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结合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引领土木水利专业转型升本科_打造新时代生态智慧水利工程

2022-07-23 07:59:45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22]4号)和部党组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部署,建立更加科学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体系,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动态、周期性调整,引导地方和学校灵活设置专业。根据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决定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修订(编制)。2022年8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订(编制)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函[2022]10号),正式启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修订(编制)。《目录》修订(编制)的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面对新时代不断凸显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纵向衔接、横向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专业全面升级的迫切要求。土木工程和水利专业由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众多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经过多次调查论证,形成了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

四川省内江技工学校

土木水利专业转型升级背景

(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职业教育第20条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同等重要的不同类型的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经济体制和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并不完善。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卓越性的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规模大致相同并相互融合,职业学校的定位明确,专业设置和人才供应结构不断优化。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办好新时期职业教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必要对专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

(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

成都铁路技工学校毕业后好就业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科学判断中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的产业发展方向,坚持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地建设一个制造大国、质量大国、网络大国、数字中国。建议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深化职业教育、工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目前,专业不可能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工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数字智能化水平。然而,目前该专业的数字化程度不高,不能为数字化发展服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加强土地空间规划和利用控制,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市发展等空间控制界限。改善城乡生活环境,推进城市污水管道全覆盖。实施农村建设,统筹县域村镇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农村特色。开展城市更新,推进城市生态恢复和功能提升工程,协调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和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市旧社区改造和社区建设,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和弹性城市。

完善城市治理,加强特大城市治理风险防控。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防汛抗旱能力。加快弥补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推进新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重大引水、防洪减灾等重大工程建设。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然而,目前专业中本科生专业太少,尤其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没有服务于国家未来发展的专业,如城市管网建设与维护、农业水利、市政工程、城市地下工程等,现有专业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行业发展对人才提出新要求

通常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三大主要任务,包括推进建筑业现代化、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发展建筑业劳动力。2022年全国建设工作会议对今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也有了较为系统的工作安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在2011年修订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2022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已经发布。其中,增加了建筑信息模型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应用、预制钢结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研发与推广三大产业。2022年,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智能建筑与建筑产业化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建筑产业化的指导建议》等文件。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建筑产业化的推进,智能建筑的实现,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没有建筑工业化、智能建筑等专业,两个专业的信息化程度都不能满足建筑信息化的需要,现有专业也不能满足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M在里面istry 属于 water resources2022年,《关于加快新时期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建议》出台,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新时期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二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三是加强农村振兴的战略水利保障;四是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推进水利体制机制创新;六是提高水管理现代化水平;七是大力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八是全面推进智能水利建设。2022年,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水利网络信息工作要点的通知》在“加快填补信息化能力短板”中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遥感技术、,人工智能识别技术、5g技术等,提高信息感知能力,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水利通信保障能力,加强水利数据的集成、共享、分析和应用。对于水利、江河湖泊、水土保持、防汛抗旱、小规模工程运营、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强监管”领域,水利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建议》,智慧水利总体规划,和《提高水利网水位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2)》三步规划实施路径“明确了智能水利建设的五大任务。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水利对技术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没有智能水利、智能水务等专业。两个专业的信息化程度都不能满足智能水利建设的需要而现有的水利专业已不能满足新时期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四)现有专业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高职院校专业目录为2015年发布,土木工程专业有7大类32大类,水利工程专业有4大类16大类。2010年修订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包括土木工程和水利专业25个专业。职业教育本科有五个专业。据调查,现在专业目录反映了人才培养的专业规范和工作方向,对引导高校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专业建设和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分类不完全统一,仍有许多重叠,专业划分不够明确,在中学专业衔接上,不能满足学生多项选择的需要,特别是对于本科生,没有完整的专业目录,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巩固和突出。

现有的专业目录已经发布了很长时间,不能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技术应用,也不能反映新职业的要求,也不能跟上产业发展的需要。自从自2022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的38个新职业包括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城市管理网格工人和其他与民用建筑相关的新职业。

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不够先进,尤其是预制、建筑信息模型、数字化等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课程的重要性不够,核心课程更新相对滞后,专业课程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整合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更是不足,现有专业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土木工程水利主要目录的开发工作组的工作原则

按照教育部要求,实施系统培训,重构专业设置体系;巩固类型特点,规划知识技能素质;对接产业升级,调整优化,丰富专业;在与技术发展相匹配、探索跨境融合四大原则的基础上,本课题组的工作原则如下。

(一)中学图书专业分类整体优化与一体化设计

对一批现有专业进行更新升级,提前增加和妥善规划一批新专业,淘汰一批落后专业,科学设置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形成中高中衔接、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目录体系,引领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二)满足行业的新需求并反映“五个新”

新时代水利工程

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业态,推进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根本性战略任务。它具有新的定位、新的名称、新的内涵、新的结构和新的体系。它关系到时代发展、数字经济、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和新的就业机会。

(三)适应产业发展总基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应对现代建筑业和水利发展的新变化,适应建筑业和水利发展的总基调,推动建筑业和水利转型升级。为适应我国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和中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应该满足人们对充分就业、稳定就业、高收入就业和幸福生活的期望。

成都工业职业学校分数线

(四)处理好它“五个关系”和“两个考虑”

处理好传统专业与现代专业的关系,整合设计与特色设计的关系,分段培训与系统培训的关系,教育引导设计与产业引导设计的关系,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我们不仅要考虑职业院校全日制学生的系统培养,还要考虑职业教育中终身学习的兼职学生。

三、土建水利专业目录调整过程

(一)充分利用结合“政、管、企、校”的优势,成立了研究小组

在建设部、中国教育科学院、中国建筑教育学会、北京智能预制构件研究院、北京智能预制构件研究院、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王、吴院士的指导下,浙江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由“行政、行政、企业、学校”60余名专家组成的土木工程与建筑专业大类目录修订(编制)与发展小组,按专业类别成立了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土木建筑、,建筑项目管理、建筑设备和市政工程、房地产由水利部、中国水利教育协会、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管理中心、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水利水电学校、湖北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由“行政、行政、企业、大学”50余名专家组成的水利专业目录修订(编制)与发展小组,成立了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与管理、水利水电装备四个专业工作组,水土保持和水环境按专业类别划分,各工作组设专人负责。

3.2科学设计时间表、第九届会议定稿和第四次审查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精神,根据《土木工程与建筑专业目录》修订(编制)了课题组的科学设计进度表自2022年8月以来,组织了9次线上和线下工作会议。课题组深入学习和理解了教育部发布的《高职院校专业目录修订(编制)工作方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十四五”重点工作“职业教育20项”,根据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精神、鲁总书记关于“3+3+5+2”职业教育新专业建设的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通过实地考察、电话调查、网络调查,问卷调查通过文案调查,对全国992家工业企业、300多所高职院校、3000多名毕业生及相关研究评价机构进行了调查,梳理了各专业人才结构和社会需求现状,了解企业对应岗位及岗位对标、典型工作任务等专业能力素质,了解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配置等。在此基础上,对《目录》进行了分组论证、深入讨论和质证,并多次修订成草案,形成了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民用建筑专业目录。

新时代水利工程

四、专业目录的修订和制定工作属于后果

(一)整合构建专业目录体系实现中高中教材纵向衔接

四川师范幼师学院招生

《职业教育法》第二十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这客观上要求构建一个合适的专业体系,而构建一个完整的专业目录体系是专业体系建设的基础。综合专业目录体系既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又要体现层次差异,还要实现不同层次之间的有机联系。具体做法是:首先梳理中等类别(专业类别)所涵盖的业务范围,然后区分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所承担的业务范围,最后确定中等,根据专业岗位对各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分析,需要设置的高等和现有专业。同时,明确专业所有权,如将房地产营销和管理的原有财贸类、物业管理的公共管理和服务类调整为房地产类。由此确定的所有中等职业学校、职业学院和职业本科专业在名称和内涵上都有明确的衔接关系,解决了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职业学院与本科专业的衔接问题,理清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与本专业的逻辑关系,理清职业教育学生可持续成长的渠道,满足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 整合构建专业目录体系,实现专业适应

四川省射洪市旅游学校

在专业目录的修订(编制)过程中,专业名称已得到充分证明。对于社会认可度很高的专业,名称不应尽可能多地更改,专业的内涵应有所不同,尤其是本科生专业的名称。对于具有相同专业名称的专业,这是在多次演示和评论后确定的。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充分考虑了从专科到本科生再到研究生学历的提高,真正实现了横向适应。

(三)适应行业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优化完善专业体系

一是适应行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全面实施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为了满足建筑业和水利数字化转型中土木工程和水利技术人才的需求,采用三种方式对专业进行数字化升级和转型:一是新增专业,二是对现有专业进行更名,三是提升专业内涵。二是结合建筑产业化发展趋势,增加相关新专业。首先分析了行业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匹配关系,确定了新增专业。为了满足建筑产业化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学院增设了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和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第三,联系新的职业,开设新的专业或丰富教学内容。在修订(编制)专业目录时,充分考虑了自2022年以来,发布了两个与土木工程和建筑相关的新职业。其中,装配式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一方面通过增加新专业来实现。具体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增加了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职业学院增加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另一方面,相关专业应增加装配式建筑的教学内容。通过开设建筑信息模型课程,解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人员的培训问题。第四,提升专业内涵,重构课程体系。在对各专业的市场需求、岗位和专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特别是结合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调整。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信息模型,将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融入专业,占比100%。

(四)及时跟进农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各专业的内涵进行了重新梳理,分析论证了各专业是否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如果存在不足,可以通过增加新的专业来实现。如果专业内涵发生变化,可以通过课程体系的更名或调整来实现。例如全会提出的全面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任务,是在认真分析农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所需人才的基础上,使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人才能力发展战略的要求相一致城市化建设。首先,在农村振兴战略专业服务中等的保留中等职业学校城市建设专业城乡规划专业村庄建设与管理新建本科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美丽乡村建设人才;更名中等职业学校古建筑修缮专业,保留专科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增设古建筑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为保护传统村庄和农村特色和其他人才。第二,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的专业在里面,增加城市设计数字技术学士学位,培养城市更新和城市风格塑造人才;新增建筑智能检测与修复专业,培养历史文化保护和老城区改造人才;保留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更名为智慧城市管理技术,并增加了市政工程学士学位城市地下工程城市设施智能管理专业,市政管网智能检测与维护专业,培养市政工程、新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人才;更名环卫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与修复人才。三是实施国家生态保护战略适应水利产业发展总基调专业调整主要包括增加中职水环境智能监测与保护等专业,增加高职智能水利技术、水生态恢复技术等专业,增加本科智能水利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水利工程等8个专业。

 


打造新时代生态智慧水利工程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