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培植成长沃土,打造德才兼备新模式
2022-07-23 12:42:50文/一所学校崛起和持久繁荣的“秘诀”在于认真践行其初衷和使命,不断提炼其特色和水平。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不懈奋斗,充分印证了这一发展逻辑。特别是2022年后,学校以优异的办学业绩和人才培养质量,步入职业发展加速之路,被评为“国家优质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规划建设单位”
一直以来,学校党委充分发挥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把党的建设贯彻到学校办学和执政的全过程,创新实施“党建引领四个环节、四个驱动”和“三个诚信教育”的特色模式,知识传递与价值引导相辅相成,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护航保驾,引导学生的成功成长和成才。
以“伟大思想”为旗帜
建立基础
对你的心有信心,脚下有力量。
高举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将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立身之本,深化“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统筹,全方位扛起“引路人”和“护航人”的责任。
学校党委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不断增强党委“四个突出”、党总支“五个到位”、党支部“七个有力”,推动高校两级党组织增强“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少先队员”党建品牌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党员导师制和教师支部书记“双领导”制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四通”协作
搭建平台
“四通”合作教育突破区域壁垒,协调资源。通过“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家庭、学院与学院”四个联动的协同教育机制,学校与社会各种资源可以产生协同效应。
学校和社会共同育人。社会资源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基础。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增长人才,提高综合素质。通过与周边社区共建7所社区学院,加强社会实践、党建、文化建设与交流、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围绕“社区对接社区”,组织100个班对接100个社区,实施“双百融合成长计划”,培育了“小马教育”、“小强家电维修俱乐部”、“物联网明星俱乐部”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
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周边乡村旅游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为振兴农村服务。主动负责甘肃陇南、贵州安顺、山东菏泽的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培训项目,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和“精准扶贫”战略服务。学校和社区共同育人,凝聚了实践教育的强大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校企联合教育。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准确对接山东、青岛产业地图,实施“1+1+n”工程,完善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先进要素融入教育教学,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行业需求侧的全方位融合和跨境融合,促进专业群体的创新发展。
学校积极适应青岛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和十五大攻势的需要,进一步深化与海尔、海信、尚堂科技等企业的深层次、广泛、优质合作,通过共建产教融合学院,以及“订单班”、“职称班”、现代学徒制等方式,促进校企合作教育。率先成立青岛市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示范小组。学校与企业共同打造七大群体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职业教育联盟,为企业和社会的创新发展积累了澎湃的动力。
家庭-学校联合教育。为了更准确地帮助每个学生,学校每年都会进行冬季和夏季学期的访问。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QQ群、微信群等,推动“家校联动机制”的建立,密切学校与家庭在学生培养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利用“迎新日”、“毕业季”等机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讨论,让家长充分了解子女专业、学院、学校的相关情况,定期开展家长问卷调查活动,加强家庭与学校的交流与对话,形成家庭与学校的合力。
四川卫校是什么学校
学院和学院共同育人。学校坚持以德育人、以文育人、以美育人,创新“两院”联合办学模式。以“建有温度的学院,育有亲情、乡情的人”为宗旨,将七所二级学院建成七所书院,不断推进通识教育的制度化、个性化和长效化,实现高校专业教育与院校通识教育的统筹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川档案学校老师待遇
依托书院独特的文化识别体系,打造书院独特的品牌文化。在学院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坚持学院特色管理教育,不断丰富导师教育、学院同伴教育、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体系的内涵。深化学院管理机构改革,打造高职院校学院管理品牌。
全方位、立体化的“四通”协同教育模式、“多力量融合”的工作机制、“一体化”产生了资源的叠加效应,呈现出的蓬勃生机和无限潜力令人惊叹。
护理管理是做什么的?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的专科怎么样
以“4WD”贯穿件为支柱
泸州中等卫生学校官网
强大的网格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优化和改进工作方法和途径,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课程,但不能只是一门课程。它需要更多的“思想政治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想政治”格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文化教育和实践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进一步扩大。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着力构建具有青年职业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实施职业教育。学校深化“思想政治课程+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将各专业和教师的教育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围绕专业定位和规划维度,修订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制定高质量的专业群体发展标准和评价体系。率先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扎实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深化教育培训一体化,课堂与竞赛一体化,建立健全技能竞赛制度,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
进一步推进“三教”改革,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质课和专业课三位一体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程”,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支持“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预警预防体系。
实施文化教育。学校挖掘“德、学、育、用”校风和“乐学、善思、知行合一”校风的丰富内涵,打造“德、育四维一体”的省级校园文化品牌,构建和完善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共同理想的精神文化体系,凝聚和形成学校形象识别体系。依托学校精神,传递学校发展的声音,讲述好学校发展的故事,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学校大力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实施“大学生文明修养工程”,培养学生个人品德,弘扬家庭美德,培育社会公德,强化职业道德。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红色运动”和青年职业教育月“党建教育月”等“十大主题活动教育月”为契机,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主题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热爱国家、家庭、学校、事业的师生的思想感情。
创新推进网络教育,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打造“智慧党建”、“文明上网”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推进学校媒体建设一体化,形成一批集思想、知识、兴趣、服务于一体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实施实践教育。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以“社区1+1”工程为抓手,建立健全学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劳动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全程记录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提高实践教育的实效性。
丰富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供给,完善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竞赛制度,组织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培训项目,竞赛项目和创业实践活动,形成科技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和孵化体系。构建以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为核心的实训课程体系,继续推进“多师培训”、“项目教学”、“课程+”主题教学等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扎实开展实训教育。
回顾过去,学校党委始终把学校的发展放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积极适应新形势,谋划新发展,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深化“党建领导、四个环节、四个驱动”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三全教育”新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果。
绵阳烹饪培训学校
四川医护大专
今后,学校将继续牢记其初衷和使命。学校将以更高的地位、更广阔的视野、更强的责任感,为党和国家育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