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面向未来探索职业教育现代化之路_现代职教体系

2022-07-23 06:07:13文/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

烹饪教学成果展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

校训:德才兼备

义乌市城市职业技术学校位于义乌市经济开发区,是义乌市教育厅直属的公办学校。多年来,学校在创建现代学校的过程中,对职业教育的核心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在“义商”文化的引领下,坚持“德才兼备”的校训,坚持“差异与和谐”的办学理念,遵循“扭转市场、引领行业”的办学理念,面向社会需求,牢牢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开展学校文化、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活动,在工教结合的改革创新中,培养了一批素质优良、技能突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文化引导

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

培养人才、创造人才是立国之本,育人之本在于修身养性。义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内涵。义乌市城市职业技术学校牢牢把握“鸡毛换糖”的历史典故,挖掘和继承义乌传统文化,提炼“义商文化”核心,弘扬创新务实精神,促进学生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全面发展。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21招生代码

为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在德育体系、德育课程、德育活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确立了“先学做人,后学艺术,德育是第一强管理”的教育共识。以德育指导员制度为出发点,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以德育课程为基础,开发德育系列四门校本课程,促进思想政治课向课程思想政治课的转变;以社区文化为跳板,建立社区和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符合个性发展要求的选修课;以实践活动为平台开展德育特色活动,其中“打造魅力课堂,培育课堂文化”已被批准为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品牌工程。

义乌市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始终把道德建设和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职业发展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构建了“三正五合”的立体教育新模式。

多方联动

构建开放办学新模式

义乌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在创建现代学校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新型开放办学模式,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建共享共赢,与政府部门、高校、行业、企业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三共四共”服务模式。

把企业引进学校使生产与教育相结合成为可能。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办学特色,依托学校电子商务产学研中心、专业培训中心、技能工作室等,大力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促进行业和企业项目合作共建。

服务社会,承担职业教育的新责任。学校致力于探索和实施服务社会的职业教育开放办学模式,开展学校、校企、校街、校村合作,师生积极参与城市创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员工再就业培训、创业创新培训、成人“双证制”培训、“互联网+”培训、电工证书培训、消防安全培训,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公民的整体修养和素质。

成都财贸职业技术学校图片

课程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学校的基础。义乌市城市职业技术学校从理论出发,以精品课程理论为指导,通过“选修+必修”、“工学交替”教学机制和“做中学”学习机制的选择机制,积极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学生为本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学制、专业和课程选择权,义乌市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必修、选修、校本等多种课程,按照文化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同时,构建“三链六群”链式课程体系,将课程建设的实施与学生生活、企业和国际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形成“思想政治课程群”、“创业创新课程群”、“精品课程群”等六个课程群,“工匠课程组”、“艺术与体育课程组”和“实践课程组”。

工学交替,构建产学研结合新机制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突破口,引进义乌市餐饮酒店业协会、义乌紫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工业企业入驻学校,与义乌市八五食堂餐饮公司共建“八五食堂实验室”,与鲁岗电商城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我们在义乌商学院开设了一个店(虾皮)跨境电商创业班。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计划、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享资源、共建人才,并在多方面进行探索,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学校积极构建“体验实习岗位”全过程的“工学交替”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机制,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例如,学校的商贸专业将企业引入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校企合作社区。高中一年级新生进入义乌电商城进行专业体验学习的游学,高中二年级学生进入大悦科技等电商公司进行工学融合和后续实习,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进入电子商务企业,形成岗位工作能力,从而构建“学生”的人才培养路径→ 学徒→ 潜在员工→ 员工”。

边干边学开创人才培养新局面

成都二本预科学校有哪些

实践操作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大学教育的典型表现。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全过程、多岗位、产学结合的实践训练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实践技能。在模拟岗位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合作、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

学校建设了电子商务园、烹饪技能园、创业孵化园、消防安全培训中心,建设了承志影视媒体工作室、3D打印工作室、工业美容工作室、平面设计工作室、虚拟现实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全过程、多岗位、全方位的学习体验,生产性工学结合实训环境,实现学校资源共享、专业教师共同教育、课程资源共同创造、产学研促进学习,促进工学交替,创新实训组织形式。

近三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和创业创新实践活动。学校80名教师参加创业教育活动,近3000名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开设300多家网店,成立100多家模拟公司。学校已成为“浙江省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和“浙江省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基地”。

智慧教育,培养数字工匠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发布部署,数字经济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未来产业工人必须具备数字技能和素养。

为了培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工匠”,学校投入750万元优化智能管理,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建设智能校园系统。推进平板教学和精准教学,构建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网络应用平台,构建“互联网+智慧培训”的混合教学模式,形成“一个专业、一个特色”。新建烹饪智能实训室、微课堂制作室等智能空间。烹饪智能实训室集培训管理、视频交互和资源建设于一体,实现在线翻转学习和准确的学习分析。我们为机电、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三个重点专业建设了三维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发了29门新型同步课程、350多门微格课程,应用了12个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实现了与全省相关职业学校的资源共享,切实发挥职业学校办学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教师发展

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四川省最好的五年制卫校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别性,教师的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义乌市城市职业技术学校为培养一支“精、平、懂社会需要”的专业教学队伍,实施了“师德厚、技能精、风度雅”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开创“双师三力”(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在师德方面,学校组织了师德专项培训、“我为学校建言献策”等活动,营造了“重师德、培师德、扬师德”的浓厚氛围。教师年度考核始终坚持师德优先,一票否决制。

在理论教学方面,学校实施“vine”培训项目,实施“vine小绿”、“vine中绿”和“vine名绿”培训计划,培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名师,开展青年教师基本技能竞赛、报告课、精品课等活动,并将考核结果列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作为教师聘用、任用、晋升、考核和奖励的必要条件。

在实际操作方面,学校积极探索高水平教师培养模式,大力实施“四师”教学团队建设工程,重点是“名师兴师”、“能师兴师”、“双师兴师”、“引进技术人才”,重点是骨干队伍建设,并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学创新教师队伍。其中,在培养教师实践能力方面,采取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策略。一方面,引进企业(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和工匠,形成一支“技艺精湛、指导良好”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企业实践,学习新技术和新工艺,了解社会需求,提高实践能力,积极推行教师在企业临时任职制度。

在教育科研方面,学校倡导骨干成员由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界新兴教师、优秀班主任组成,每年开展科研项目、示范课程、技能展示等活动。近年来,教师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技能(教学)竞赛和科研成果中获得221项奖励,居金华市学校前列。

成都卫校初中毕业可不可以读

义乌市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在创建现代学校的过程中,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和培养目标,构建了专业化教学模式,实现了***联动、产教结合、工学交替,坚持走专业化、卓越化、优化之路,打造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品牌和特色,培养了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任、王文斌

成都卫校百度百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