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为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的“精神土壤”

2022-07-23 11:43:23文/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历史馆位于学院南校区唤醒钟楼西侧,展厅面积为一千零七十九M2,全面展示学院的发展脉络、办学特色和教育成果。每年,新生入学后都会来这里上一堂校史校情课,在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和场景中感受学院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辉煌的发展历史。

崇州市技工学校地址

文化是教育的根本。

注重挖掘种植文化遗产

面对“对农林有兴趣的人很多,但没都有哪些能培养他们的学校”的社会形势,俞先生和辛亥革命爱国将领杨将军于1934年创办了国立西北农林学院附属高等职业学院,它的前身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创了我国西北地区农业职业教育的先河。

悠久的办学历史承载着深厚的校园文化。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探索和提炼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历史博物馆、四个文化区、九个文化圈、十二个分支亚文化体系,为师生共同成长创造了文化乐园和精神家园;文化墙、景观石、亭台楼阁、文化灯柱等,构筑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格局;校园浮雕墙、1934光电雕塑、淮园、枫林等景观建筑已成为师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园文化地标。

此外,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道路和建筑以祖国的山川、历史和风景命名,充分体现了农林水的专业特色。按照东西为路、南北为路的基本原则,学院命名了26条道路和14栋重点建筑,使校园道路和建筑成为传承学院历史文化、突出学院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2022年10月以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全院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校风总结摘要提炼活动,最终确定了新校训、校风、校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成为师生修身立业、成才的文化价值指南。“明德强能言善行”的校训凝聚着学院的办学方向和学术思想,蕴含着学院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诚实、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体现了学院的历史传承精神,体现了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优良品质和良好风尚;“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书院精神,既是历代杨人积累的精神财富,也是书院独特的文化象征。

“学院虽几经分拆合并,几经更名,但办学初衷“以国为本,以民为情”,“三农为本”的坚定信念始终没有改变。86年来,杨一代又一代人承袭了这一传统他们的先辈们开拓创新,奋发图强,不仅为学院的发展创造了新的辉煌,也为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杨的智慧和力量。”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宁表示,今天的办学成就离不开文化遗产的渗透和滋养,就像沃土可以孕育参天大树一样,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学院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成都公办汽修学校在哪里

丰富内容提高办学质量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不会忘记开幕式上的特别人物:赵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身材瘦削,鬓角灰白,衣着朴素,坐在舞台上,用善良而关切的目光凝视着他们。

“我们坚持豆村农场60年,培育了6个小麦品种,现在我们仍有初衷,努力走在小麦育种的第一线。”赵老师的育种报国故事,在“拔节孕穗期”的杨同学心中播下了爱国报国的种子。

热爱祖国,在新的时代是中国青年的基础。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重点开展一系列国防教育活动,举办爱国歌曲传播活动,深入红色革命圣地实践学习,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三个先进”,举办爱国斗争先进事迹报告会,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观看爱国主义主题电影,深入、持久、生动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教育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教育的实效性,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还将文化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培养“学、体、正”的教师文化。开展“讲报告”、教师“学政治理论”、教师“做学生模范”、师德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构建“讲、学、做、评”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体系,使教师成为校园文化的领导者和传承者;结合专业建设与发展,培育充满“工匠精神”的专业文化。根据专业特点,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要素,通过设立院士工作室和聘请行业技能大师,积极搭建“工匠精神”培养平台;结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培养富有“趣味魅力”的课堂文化。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课信息化建设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探索思想政治课“三环联动”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获得感;结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亲情国情”的实践文化。将文化教育要素融入到专业培训、课外活动、岗位实践、社会实践、技能竞赛、志愿服务等活动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爱国主义和学校荣誉的理解。

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50多个奖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数量和排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创新载体凸显教育特色

每天晚上和周末,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中央文化广场都成为学生身心放松的乐园。街舞表演、书画展览、歌舞比赛、吉他弹唱、民间艺术表演……各种活动丰富多彩,现场充满欢笑。

内江铁路机械学校收费标准

为了进一步创新文化载体,激发校园文化活力,2013年底,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书画、文学、音乐、舞蹈、民间艺术、摄影艺术教育中心、新闻宣传、职业礼仪教育等8个艺术教育中心,并聘请学院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中心主任,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的相关比赛,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

成都理工大学有服装设计吗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和特色的体现。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规范化、制度化地开展了八项品牌教育工程,构建了全方位的文化教育体系。实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工程,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和三个认同;实施“十大节日”主题教育工程,评选中国十大优秀传统节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国学晨读”教育工程,用中国优秀古典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实施“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化”教育工程,培养学生知农、学农、爱农情感,突出农业院校的教育特色;实施“学生社团建设”工程,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团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十大民族精神”教育工程,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实施“十大励志人物”励志教育工程,激励、激励、教育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实施“双百励志”教育工程,重点培养学生红色基因。

同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定期举办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和著名学者的学术报告,制定《校园文明公约》,使厚重的校园文化深入人心,以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培养学生的人格。

文化教育是大学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说, “学院将围绕道德建设和育人的根本任务,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形象文化建设为载体,以行为文化建设为出发点,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全面的文化教育格局以宪法文化建设为保障。“(裴弘博陆敏)

四川省攀枝花卫生学校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