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_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
2022-07-24 01:54:37文/近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跟时代潮流和时事潮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文化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学校文化教育理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想引导的高度、文化教育的深度、社会服务的准确性,实现思想政治课向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完成学校“大思想政治”格局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需要深入、求实、求精、求精、封闭。”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振鲁说,表示,学校党委也将以这次师生联合举办的思想政治课为契机,把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和抗击疫情的故事作为新鲜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努力传播正能量,让全体师生感受到防疫背后的制度力量,不断完善,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课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
新教材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
四川省邻水县柑子中学
《防疫斗争》是一本直接、深刻、生动的思想政治课“教科书”。10月16日,学校邀请苏州市医务人员协助湖北省进行专题讲座,讲述了抗击“疫情”斗争第一线的亲身经历和感人故事,给学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
讲座中,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副主任医师钱讲述了防疫一线的故事。“这次讲座不仅是一次规范疫情防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也是一次制度信心教育课,也是一次民族感情教育课。”一位老师说,在座的师生被帮助湖北传承厚爱的医务人员的防疫精神深深打动,表现出责任感,勇敢地抗击疫情。
乐山市计算机学校在哪里
在长达半年多的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和感人的故事。对此,学校在宣传防疫政策和模范人物的同时,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注重挖掘周围的防疫模范人物,用活教材《流行病》,从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国家与世界三个维度,引导青年学生培养民族情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信心。
四川核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不是公办
九6月14日,学校举行了“听党话、感受党情、跟党走”宣传和省级巡查活动。五位宣传员讲述了他们在“三农”一线工作的经历,展示了当代青年在农村振兴舞台上的作用。学校通过学校一级班、青马工程、信仰公开班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年人学习、信仰、运用,坚定信念和信心,培养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此外,学校还广泛建立了“青年学习社”。通过党团规则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团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促进青年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三台文武学校招生简章
专题活动深化文化教育理念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立德育人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文化教育,探索形成了“四梁八柱一平台”的特色文化理念,凝聚了中专院校的专业文化,整合校内外文化教育平台和教育资源,整合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办学传统和专业发展的校园文化,打造具有强大苏农文化特色的“苏农名片”。
二千零一十九5月,学校首届“农业文化节”拉开帷幕,9月,学校举办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学术论坛。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了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江南农业文化的优秀成果,传递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农村振兴研究院,引导学生践行“勤奋、尊重、创新”的苏农精神,其文化品位和精神核心是“学、爱、尊农”。5月22日,学校举办了以“苏农3:30”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将苏农文化、农业文化、专业文化的特点和青年的创新活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展示了青年学生的昂扬进取精神和实践责任感。
十在新年迎新当月,各大专院校为新生举行了不同的、具有深刻专业特色的“开学典礼”,并通过开学典礼、军训、校史校情教育、规章制度教育、,专业文化教育等入学教育课程,以及“一校一品一特”特色活动、校庆文化活动等。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多重联动优化
学校坚持德育第一,线上线下同向同频,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学生的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环节。学校还依托网络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疫情防控、青年学习、苏农好青年以及即将推出的新的“四史”学习栏目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疫情期间,学校为返校学生推出线下“宿舍春耕计划”,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实践进一步夯实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价值、精神和内涵。
六6月16日,学校党委书记李振鲁以“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使命”为主题,给青年学生上思想政治课。在课堂上,他结合青年学生个人成长经历和疫情防控情况,分析了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征途中的使命和责任,鼓励青年学生把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小目标放在国家富强振兴的大格局中。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帮助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帮助打赢扶贫攻坚战和农村振兴,帮助建设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大力开展家庭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本土化、规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七本月上旬,学校会同江苏省委驻灌南、塘沟镇帮扶组,组织当地学生加入“苏农爱温暖童心携手塘沟镇文化扶贫实践”社会实践团队,参与“在家”文化扶贫项目,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科技、智力、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打赢反贫困斗争,实现农村振兴。
(数据和信息来源: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