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双高”建设,注重质量(双高建设核心)
2022-07-23 10:16:34文/四川省有汽车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学院名师
高校职业技能竞赛节暨创新创业成果展
质量线是生命线。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断与完善是我国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制度创新,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内容。做好“诊断与改革”的关键在于高职院校管理者积极寻求变革、转变观念的勇气和勇气。2022年6月以来,江西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入选全省第二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完善试点院校为契机,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为标准,重点发展和完善,努力开辟“最后一公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朝着建设国家一流、省级前列、江西省亳州市工匠培训示范职业学院的目标阔步前进。
构建“三级结构”,构建“三个完整”体系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费
宜宾卫校2021年招生报名时间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永恒的主题,也是开展“诊断与改革”工作的最终目标。江西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西省第二批试点高校,正在建设和完善网络化、全覆盖、预警功能强、激励作用强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并以“诊断与改革”评审为契机,大力推进质量提升,全面提高质量意识,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诊断与改革”工作实施以来,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为依托,着力激发全体教师的内生动力,建立了全院人才培养信息共享平台,引导全院师生认识到素质的重要性,增强人人是质量创造者的主体意识,自觉贯彻质量建设标准,为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四川射洪旅游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院党委负责人表示,围绕完善“诊断与改革”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建立起完善的“诊断与改革”体系,实现质量提升。“诊断与改革”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创新性强。它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有效推进“诊断与改革”工作,学院成立了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首的“诊断与改革”工作委员会,成立了质量管理办公室,成立了7个专门的“诊断与改革”工作小组,形成了在党委领导下的良好工作格局,总统的指挥,“诊断与改革”工作委员会的全面协调和质量管理办公室的全面推进。已设立七个特别工作组负责具体执行工作。二级部门是质量生成的核心,行政部门是质量改进的组织结构保障。创建了“院系专业”和“课程-教师-学生”三级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诊断与改革”体系,确保质量提升的螺旋循环和可持续性。
近年来,在质量保证体系的带动下,学院的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都有了显著提高,学院的整体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先后被批准为国家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级优质专科学校和高职院校,江西省第二批大众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世界技能大赛糖艺/西点制作项目中国培训基地、江西省“米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基地、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
推动“四驾马车”实现“四维”转型
诊断和改进工作应最终实现自我定位和诊断的规范化,从而激发学习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形成持续改进和同步改进的良好循环。这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全面而深刻的挑战。学院院长表示,要落实好“诊断与改革”工作,必须全面把握和系统思考,以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立足学院实际,做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努力实现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从“外部问责”到“自我诊断”、从“定性”到“定量”、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
开展各类培训,更新“诊断与改革”理念。“无路可走”和“不知如何是好”是许多刚刚开始面对“诊断与改革”工作的学院教职员工的第一感觉。学院分为级别和类别,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前期开展了20多场培训会,建立了学习、交流、宣传、汇报的专题网站,层层传递“诊断与改革”理念,营造了全院人人懂“诊断与改革”、人人谈质量的良好氛围。
明确目标和标准,打造“诊断与改革”和“两条链条”。学院以“十三五”职业发展规划和11个专项规划为规划,层层分解目标规划,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形成学院、专业、课程、师生上下衔接、左右呼应的目标体系,并制定一个标准体系来支持目标的实现。学院各职能部门编制了质量管理手册,包括岗位职责表、岗位说明书、日常工作清单、工作流程图、管理制度、实施方法等建设标准;组织31个专业、140门课程制定建设计划,413名教职工、4056名学生制定个人发展手册。
建立“诊断和改革”平台,消除信息孤岛。学院大力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努力打通所有信息孤岛。建设了办公自动化、人事、教务、学生工作等20个高层次校园基础支撑平台和科学实用的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为“诊断与改革”工作提供信息安全基石。引入内部质量保证监控系统、大数据分析与决策预警系统、智能学校等“诊断与改革”信息平台,在线运营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系统,以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平台为支撑,实现了从“手动”到“智能”的转变。
实施“8形”螺旋,由创新引擎驱动。通过“目标-标准-计划-组织-实施(监测-预警-改进-计划)-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的“诊断与改革”过程,依托内部质量保证监测系统、大数据分析与决策预警系统、智慧校园业务系统,按照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垂直系统的组织职责,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五个层次上实施13个“8形”质量提升螺旋运行系统,明确各部门管控事项,完善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相适应的考核激励体系,建立诊断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创新引擎驱动,形成“诊断改革”长效机制。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熊科教授表示,通过学习运用“8形”质量螺旋,了解了一套迭代优化的专业建设教学工作模式,使专业建设多元化;借助“诊断与改革”信息平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教、学、评、还、改,实时了解学生学习和专业教学的操作,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责任主体。
仁寿县华达综合高中官网
坚持“五位一体”取得显著成效
以质量求发展,以教育为宗旨,以教学为突破口,以教师为力量,以就业为导向。三年来,在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从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五个层面开展“诊断与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质量管理开辟了新的前景。一是“两链”更加完整规范,为质量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形成了层层实施、层层衔接的目标链和内容完整、结构规范的标准链。二是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了“五个视域、五个垂直、一个平台”的网络化质量保证体系,初步建立了“岗位有目标、落实有标准、管理有措施、过程有检查、条件有保证、结果有考核、问题有改进、质量有保证”的“八有”工作机制。三是完成了“诊断与改革”信息平台建设,搭建了智能校园管理平台,夯实了基础,初步实现了质量管理和数据分析的信息化,满足了教学和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课程
卫校助产专业主要学什么
专业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近三年来,学院专业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丰硕成果。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工业产业为重点,重点建设粮油食品、酒店管理、智能制造、物联网应用、物流营销、现代建筑六大专业群,包括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四个骨干专业和江西省“双高计划”的三个特色优势专业。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省级精品课程和网上开放课程27门。在优质学校建设中,学院完成7项重大工程145项重点任务,取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24项,省级标志性成果109项。
教师队伍建设充满了新的活力。在“诊断与改革”体制的推动下,学院教师队伍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骨干教师为核心、“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熟练技工参与、合理梯度、优化结构的队伍,教学团队的合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涌现了一批国家级、省级著名教师和优秀教学团队。10名教师入选江西省高职教育教学专家库,组织多名骨干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培训。近三年来,教师在校外竞赛中获得19项国家级奖项和92项省级奖项。
成都中考怎么报名
人才培养质量再创佳绩。在学院推进的“现代学徒制”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2015年至2022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41项,省级一等奖59项,省级二等奖101项。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院多次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该学院现在提供55个专业。近三年来,统一招生分数线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新生入学率达到94%以上,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三名,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1000人。2022年,作为江西省首批招收留学生的高职院校,共招收了14名留学生。
创建质量文化新格局。从质量保证到质量意识,既是质量改进的关键环节,也是“诊断与改革”的更高形式。学院始终致力于将质量意识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质量保证的“双引擎”初步形成,质量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了具有食品特色的质量文化。“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注重质量、确保质量已成为一种习惯。
用心培养工匠人才。未来,学院将继续以“诊断与改革”引领管理改革,大力推进内涵发展,不懈推进质量提升,继续努力成为江西高职教育的标兵,继续努力为新时期江西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王、熊斌、曾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