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三大要旨_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三个方向
2022-07-23 02:08:45文/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地位平等的教育,而不是基于不同的教育水平。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这两种教育应该相对独立、横向融合、相互促进。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向”:职业教育指向核心能力,职业教育指向经济产业,职业教育指向创新发展。
面向关键能力的职业教育
成都铁路专业学校
关键能力,也称为核心能力、核心素养、跨学科能力。关键功能具有可转移性、跨领域性和通用性。它们是能力结构中的高级能力。2022年,中央办公厅、国*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建议》提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这标志着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改革转向,逐步改变了学生识字知识能力结构失衡的状况。职业能力已成为所有学生都需要了解的核心能力,职业教育本身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职业教育应确立以关键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信息、智能和数字时代,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职业能力,将关键能力融入技能型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机制、,教育与工业的合作。同时,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条件性特征,不存在脱离具体情境和条件的关键能力。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和专业条件,在不同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成都工业学院食堂怎么样
面向经济产业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应贴近经济和产业实际,培养大批现代化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适应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支持制造业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受国际国内环境、劳动力、生产资料等因素制约,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改革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加之劳动力素质低,制造业领域技术进步,使中国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水平。随着一些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的回归,一些制造企业已经走出中国,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将其制造业转移到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面临着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提高工人的文化素养。再加上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各国都在竞相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和升级。中国在激烈的全球制造业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工业实践人才。
德阳通用电子科技学校百科
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牢牢把握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生命线,发展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和制造业,深化产教结合、教育实践;同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企业能够用好、用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国工匠,服务于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满足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需要。
面向创新与发展的职业教育
成都高铁专业的学校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源结构密切相关。创新发展始终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只有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的理论、模式、方法和技术,才能形成符合行业实际和未来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实践范式。职业教育创新直接指向实践应用,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在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文件出台后,我国先后进行了“双高计划”、“1+x证书制度试点”、“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建设”等探索,在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项目试点推进、基层探索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与通识教育的创新不同,职业教育的创新是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领导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校改革、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等,只有通过多主体、跨领域的合作才能实现。这一过程是来自不同部门的职业教育参与者共同学习,形成反思性职业教育实践,从而形成创新性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国家和学校层面的职业教育的设计、实施和治理都需要科学的认识论和方***的指导。职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不仅要注意调整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战略定位,还要注意对职业教育实践的“评价”和“反思”,总结摘要、提炼并形成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实践模式,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泸州卫校好不好
(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