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出台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试点实施方案_产教融合实施办法
2022-07-24 06:45:01文/中新网10月10日电(记者高亮)日前,经国*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全国工教融合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城市试点建设,产教结合的产业和企业遍布全国。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和高质量经济发展相互联系、协调促进的战略举措。《实施方案》将深化工教融合改革作为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任务,以制度创新为目标,以平台建设为出发点,推动建立以城市为节点的改革推进机制,以产业为支点,以企业为重点,促进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在教育和产业体系中的集聚和整合,优势互补,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21艺术类招生计划
根据《实施方案》,经过近五年的努力,中国将试点约50个产教融合城市,在试点城市和试点省份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教融合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和培育1万多家产教融合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制度和综合激励政策体系。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百科
南充2022年卫校就业前景怎么样呢
“城市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是落实改革政策的主要节点。”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开展深化工教融合改革试点,将各项改革任务压缩并下放到各地级市。目标是解决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工教融合城市就是建设工教融合改革的“基础板块”。就试点项目的数量而言,“堆盆景”并不合适,它必须有一定的数量,占据一定的比例,体现一定的代表性。”
据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约有100个,中等、高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生超过10万人。全国500多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绝大多数也位于地级以上城市。产教结合型城市建设覆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中央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外,各省、自治区重点建设1-2个改革标杆城市。原则上,每个试点城市及其省份应选择至少3-5个产业进行试点,推动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更好地融入产教融合改革,并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精准的支持。同时,力争在每个试点城市建设和培育约100家产教结合型企业(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分),带动其他地区建设和培育5000多家企业。
试点城市、行业和企业将努力完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降低校企合作的制度交易成本,创新工教融合主要平台载体建设,探索工教融合深度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突破体制障碍、领域界限、政策障碍,努力打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新的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工教融合园区。完善以企业为重要领导、高校为重要支撑、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产教结合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