可喜成绩_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奖学金

2022-07-24 09:15:43文/

    近日,四川省公布了98个“金熊猫”奖先进集体和200名先进个人名单,表彰全省文化旅***业涌现的先进典型。沈晓婷毕业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酒店管理专业,获先进个人称号。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幼师专业

    进入学校以来,沈深受“重德、精业、求实、创新”校训的影响,十分重视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校期间,她认真参加每一门课程和培训,课内外反复练习,确保每一个动作都优雅规范,餐具摆放整齐美观。在校三年中,沈先后获得2014年四川职业学院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一等奖、2015年四川经济区中餐技能大赛银奖、2015年绵阳中餐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她的专业能力得到高度认可。毕业后,她受雇于绵阳福乐山九州国际大酒店,现任餐饮部部长。几年来,沈在酒店行业不断成长,先后获得“四川省最美酒店经营者”称号、四川省旅游饭店业协会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中餐主题创意大赛二等奖等荣誉。

泸州卫校招生要求2021

成都好点的卫校

    在绵阳职业学院,像沈这样的一大批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了成绩。如袁青,高德地图设计总监,2005年毕业;周,2015届毕业生,创办绵阳云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开拓无人机植保领域市场;王,2015届毕业生,四川三塘环保科技公司创始人;王,2022届毕业生,全国数控大赛二等奖获得者,成功受聘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4年毕业于四川工业大学,大专升级为大专,创办射洪县状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绵阳大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学校深化产教结合,努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缩影。

    长期以来,学校以绵阳科技城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为重点,积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建材行业优势突出、政校企研联动的办学特色,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把握理想信念铸就灵魂践行道德育人

巴中职业技术学校学费多少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一是立足主渠道,将思想政治课建设纳入学校职业发展规划,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抓好第二课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环节,引导师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国家输送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人才。第三,认真开展文化教育。通过校史陈列馆的建设、校徽、校旗、校歌的收藏、学校宣传片的拍摄,展示学校精神和文化遗产,加强对学生的校史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通过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绵阳中华传统美德职业学院”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文明宿舍”、“文明个人”、“文明家庭”、“光盘行动”等活动,提高了师生的文明素养。

    积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

    学校专业布局符合四川省“5+1”产业体系和绵阳市“686”重点产业。先后开设了5个国家示范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和15个省级精品课程。建筑材料专业已成为我国的“标兵”,学校牵头的“建筑材料工程技术教学资源库”项目已获教育部批准。制造业专业和旅游业专业在全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旅游管理专业被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示范点”。近三年来,近1000名学生在国际国内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奖项231项,省级奖项361项。毕业生“双证书”率达到95%以上,各项素质和能力优良率达到90%以上(根据麦可思评估数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绵阳职业教育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音乐专业

    搭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教育平台

    学校先后在涪城区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建设了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学院;实验实训室(基地)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九州等重点军民融合机构和企业联合建设,与中国物理研究院电子研究所合作形成的“生活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使中试车间产量提高50%。经过培训的学生多次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并获奖,一批学生提前获得技师等高级技术职称能资格,创造了“厂长”的成功范例;与绵阳京东方、四川吉利、斯坦利百德公司、汉能集团等企业开展订单人才培训,建立“数控加工车间”、“电子产品生产车间”等生产培训一体化的“校厂”。其中,与绵阳丽岛装饰共建的“创意设计工作室”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不辍学的情况下提高专业能力,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奖,创造了“校-厂”培养模式的成功范例;与360企业集团合作共建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开展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成果丰硕。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措施  培养各类人才

内江宏昌职业学校是公办还是私办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武侯区

四川省绵阳市职业学院

    学校努力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学校承担的绵阳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自2013年首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班”开班以来,共培养和表彰了75名“拔尖创新人才”。三年内,他们接受了1000-1200学时的创新思维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和创新技能课程的培训,在全国3D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大赛等各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等多项优秀成绩,参与导师项目的研究,并被推荐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州等单位就业或毕业后选择进入本科院校深造。

    与企业、院校合作,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学校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鄂盛集团合作,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制造、自动化等领域的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进行试点培养,建立了完整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1+3”人才培养模式。2022年首批毕业生93人,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优秀,受到多家知名企业青睐,其中11人考入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与政府、军队科研机构、企业共同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2015年,与游仙区政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五研究所、中国(绵阳)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富乐绵阳·大学生创新创业园”。2022年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区。科技园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开放的创新创业支持和综合服务,有效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潜力。目前,园区孵化的创新创业项目62个,创业企业93家(其中科技型企业75家),总报名资本超过1.6亿元,年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

    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构建国际化人文教育模式

    学校努力推进国际化办学,与国外高校共同培养人才。近年来,学校通过引进优质专业课程、共建专业、学生出国留学、“从专科到本科生”的研究,与韩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其中,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联合举办的建筑工程技术专科教育项目进展顺利;与马来西亚独立国际大学开展了多批次师生互访交流;2022年,共接待了19名来自老挝、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

    未来,学校将按照《职业教育二十条》的要求和部署,积极对接国家科技城建设战略和军民融合,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一流职业大学”的目标,坚持以道德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走工教结合、开放办学之路,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打造科技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陈丽媛,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评价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