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全面修订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_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
2022-07-23 08:01:22文/“智能机电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和“测量、测试与应用技术”……在教育部近日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2)》(以下简称《目录》)中,记者看到,在《高职教育专业目录》中,只有设备制造类中的自动化类增加了这四个专业。这一细节是新版目录调整和修订的缩影。
据介绍,新版《目录》根据“十四五”规划要求和2035年职业教育长远目标,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的基础上,与现代产业体系相衔接,服务于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采用专业类别、专业类别和专业三级分类,整合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和不同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设计,共19个专业类别,97个专业门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等职业专业358个,高职院校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其中,中等职业专业调整幅度为61.1%,高职院校调整幅度为56.4%,高职本科调整幅度为260%。
目录为什么要更改?怎样未来如何使用?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司长回答了有关问题。
为什么改变:对接“十四五”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
记者: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负责人:专业目录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指导文件,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的基本依据,也是职业教育支持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观察点。
以前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单独编制的。2010年修订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15年修订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2年和2022年根据试点需要设立了高等职业教育本科试点专业。原目录对指导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也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如何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优化专业设置、促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四川省红十字卫生学校官网
四川有康复专业的专科学校
首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专业目录每五年进行一次大检修,并每年进行动态更新。2022年是目录大修的时间节点。
二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迫切需要整合中职、高职院校和高职本科专业目录设计,促进各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与评价的相互联系。
第三,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迫切需要积极对接“十四五”规划,对2035年做出前瞻性布局,以系统思维推进职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因此,2022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新版目录的制定工作,有800多人深入参与,其中包括高校、行业企业的代表,仅接受调查的企业就有2000多家。
如何转变:聚焦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破解“瓶颈”关键技术
记者:与原目录相比,新目录有哪些变化和突出特点?
负责人:新版目录对专业设置进行了全面调整。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及近年新增专业相比,保留171所中等职业学校,调整225所(含新增、更名、合并、注销、归属调整、拆分,下同),调整幅度为61.1%;与《高职院校专业目录(2015)》及历年新增专业相比,保留414所高职院校,调整439所,调整幅度为56.4%;与试点专业相比,高职院校本科专业保留39个,调整208个,调整幅度为260%。
对于符合行业人才实际需求、职业成熟稳定、专业范围广、就业方向明确、名称科学合理、专业属于特别行业的专业,将保留新版《目录》。同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将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新专业进行更名,并根据业务形式或岗位要求的变化对专业进行合并,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予以撤销。
与原目录相比,新目录主要有以下特点。
四川卫校要多少分
首先,我们要强化类型教育的特色,为建设技能型社会服务。新版目录全面涵盖了国家发布的联合国行业分类和新职业中列出的所有41个行业类别。它符合工作群体的需要,考虑学科的分类,在明确行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不同层次的专业定位。
二是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人才供给质量。新版《目录》结合“十四五”新形势,聚焦制造业强国建设,解决“瓶颈”关键技术,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面向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面对生活服务向高质量、多样化的升级,系统梳理新的职业场景和新岗位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在目录指导下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此外,新版《目录》还重点推进数字升级,建设未来技术技能,优化和加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专业设置。
使用方法:做好新旧目录衔接,鼓励职业学校灵活自主设置专业
成都市卫校要多少分才能上本科
记者:新目录什么时候实施?如何做好新老目录使用中的专业连接?在实施新目录的过程中,如何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负责人:本目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在发布新版目录的同时,教育部还发布了新旧专业目录对照表,以指导专业融合。目前,学生按原目录中的专业名称培养毕业,学校应根据专业内涵的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更新。“双高计划”等已入选教育部建设项目的相关专业(群体)应结合目录和项目建设要求进行调整升级。用人单位在选择相关专业毕业生时,要做好新旧目录的衔接使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育部将动态更新目录,完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从2022起,高职院校招生专业的设置和管理按照新的《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执行。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目录和办法,结合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做好国家控制类分布专业的设置和管理工作。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按照规定设置非目录专业。高职院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并能够自主展示专业设置方向。教育部指导有条件的高职院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开设高职本科专业,避免草率行动。
此外,教育部将根据目录陆续发布相应的专业概况,并组织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标准;各地要指导高职院校根据目录和专业概况,全面修订(制定)并公布实施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各高职院校及时调整优化师资配置,根据《目录》编制或更新专业课程教材,并以《目录》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记者: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