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十大教育热点展望(2020年教育热点问题及其分析)
2022-07-23 18:17:25文/2022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年,也是新征程即将开启的一年。同时,由于2022冠状病毒疾病的影响,教育体系正在快速调整。那么,今年的教育热点是什么?教育应该如何应对?
“年度十大教育热点”是长江教育学院每年年初对教育发展和改革形势的前瞻性分析。自2016年首次推出以来,它已经连续四年预测了教育热点。2022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年,也是新征程即将开启的一年。同时,由于2022冠状病毒疾病的影响,教育体系正在快速调整。长江教育学院紧跟时代脉搏,梳理出2022年十大教育热点。
无暂停暂停(教学)
成都医学院康复治疗学怎么样
“不停课”、“不停课、不停课”是指在当前2022冠状病毒疾病防控导致学校延迟开学期间,教育部门、全国中小编和高校积极应对,通过开展在线课程和指导、开放免费学习资源等方式,确保学生在家学习,为疫情后开学做准备。
教育部最近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积极部署“不停课”工作。首先,现有的学习资源已经整体开放。中小编开通全国中小编网络云平台和电视专题频道,免费提供教材电子版。部分省份已向全国免费开放网络学习平台;所有优质的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均免费向高校开放,并与教师的在线指导相结合,确保课程学习。其次,除网络课程学习外,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泛化学习,加强防疫、公共安全、心理健康等知识的学习,加强体育锻炼,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此外,我们将大力保障学生的在线学习条件,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需求。
“停课不停学”是中国教育系统中一种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因此,教育系统反映和讨论了许多重要问题,例如在线教育、自主学习和信息时代的教育公平。这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大规模在线教育社会实践
疫情期间的大规模网络教育,是对中国近年来发展网络教育和教育信息化成果的深刻考验。
成都市建筑中等专业学校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高。自2012年引进国外“大型在线开放课程”(MOOC)后,引发了网络教育建设的***。2022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建议》,要求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构建配套政策体系,形成多元化管理服务格局。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这种流行病下的大规模网络教育并不是传统的网络教育。所有课程的长期在线教学、教师对在线教学的准备不足以及学生家庭网络的不平等条件给在线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这种大规模的网络教育不仅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教育方法问题,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讨论。
这一实践检验了我国网络教育的建设成就和暴露出的问题,必将指导疫情后的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建设,促进我国教育的现代化。
公共健康和安全教育
公共健康与安全教育是在各类学校和全社会普及公共健康预防和应对知识。中小编是公共健康和安全教育的重点。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激励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预防公共卫生问题。
2022冠状病毒疾病暴露了中国的公共卫生隐患,警告需要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2007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编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对包括公共卫生事件在内的各类公共安全事件的教育提出了分年级的建议,要求学校将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疫情爆发后,全国人大常委会迅速通过了《关于全面取缔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铲除乱吃野生动物恶习,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近年来,世界各地公共健康与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容易引发全球性问题。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加强公共健康和安全教育,树立良好的生态观念,形成和谐的生态系统,发展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维护公共健康和安全,保护人类社会的健康和安全。
教育系统应急管理
教育系统应急管理是教育系统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开展的一系列预防性工作和应对措施,包括制定应急管理规划、建设应急管理体系、预防突发公共事件、增强应对能力。
教育应急管理体系是整个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一部分。2003年抗击非典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国*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始在各部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5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国*院发布了《全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学校等基层单位加强应急能力和机制建设。2007年,中国颁布了《应急法》,2010年教育部根据该法成立了教育部应急管理咨询专家组。2022年,国*院专门成立了应急管理部门,教育部和应急管理司等部门共同管理许多教育问题。根据刚刚发布的《关于深化新时期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建议》,国*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包括应急管理部门的有关负责人。
教育系统应急管理是关系到我国师生生命安全和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重大事件。疫情发生后,应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的应急管理。
以质取胜,教育扶贫
打赢优质教育扶贫攻坚战,就是要大力实施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工程,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在各个阶段都能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消除贫困,通过学生资助、教师安全、校园建设等措施促进共同繁荣。
消除贫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大规模减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打赢反贫困斗争,教育扶贫是打赢反贫困斗争的重要举措。2015年,中共中央、国*院《关于打赢反贫困斗争的决定》提出“重点开展反贫困教育”。国民教育“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推进教育精准扶贫。2022年,教育部、国*院扶贫办发布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实施方案(2022-2022年)》,重点关注深度扶贫的难点。2022年《203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指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教育现代化面临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其中推进教育精准脱贫是完成任务的重要途径。
2022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冲刺年。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必将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的现代教育体系
构建面向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就是要坚持全民终身学习理念,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连接各级各类学校的“立交桥”。
四川省商贸学校简介
传承鲁班精神弘扬工匠精神
自贡市旅游职业高中
终身学习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公民的一项权利。20世纪70年代,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概念在国际上兴起。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开始发展终身教育。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终身教育,1995年《教育法》规定,国家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此,国*院于1999年批准并向教育部转发了《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步伐加快。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将“建设系统的终身教育”作为战略目标。《国民教育“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形成更适合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2022年,“203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提出“构建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的现代教育体系”。
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必将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
大力推进考核制度改革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2020招生简章
大力推进评价体系改革,就是要克服“五德”顽疾,以评价促发展,为人才成长提供健康环境。
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保障。《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将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作为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考试和招生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考试招生制度作为深化教育领域全面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国*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建议》,启动了改革试点。同时,党中央、国*院先后出台了多项人才评价改革建议,要求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强***师评价必须“坚持道德、育人”,把教学和教育作为评价的核心内容。2022年初,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启动了“夯实基础计划”,进一步落实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新一轮高考改革全面推进,打破“五德”的各项行动也陆续展开。建立和完善科学多样的评价体系,必将促进我国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四川商务职业技术学校宿舍
提高中小编教师的待遇
提高中小编教师待遇的基础是明确中小编教师的特别地位,依法保障中小编教师的薪酬水平,优化薪酬体系,完善教师医疗、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政策,完善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制度,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任教,使教师成为受人尊敬的理想职业。
提高教师待遇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1993年,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得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并对中小编教师的津贴和养老金作了专门规定。2010年教育计划纲要呼吁继续“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以吸引优秀人才来教学。2012年,《国*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指出,“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待遇”。2015年,国*院办公厅《农村教师扶持规划(2015-2022)》明确要求提高农村教师的生活待遇。2022年,《中共中央、国*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重申,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特别强调“完善中小编教师待遇保障机制”。
提高中小编教师待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建立配套待遇制度,吸引高素质人才任教,鼓励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化和创新。
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坚决把教育发展放在首位,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法律政策,把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首位,把保障教育放在财政投入的首位,把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放在公共资源配置的首位。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1992年,中国共*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正式提出“教育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确保教育优先发展。1995年,《国家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写入教育法。自提出以来,我国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特别是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资金投入机制。2012年,中国首次实现了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203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强调“优先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教育现代化投资支持体系。
扩大教育投资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关键。要不断完善确保财政教育投资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优化教育资金结构,确保教育资金稳定增长。
组织“十四五”教育规划
《国民教育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是“十四个五年”期间中国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是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开始了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到目前为止,“十三五”规划即将完成。“八五”以来,教育一直是单独规划的,被称为“国民教育八五规划”。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型,“十一五”期间的教育发展规划被称为“十一五国民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此后每隔五年以这种形式命名。2022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并高度肯定了规划的意义。
2022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确保“十三五”顺利完成的同时,要对“十三五”期间的教育成果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规划下一阶段教育发展蓝图。
(作者:周宏宇,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邢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长江教育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