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工学院:智能赋权,高端领导力,培养更多“高铁装备制造工匠”
2022-07-23 07:12:26文/唐山工学院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目前正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动车组维修技术专业队伍。学院坚持“智能赋权、高端引领”,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产业互联”等高端技术为支撑,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曹妃甸新城是京津冀协调发展示范区,着力打造新时期“高铁装备制造工匠”的摇篮。为此,记者采访了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建军。
记者:202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双高”规划)。自两年前“双高”计划出台以来,高职院校开始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目前进展如何?
成都公办的幼师学校有哪些
张: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式发生了变化。为培育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需求的优秀产业力量,唐山工学院主动适应“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时代,满足智能技术升级的要求,如焦炭高速铁路设备制造的网络化和工艺设备的灵活性,与高速铁路设备智能制造领军企业中车唐山公司携手合作,以“信息化+”提升专业队伍,培养“精加工、强装配、善调试、会维修、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四川汽修职业技术学院
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与中车唐山公司共建动车“职场教室”,实施“学校夯实基础+企业岗位跟随实习+学校专业塑造+企业岗位轮训”四阶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动车数字化设计、车体智能制造、智能传感、物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引入高速铁路设备生产制造过程和模式改革的新流程、新标准、新规范,重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构建“基础共享+核心渗透+拓展互选”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设“动车组运维智能化、健康管理”等8门行业新技术课程,形成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重点的3个模块和5个专业方向,服务于高速铁路装备制造业和高速铁路装备智能化转型升级。
创新“四结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国家动车组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省级专业组资源库、虚拟仿真中心等优质资源,校企联合开发80多个虚拟仿真培训项目;整合VR、Mr、AR等新技术,设计制作高交互性课件、体感游戏、沉浸式动画,有针对性地解决高铁维修教学中“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难实施、难观察、难再现”和“三高三难”的教学问题;全面实施“线上+线下、课堂+基地、虚拟+现实、学校+企业”四融合混合教学,构建“优质、高效、智能”课堂教学新生态。
开展“互联网+”国际教育。借助中国国际教育信息化云平台开展“互联网+”国际教育教学服务,开发多语种数字化教学资源;依托智能教室,创新“混合+远程互动”的教学方式,实现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最佳组合。
记者:近日,教育部发布并实施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2)》(以下简称《目录》)。该目录充分体现了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如何对待新目录?
荣县金科职业技术学校位置
张:新版《目录》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服务终身学习的需要,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特点,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规划的重要体现。特别是新《目录》要求高职院校积极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和先进的产业基础,以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智能化的不同行业共创共享形式,全面实现从专业名称到内涵的数字化转型。这为学院提升专业群内涵指明了方向。未来,学院将按照新目录的内涵要求,以探索本科职业教育为契机,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入融入生产、学习、研究和创新的全过程,全面提升专业队伍。
记者:学校在数字化转型的专业群体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建设高水平智能实训基地。我们将与中车唐山公司、华中数控等龙头企业共同打造“教学、学习、生产、培训、创新、科研、竞争”功能的培训基地,共同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虚拟工厂”,以网络互联为支撑,将数字化贯穿动车组车体加工的整个生产链,组装、调试等。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打造集信息采集、处理、分析为一体的综合物联网系统,创新智能化培训管理新模式。
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依托“唐山创新研究院”和“华中数控产业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打造“线上+线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学校和企业相互设立“工作站”,派遣教师参与高速铁路装备行业的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并利用虚拟仿真、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解决智能高速铁路设备车体机器人焊接、车辆部件智能在线检测等“智能制造”问题;为该地区的中小微制造企业提供裙子数字化设计等新的技术服务支持。推广“互联网+”培训模式,通过智能教室、移动app、远程学习等方式开展零散、灵活、实时的培训,承担智能制造技术等国家和省级培训项目。
攀枝花学院艺术生
通过诊断改革,促进专业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利用“双高”任务目标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决策预警系统,构建“专业、课程、课堂”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实施年度诊断和即时诊断改革,形成大数据纵向分析评价排名,突出问题导向,分析深层次原因,创新拓宽思路,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质量的螺旋式提升。
四川哪所大学汉语言专业好
云南艺术学院2022年招生简章
记者:您认为学校在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促进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建军: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一是能否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二是能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三是,能否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优质服务。
昆明台湘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
在“双高”建设中,一是深化四阶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受训学生多次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技能优秀。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9.5%,500强企业就业率25.8%;二是充分利用专业组教师中的国家级技术专家、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优秀资源,为当地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服务。截至目前,专业团队已为唐山动车城多家企业开展了80余项技术技能研发创新、技术研发服务项目,并逐步成为区域性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中心;三是与中车唐山公司合作,在泰国和马来西亚设立海外国际学院,在中国设立“中泰高铁国际学院”,招收泰国学生,服务中国高铁“走出去”。该项目被泰国“一带一路”基金会和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授予“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突出贡献奖”,成为“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示范项目”。
达州市电大财贸学校
(全国政协网记者魏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