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技术学院:致力于建设校企共享未来的社区_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绽放
2022-07-23 07:05:35文/建设现代工业学院是高职教育积极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这也是教育支持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南京信息技术学院现代工业学院的建设,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服务江苏“网络强省”和“制造强省”建设,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由信息化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在“双高”和“高新技术”建设中,各专业群将至少建设一所具有行业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的现代工业学院,打造一所集人才培养、校企命运共同体为一体,集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于一体,服务于行业发展的现代工业学院。目前,学校已与华为、CQC、西门子、新华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共管、共享了一批特色鲜明、模式创新的现代工业院校。深入探索产教结合的新思路,形成了校企合作的新方式——“南新模式”。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业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
围绕昆山“强工业基地”发展要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14年,南京信息技术学院、昆山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7家优质企业联合成立“昆山学院”,以现代学徒制的形式开展人才培养,培养昆山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经过几年的创新探索,形成了“工业园区+学校+企业集群”的现代学徒制“昆山模式”。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前身
昆山大学采用“1+1+1”的学校段安排。经过一年的通识教育和一年的专业基础教育,学生将获得另一年的企业技能培训。在这种模式下,学校重点完成专业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下,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载体和教学方法。该模式既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又考虑了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实现了多专业、多企业、多岗位的课程体系建设。系统的教学组织确保了跨区域教学实施的完整性,减少了学校和企业在阶段性教育中的离散性,提高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操作的结构水平。
学院聘请58名企业硕士参加2022年和2022年的学徒培训,其中12人被学校聘为兼职教师,其中15人进入昆山开发区培训讲师库,教学计划中61%的课时由企业硕士承担。严格的教师选拔机制和多方位的激励措施使教师具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和学徒相互学习的新生态系统的形成满足了学徒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和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双重需求。自2022年第一届毕业生以来,所有学生均被聘为技术人员或以上,并已进入相关企业的核心岗位,其中工程师占23.97%,助理工程师占74.66%。学院合作企业从最初的7家扩大到11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学徒制人才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被Xi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等大专院校以及苏州吴江开发区所采用。该模式入选中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工匠工作坊以典型项目工作坊为载体,将一流企业的真实项目、真实工程案例和真实工作流程引入学生技能培训过程,旨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技能型人才。它是企业生产和研发机构的延伸,不仅可以实现“产、校、研、创”成果的落地和转化,还可以实现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2022年9月,南京信息技术学院、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南京第55技术开发研究院有限公司在中国共同建设了第一批腾讯云“互联网+创新创业工匠作坊人才培养基地”,同年10月,正式投产“南新腾讯云”12个创新创业能工巧匠工作室,包括“云计算集成运维管理能工巧匠工作室”、“微信小应用开发能工巧匠工作室”、“游戏应用能工巧匠工作室”、“视频直播应用能工巧匠工作室”。
近两年来,学校拥有600多名学生、20多名企业工程师和30多名专业教师,并成立了20多个项目团队落户车间,开展项目研发、课题研究、对外技术服务、竞赛准备等活动;讲习班学生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国软件杯”、“蓝桥杯”、“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省级以上奖项100余项;车间师生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0余项,参与横向科研项目200余万元;车间教师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学生毕业设计获省级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和“江苏省工业人才培养基地”,获得省会近300万元资金支持,牵头成立了“创新创业工匠作坊职业教育联盟”。实践证明,“创新创业、巧匠作坊”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点,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提高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
学校通过整合各方资源,聚焦中小微企业需求,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热点和产业发展需求,与中兴通讯、国电南瑞等业内知名企业共同打造研究机构,西门子与上海阜新智能控制以及各高校开展应用技术协同创新,服务于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孵化重点项目,为各专业群体的技术技能提供支持。
近两年来,学校在国家和省级垂直学科申请、横向项目接收资金、发明专利授权和转化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2022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单位,形成区域示范引领效应。在技术服务方面,学校以“5g+aiot工业学院”为依托,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亚达企业培训园”,培养通信专业人才5000余人,培训员工5万余人,占中兴通讯年培训量的45%。校企共建的中人南信实验室以“中人南信检测学院”为依托,已获得CNAs国家认可的检测实验室,CMA测量认证国际电工组织IECEE CB实验室和国家能源部能源设备评估中心的实验室资质已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可,建成了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第一个教育培训基地和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学校服务过2000多家国内外企业,服务收入9000多万元,参与起草了17项行业标准,入选工业强省六大行动重点项目和国家发改委工教融合发展规划项目;依托阿斯顿机器人学院、新华第三产业学院、网龙虚拟现实学院等多所工业院校,在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了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应用培训。
学校依托阿里云大数据产业学院和新华三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连续五年承担江苏省“人才与名匠”产业人才培养项目,先后开展了“江苏工业互联网安全培训”和“江苏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培训”,培训了2300多名CEO、CTO、CIO等人员,覆盖全省近500家中小企业,不断提高学校产业人才培训的供给能力。
四川现代职业学校学费一年多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企深度融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方面展现了教育工作者的愿景和责任,赢得了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并获得了“中国特色高级职业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全国示范(骨干)职业学院”、“江苏省优秀职业学院”。未来,学校将全面融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关注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