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创新创业,职业教育扶贫精准_创新创业帮扶
2022-07-24 02:53:19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打赢反贫困斗争。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教育促扶贫,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这不仅为深入实施定向扶贫提供了重要途径,而且可以更好地树立道德、育人。
连接扶贫,促进思维与创新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第一位的教育。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更大程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创新创业教育以扶贫为重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和民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教育部已连续三年举办“青年红梦筑梦之旅”活动旨在鼓励青年学生扎根中国,了解国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农村振兴战略,帮助精准扶贫、消除贫困,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踏上新的征程。
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地区,许多学生来自贫困地区。他们毕业后回国创业,不仅可以缓解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难,还可以为农村贫困家庭带来收入增长渠道,提供创业就业平台,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振兴。创新创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有利于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格教育水平。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国家扶贫战略相关政策的宣传,鼓励优秀创业毕业生回国创业,支持西部创业。
精准扶贫,提升创业创新能力
为了帮助穷人,我们必须首先培养智慧和雄心壮志。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希望通过创业改变自己的命运。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在“精准扶贫”的号召下,加强教师的思想认识,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以扶贫为重点,加强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在具体实践中,要继续加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出台贫困生创业扶持政策,如设立共同创业基金、为在校贫困生提供小额短期无息贷款等,帮助创业学生克服创业初期资金周转困难;为全校学生开放创业孵化空间申请,为创业困难学生提供免费工作站和仓库,提供创业补贴,安排优秀创业导师手工传授创业技能;牵线搭桥,促进创业学生与当地行业联系等。
合江中学2021年收分线
通过扶贫解决项目实施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最难的问题是项目实施。高职院校可以鼓励学生从微创业开始。以扶贫为重点,对接贫困县,建立师生团队,引进企业、项目、产品,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创业,激发师生热情“大众创业创新”引擎。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贫困地区农民种植的农产品大多是初级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普遍缺乏价格优势。与深加工或包装精美的农产品相比,它们显然处于劣势。鼓励学生通过市场调研设计相应的大众创业创新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工艺品、旅游产品。“互联网+”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战略之一。以我校农业特色电子商务工作室为例,仅用一年时间,就拓展了富平柿子、洛川苹果、山东桃子、四川耙柑、兰溪萝卜等十多种来自西部和革命老区的特色农产品。,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农产品销售300多万元。我校学生创业项目连宁乡茶业有限公司利用新媒体推动农业帮扶活动直播,帮助315户家庭扶贫,今年一季度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随着扶贫主体实力的增强,扶贫主体趋于多元化,智能扶贫方法的实施也变得顺利。我校2022届毕业生创业率达到14.68%,2022届毕业生创业率达到14.09%。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是中专还是大专
四川有哪些卫校
(作者: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徐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