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以“学习+”模式把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学生群体
2022-07-23 05:23:50文/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生群体,使学生增强信仰,追随党?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体系相结合。通过构建学校思想、教育、学习、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德育新空间,探索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学习+”模式多角度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为全员创造全过程的全方位教育环境。
“学习+研究”
用好“家里的教科书”
以学生宿舍四合院为单位,打造“一院一主题”的宿舍文化,打造风格化、多元化的主题教育走廊,对学生实施“沉浸式”教育,提高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从“清平乐会昌”到“追忆红军第四军振兴国家”,从红土上的“王府石”到“八个儿子参军”,从“毛关于振兴国家的调查”到“马前脱谷”……在学生会举办的思想政治演讲厅,叙事材料全部取材于革命先民在赣南红土上留下的英雄诗词、英雄故事和红色歌谣,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中,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空间交汇中的情感对话和精神碰撞,感到亲切和充满感情。
在建设中,学校特别注重将具有校本文化特色的攀岩文化与地勘文化、客家文化与地方文化特色、工匠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使校园内处处可见、感受和学习文化氛围,而优秀的文化能够激励、激励、引导和教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教育,成为激励学生追求理想信念的动力和源泉。
“学+做”
推广“我为师生做实事”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2020招生人数
达州凤凰职业技术学校在哪里
高铁招聘女乘务员要求
护理学院院长
学生宿舍楼下是一个功能齐全的“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学生的学籍、经费、档案、后勤、收费、就业等事务都在这里“一站式”办理。通过资源整合、服务下沉、窗口推进,减少学生往返和与部门协调的时间和环节,达到“最多跑一次”的效果,这是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我为师生做实事”中解决的实际问题之一。
学校根据教职员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的建议,针对师生的“急迫困难和期望”,通过现场走访、集体讨论、***调查等手段,畅通信息渠道,广泛征集“我为师生做实事”项目,通过仔细筛选、分析、研究和判断,梳理出学校层面的19个项目,二级学院和院系层面的12个项目,涵盖教学风格建设、信息化建设、就业服务、心理咨询服务、校园环境、学生住宿条件等,学校逐一梳理有效项目,明确具体措施、工作成果、完成时间和责任人,努力以实际工作成果回应师生关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深度结合,并以“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实践检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实践的原始使命。
资阳雁江招生办
解决了一批师生“急难、急”的问题,如学校门诊增加X光机检查项目,图书馆自习室增加插座数量,张工校区女生宿舍增加魔术贴,建立“专科转本科”学生联系平台等。师生增强了得利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实效。
“学习+实践”
四川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
实施“零距离教育”
在入党积极分子中选择合适人选,以“一对多”的形式联系宿舍开展“零距离”对接服务工作,利用“党建进宿舍”活动,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学生的同龄人优势,影响和带动周围广大团员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宿舍风和学风,提高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是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充分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体系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举措。
学校在学生社区设立了大学生德育中心、大学生美育中心、大学生体育中心、大学生文化书店、创新创业实践中心等规范化教学活动,实施了“思想导航工程”;成立党员服务站,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成立辅导员工作室,开展学生工作研究,促进辅导员专业化、专业化、专业化,实施“团队提升工程”;建设“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为学生常态化提供党团建设、学生事务、公共事务等咨询服务,实施“一线服务工程”;打造“一院一主题”的宿舍文化,以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自信,实施“文化渗透工程”。
通过以上四大项目的实施,我们将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体系中实现“零距离教育”,实现学习与生活、管理与服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线上与线下模块的融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向和需要,把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地,服务和管理学生基地,培育科技人才的园地,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地位。(宋冬冬谢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