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随风打造“高地”
2022-07-23 07:18:33文/3月22日,教育部发布了2022年鼓励支持职业教育改革显著成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单。2022年山东省入选第一批后,再次跻身其中。这标志着山东省共建的“职业教育高地”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省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一个好的战略家根据时间而行动。2022年1月14日,教育部与山东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自此,山东省按照“整体设计、协同推进、品质提升、卓越卓越、增值赋能”的总体要求,以不可等侯、不可缓、不可松的力度和速度,以自我加压、协同推进的方式推进“职教高地”建设,取得了“创业势头和一年成功”。
开始就是短跑
2022年初,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促进全省优质优胜、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建议》,其中列出了教育部扶持政策清单中的9项和山东省任务清单中的45项,勾画了山东职业教育发展蓝图,指明了发展路径。教育部部长陈提出,山东省“职业教育高地”建设要按照“有势、一年、两年、三年”的节奏和要求扎实推进。
任务是命令,开始是冲刺。山东省加强顶网推广力度并将“职业教育高地”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改革行动,成为科教强省、创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重要支撑。青岛、烟台、潍坊、德州等四个省级职业教育试验区相继成立,为建设“职业教育高地”进行了试点。
四川汽修学校怎么样
去年9月,部省共建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推进会在潍坊召开。省、市共建山东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省级“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揭牌,“5g+”产教科教融合高端论坛山东分论坛、齐鲁职业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启动。同时,省教育厅和五所高职院校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一系列创新举措和行动标志着山东“职业教育高地”建设步入快车道。
成都职业学校招生网
烟台市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走出高职院校和技术学院“多头管理”和“碎片化”的困境为教育部门协调和管理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融入地方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帮助转换新旧动能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省委、省政府推动实施第一批39亿元地方债券将推动16个设区城市按照多元化投资和企业经营的方式,建设大型智能实训基地。承担这项任务,一批高职院校已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高地、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心。同时,16个市、137个县(市、区)“一市(县)一案”、职业学校“一校一策”,以“倒工期、挂图战”的战时态势,启动了495个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已经实施并取得了进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和成就。
攀枝花市华森职业技术学校地址
今年,省组织部、省编辑部、省发改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资委、省税务局等各部门密切配合,围绕重点领域,系统设计制定了20个配套文件,逐一解决和开放了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难点、难点、障碍和重点。“职业教育发展如此之快,步伐如此之快,真是令人振奋和充满活力。”谈到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氛围,济南历城职业学院院长赵波激动地说。
建立“命运共同体”
在日照,由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虾青素分子模型技术成功地推动了传统水产品加工企业日照向海洋生物技术高新技术企业转型,老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临沂,山东工商学院开发的冷链物流技术成功帮助蒙阴县的水蜜桃出口到阿联酋、新加坡、泰国、俄罗斯等国家,形成了水蜜桃的储藏库水果三个月不腐烂,保鲜期延长50%,好果率接近100%的奇迹,出口创汇8000多万元。
贵阳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在潍坊,山东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与地方政府和企业一道,占地面积大1686亩智慧农牧科技示范园区,年产优质生猪2万头、肉鸭100万只、蛋鸡15万只、鲜鸡蛋3000吨、有机畜产品1万吨、优质果蔬1500吨,直接带动周边农民年收入1亿元,带动土壤改良5万亩左右,有效带动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海尔、海信、雷沃重工……在全省近1000家大中型企业中,面对2022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17万名高职生有序返岗实习,为企业复工生产注入了无限希望和活力。
……
山东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在产业链和需求链上,已朝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无缝匹配的方向发展“新领域”。去年以来,山东职业教育采取“高地”思维,逐项、逐项、逐块解决校地校企融合的痛点、难点和阻碍点。围绕“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和山东省“中国制造2025”、“农村振兴”和“九大改革举措”的战略部署,山东职业教育积极融入新旧动能转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和项目攻关,在办学方向上,创新专业布局和服务能力,与地方和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使学校更具活力和根基。据统计,在山东省加工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业、家政养老服务业、高铁、民航、信息服务业等八大快速发展产业中,70%以上的一线新员工来自高职院校。
同时,多元化办学、多元化合作、混合所有制等改革措施也逐步推动了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深水区”。“学校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从小型农场和兽药厂开始,到成立资产经营公司,再到学校和企业成立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本股份、固定资产股份、畜禽股份等方式,无形资产或技术股份,探索多种混合所有制办学方式。”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副院长李说,多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和实践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和机制,做了很多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学校和企业“有自己的美、有共同的美、有共同的美”。
去年9月,山东省发布了全国第一份规范性文件《关于推进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的指导建议》,鼓励高职院校分层次、不同形式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丰富了校地校企合作的内容。威海职业学院建立了三所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实行董事会(经理)领导下的二级学院院长负责制;潍坊市政府投入536万元,撬动社会资本3.6亿元;山东水利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合作开办混合所有制学校,标志着公办高职院校合并体制中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全省40多个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项目,带动社会投资近百亿元。据介绍,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相关内容和成果已纳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
2022年,山东省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工教融合试点建设省份,济南、青岛成为国家工教融合试点城市。9月25日,参加“1+x”证书制度试点的273所高职院校和73个培训评估机构成立了山东省“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这是山东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将“山东经验”贡献给国家“1+x”证书制度的重大举措。同时,以建立产教对话体系为重点,山东确定首批142家省级产教融合企业,支持高职院校与华为、腾讯、京东等知名大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com和西门子。工厂建在校园里,教室搬到车间,专业在产业链上,美丽的画面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浪潮中展开。
省教育厅厅长邢顺峰高兴地说:“职业教育与科教强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直接、密切、密切。”。
落实办学自主权
2022年,淄博职业学院自主聘请174名优秀企业家、工匠、技能大师和108名专业拔尖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和技术专员。同时,我们以一对一讨论、协商归纳的方式,引进了毕业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有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56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48人,为高水平专业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
“建立高水平教师引进的“绿色通道”,主要是测试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并通过试讲、技能操作、专家评估或直接调查等方式组织招收行业优秀人才。学校在20%的人员配置岗位内自主招收兼职教师,以及全省“双师型”教师CHER占60%以上。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司司长王说。
在进行改革的地方,制度将得到保障。2022年,山东将推进“五个放权”,下放研发机构(学科、专业)设置权、人才招收权、职称评审权、内部薪酬分配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处置权,支持学校自主设立内部机构,自主确定用人计划、招收标准、内容、程序,实行岗位备案。
威海职业学院智慧学院副院长刘鹏正忙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去年11月,学院创新职称评定方法,突出绩效导向,改变“五只”评定标准,为优秀青年教师搭建特别岗位人才绿色通道。刘通过绿色通道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
学校在学校事务中拥有最终发言权,激发了创新和创造力的活力。全省范围“双高计划”下的65所国家中等职业示范学校和15所高职院校,不仅数量居全国第一、二位,而且在办学质量、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校企融合、服务社会等方面创造了一批全国第一。
山东省还探索实施了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明确规定公立高职院校的绩效工资水平可以达到本行政区域内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基准5次。学校外部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获得的剩余收入的50%以上可以提取作为教师劳动报酬,不计入本单位绩效工资管理总额。
“专业教师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
四川师范学院2021招生简章
多劳多得,业绩优异,薪酬政策灵活,激发创新活力。王志刚说:“能做第一件事、有贡献的人,已经成为山东高职院校的新认知、新时尚。”
(记者连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