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谱写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_陕西省高职学校

2022-07-23 07:50:48文/

    根据国家战略和陕西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重点实施了“提质育人”的行动计划,围绕“双高计划”和新校区建设等重点任务,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突破,为学校争创卓越、引领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党的建设

    引领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思想政治“耦合教育”。学校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教育”行动,完善了以思想政治课为核心、精品课为支撑、专业课为辐射的三位一体的全课程教育体系。营造“学、学、练、创”的空间,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学、做、研、创”的有效载体。全力推进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批准448个思想政治改革项目和442个课题,有效实现了专业课程思想政治要素的“全覆盖”,涌现出全国“战争疫情课堂”课程思想政治案例一等奖,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学计划一等奖,外语课思想政治教学竞赛二等奖,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成果一等奖。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师“大练兵”活动,3名教师被评为2022年省级思想政治课“教学标兵”。建设红色文化广场和机床文化园,打造“一馆一廊一园一港一空间”的“六个一”文化教育综合实践平台。

    逐步推进标杆管理,走在前列。以被评为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校、省级标杆院系和标杆支部为契机,培育6个总支部,创建“标杆学院”和“标杆支部”,并入选2022年省级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项目。集中组织开展“一个总店、一个品牌、一本书”系列活动。所有基层组织都作出了积极回应。微观党课竞赛支部参与率达89%,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党务能力,加快了师生党支部的规范化、示范化建设,形成了“标杆争先”的良好局面。

    加强和推进党务业务一体化。学校紧紧围绕“双高中”和新校区建设两大中心工作,以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为目标,建立“年初定目标,年内督办过程,年底复试复评”的体系,确保党建和业务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考核。同时,紧密结合新时期党的建设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结合党内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修订了49项制度,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完善重大活动“一事一总结摘要、一事一反思”制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在2022冠状病毒疾病防控过程中,有效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2万多师生安全;毕业生就业率97.17%,落实“保就业”政策。扶贫任务圆满完成,学校被评为陕西省农村家庭扶贫优秀单位。学校第四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领导小组连续六年获得省级高校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成绩。中国教育电视台职业教育频道《双高百里梦》首播,在学校拍摄的电影《穿工装裤的青年》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学校的影响力和声誉不断提高。

    产教深度融合

四川成都汽修专业学校

    ***参与与协调发展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

    完善协同治理机制。学校积极探索和实践“政府、行政、企业、学校”的协同治理路径,修订学校《理事会章程》,明确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参与办学咨询、指导和监督的权利和义务,激发工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准确研究判断行业企业的利益需求,积极开展共建共享。与省教育厅、咸阳市政府各部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共同签署了《支持学院争创国家高水平学院框架协议》,与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共享集团、北京精雕、华为等知名企业共建工业学院,签署12项战略合作发展协议。

    实施产教融合的载体。基于装备制造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办学特点和优势专业,学校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拓展产教融合路径。率先组建陕西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努力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官、政、企、校”的校企协同教育战略联盟;连续三年与全国26个省586家企业举办校企合作教育战略联盟会议;依托联盟举办599场招收会,提供5万多个就业岗位;陕西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入选首批国家示范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养单位。学校是陕西省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高职院校校长培养基地;牵头成立了全国机械工业服务先进制造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联盟,并当选为联盟执行主席单位;成立机械工业(中国西部)工教一体化发展研究院;当选为全国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联盟副主席单位。

    积极为行业发展服务。依托建立各种产教融合平台,积极开展行业标准研究。学校领导研制的“卡尺磨床第一部分:精度检验”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批准发布,成为学校批准的第三个国家机械行业标准。在教育部完成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的基础上,我们将与发那科、DMG、海尔、中航工业Xi飞控、海德曼等行业龙头企业和高端企业深化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依托国家有色金属产业援助赞比亚职业教育“走出去”项目,成立陕西工业技术学院赞比亚分院董事会,尼日利亚6所院校推出12项专业标准和182项课程标准。侯博士团队研发的“折叠式显示器用柔性玻璃转换”成果在山东省济宁市进行了转化,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超薄柔性玻璃生产线,年产30万平方米0.07mm厚柔性玻璃,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要闻

    实施“三教”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继续加强专业(群体)建设。学校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产业发展需求,对接新技术、新岗位、新岗位,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增加3个专业,取消2个专业,再增加10个专业。制定《学校高水平专业群体选择与建设管理办法》,构建两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体良性发展机制,带动八个学校级专业群体建设。基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在原有国家、省、高校级校内实训基地群的基础上,启动了数字制造虚拟仿真中心和5g+智能材料成型实训基地两个高水平专业群实训基地的建设,新校区已开始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和信息技术中心,进一步优化基础教学条件。

    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积极适应高职教育扩招后学生类型多样化、发展需求多样化等新变化,坚持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战略,深入研究,分类编制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书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多种模式实施精准教学,与校企合作开展多元化培训,形成“有针对性、有重点、有选择、时间灵活、出口有保障”的“五有”特色教学模式。我们将继续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课纳入教学计划,同时,我们将重置450个工作岗位,引导学生勤工俭学2162次。创新创业教育以必修课、选修课、项目孵化、学生社团等形式广泛开展,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牌,填补了陕西职业教育的历史空白。完善“校中专教研室”三级技能竞赛管理体制,加强竞赛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以及成果的转化。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3项,省级奖项167项。

成都市护理专业学校开始招生了没有录取

成都希望职业学校招生信息网

    重点培养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学校、省、国家”三级课程资源培养体系,不断提高资源质量。学校在认定26门高校级网络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培育了9门省级职业教育网络精品课程,《仓储业务操作》被评为国家优秀网络开放课程。“纺织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获教育部验收;6本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荣获2022年省级高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四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管理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专业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首批获批。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中考招生

走进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大力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坚持“内训外引”相结合,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术团队实施办法》,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秦建立了新能源与装备研发院士工作站;引进企业技术大师2人,博士25人,高级职称人员5人;现有灵活引进行业教授4人,客座教授8人,高级学术带头人3人,兼职带头人10人,国外知名职业教育专家客座教授5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一名教师获得了国家特别津贴,一名国家模范教师,一名省级模范教师,两名省级名师,一名省级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两名中学教授。目前,学校拥有6名二级教授和12名三级教授,居陕西省高职院校首位。

    深化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建设智慧教室,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广泛动员和组织教育领域新型人才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竞赛,以竞争促教、以竞争促学、以竞争促改革、以竞争促建设。教师在全国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在陕西省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单位。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建立“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等“1+x”证书省级评估站;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混合教学和模块化分工协作教学改革。改革成果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执委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如果你相信,你可以走得更远。学校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职业学院为契机,践行“支持产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职业教育新使命,以继往开来的使命感和求胜创新的责任感,努力把学校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向着“引领改革、支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宏伟目标迈进。(邢)


成都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