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双、三级、五德、五维”多类型校企合作优质教育
2022-07-23 04:39:33文/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经过河北省两轮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实施了“双、三级、五德、五维”多类型校企合作教育,实现了高质量的培养和准确有效的高级技术职称能会计人才供给。
图1大数据与会计多类型企业“双、三级、五德、五维”协同教育模式
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招生信息网
针对数字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和企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根据会计人才的专业发展和企业数字智能财务岗位的需求,依托校企双元(协同教育机制、评估保障)体系,明确“育人、育人、育人”三级培养目标,提炼五大核心职业道德,引入多企业联合培训,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资源、教学实践、师资队伍、社会服务五个维度的实施路径,形成会计专业“双轨制+三级递进+五德渗透+五维支撑”的多类型企业协同教育模式。
1、构建“双主体、多类型企业联合培训”的协同教育机制
以高校和企业为主体,引进各类知名企业支持协同教育,形成科学高效的“多类型”学校“联合企业培训”的协同教育机制将提高大数据和会计专业校企教育的质量。解决单个企业会计培训实践承载能力不足、难以进入企业核心业务大数据和会计专业实践的问题。
表1多种类型学校企业协同教育项目及其成果
四川成都汽修学校
四川省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官网
将大数据与会计人才的专业发展需求联系起来,明确“培养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工匠”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将大数据与会计岗位职业素质要求相结合,提炼出“诚信友爱、守法合规、细致严谨、坚忍不拔、勤奋勤奋”五大核心职业道德。它解决了会计人员的可持续发展和道德修养问题。构建“全过程+大数据”的五维综合评价保障体系。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资源、教学实践、师资队伍和社会服务五个维度相对应的“全过程+大数据”综合评价和保障体系,解决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相适应的大数据和会计专业发展问题。
2、创新“双、三层次、五德”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师范五年制大专学校
图2大数据与会计“双三级五德”人才培养模式
落实立德育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导向和价值取向,以“立德、立人、育人、育人、育人”为宗旨,以五大核心职业道德为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智能金融和金融共享岗位群的工作要求为基础,以多种类型企业的联合教育机制为动力,以订单班和工学交替的双轨培训为路径,依托校企共建的稳定生产实习基地,以数字智能技术为导向,形成了“双、三级、五德”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3、推进“数字智能、管理进步”课程体系改革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图3大数据与会计“数字智能、管理与进步”课程体系
(1) 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要素,开发数字智能管理课程。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为切入点,创新“育人有德、育人有财、强人有术”的“人才能手”教育体系,开发562个专业典型思想政治案例,最终形成与国家战略、专业特色、金本位相结合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与用友新道合作,加强管理会计一体化开发,依托金蝶软件技术开发大数据财务分析等课程,构建“数字智能、管理进步”的课程体系。
「二」 推进省级大数据与会计教学资源建设。在建设三门省级精品课程和三门网上精品开放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开发和完善教学资源,由会计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室牵头。投资245万元,在线开设19门在线开放课程,录制微课程809门,制作教材2909册,建成河北省唯一一座“一库两园四中心”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3、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和“智能互联、双轨递进”实践育人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1) 实现混合教学的基本覆盖。基于会计行业发展和学术现状分析,专兼职教师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依托合作企业虚拟仿真培训平台,共同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智慧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云班开放率超过90%。
「二」 构建“智能互联网、双轨递进”的实践教育体系。与会计工作室和校外培训机构合作,在校企教师的指导下,探索实施校内“虚拟模拟培训+生产实习”。借助线上线下双通道、手动智能双手段、校企双学科、校内校外双场所、虚拟与现实智能互联,构建“智能互联、双轨渐进、开放共享”的实践教育体系。通过课程标准的修订和专业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实施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
成都卫校排名前十名
「三」 提升实践教学条件,助力数字化智能管理会计转型。近三年来,投资200多万元建设金融共享和数字智能金融培训中心,引进智能财税机器人、金融云平台和金融大数据分析平台,推动专业向数字智能管理会计转型。
4、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双重的教学队伍
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落实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规划,优化形成“领导名师骨干”四级教师梯队。现有教授10人,报名会计师2人,河北省会计领军人才1人。充分发挥内部指导和领导优势,聚集优势力量开展税务筹划、科研项目和专业研究;加强拓展训练和专业服务,平均每年有50多个项目,稳步提高团队整体数字智能金融业务处理、信息化教学水平和科研教学改革能力。
5、与工作室、科研院所合作,全面开展多渠道社会服务
四川省汉源县职业中学
以校企共建稳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充满活力的岗位培训项目为两翼,师生“走出去”与企业“引进来”相互支持,打造产教融合的多渠道社会服务之路。
(1) 全面推进1+x证书考试培训,培养学生数字智能能力。成立9个技能培训团队,重点申报4个试点项目,课证结合,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先后组织了五次证书培训,三次证书一次通过率100%,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 开展社会服务,突出社会效益。依托多方协作的企业平台,专兼职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技术服务项目。为唐山百货、唐山市财政局等企事业单位开展专业培训近1000次,培训对象10万人;他受聘为当地企业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提供财务和税务咨询服务,以帮助提高企业效率。
「三」 通过在线课程和讲座扩大社会服务渠道。数以万计的社会学生在网上学习基础会计实践等课程。200多名竞赛指导员参加了为河北省教师举办的“河北省高职院校金融技能竞赛指导员省级培训班”。为343名高职院校财会类中等学校校长、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举办了“精品网络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讲座,受到好评。(作者: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唐、岳英、胡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