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工笔画的跨越式发展蓝图_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高峰
2022-07-23 02:08:07文/在斗家山上,我们追寻梦想,进取的子欢展翅飞翔。我们脚踏实地,目光远大。前四名运动员都是钢化成钢的啊!兰州子环学院
永不放弃的追求,天地间绽放啊!兰州子环学院
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新的辉煌啊!兰州子环学院
成都五月花技师学校
校歌《追梦子欢》在黄河两岸和斗家山上流传已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子欢人”挺身而出,重新开始。在“骨干学校”、“优质学校”和“双大学”的肩膀上,它正在向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迈进!形成了“敢为人先、改革创新、永不放弃、勇往直前”的特点,形成了“一见钟情、跨越式发展”的“子环现象”。原因和结果都在“子欢人”的脚下、双手和心中!
四川幼师专业的大专院校
凝结的心
领导者关心并绘制资源同心圆
作为2004年成立的甘肃省第十四所高职院校,学校在过去17年的发展中得到了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领导的亲切关怀,以及行业和企业领导者。它就像春风化雨,滋润着学校的健康成长,更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学校的前进方向,它激励着“子环人”不断克服困难,开拓创新,伴随着“子环人”再次踏上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赶超之路”,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初级会计师一年有几次考试的机会
党建引领学校走向美好未来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了解思想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巩固“牢记初衷,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党组织“标杆争先”建设规划,实行“一评两督三报告四评”党建工作评价机制,加强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形成了领导体现突破性、组织建设性和政治生态性的特点,建成了全国第一批“模范支部”,学校党委被选为省级党建“模范学院”,一所二级学院被选为省级“标杆学院”,一个党支部被选为省级“模范党支部”,学校党委被选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党建委员会委员。
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地址
用文化育人,培养工作精神
“大学之道是德行、友善、善良”。经过70年的初衷和17年的艰苦奋斗,第一代“子环人”审时度势,提出了“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和“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质量第一”的校训,“文经不犯错误,放手做事”的师生信条,“求实务实”的学校精神和“知行合一”的学风,明确了学习的核心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理念和学校特色,培育了“自环人”的情操,温暖了“自环人”的灵魂,引领了“自环人”的行为,形成“对与错、方向明确、方式正确”的“和谐文化”品牌。学校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级”学校。
凝聚性
合作共赢,寻求价值公约数
成都有哪些汽修学校
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子桓仁以“合作共赢”为宗旨,继续加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联盟”和“甘肃省资源环境职业教育集团”两大平台建设,坚持实行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三级联系企业制度,坚持实行企业高管、著名工程师四类专家,包括技术专家和优秀毕业生,均参与了“四人校园”活动。坚持推进产学研融合实训基地、工业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大师工作室四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优化形成了“234”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推进机制,100多家企事业单位、高职院校开展了深度合作办学,甘肃资源环境职业教育集团入围国家示范职业教育集团(联盟)首批培养单位。合资企业连续七年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多次获得突出贡献奖。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实现了校企双赢,形成了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合力,有效提升了办学活力。
以人为本,开创创业先河
大学的伟大在于它的主人。“自环人”坚持把师生成长作为改革发展的动力和依托,从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创业先锋队伍建设。自2004年以来,公司共进行了六轮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按需设岗、按岗定责、按责定酬、按能用人”为宗旨,全面实施“优绩优酬”的绩效改革,探索实践“群建学院”的治理模式,科学确立了“扁平化”的改革方向,围绕“普通招生”改革,以满足群众“上学”的愿望,推进了“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建设,开启了“进学校、进岗位”的用人模式,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铺平了道路,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涌现了一批优秀团队和个人,培养了一批以王、王超等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形成了“人人划船、人人扬帆”的局面。
合理管理优化办学内部循环
“从顶部取法,只取中间,从中间取法,所以是底部”。学校坚持实施内部治理体制改革方案,建立了内部管理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形成了相对开放、顺畅、高效的管理体系。我们将继续推进教学单位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依托业务主体责任,缩短信息和业务流程路径,提高治理水平和效率,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最好的管理环境和物质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挥知识资产集聚优势,大力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引导二级学院通过激励机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积极申办项目需求方的创新研究项目,并以工业院校为依托,承担气象、安全、应急、煤炭、大数据、环保等领域的社会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大大提高学校自有资产的有效利用率,增加学校非主营业务收入。
实用的
努力为康庄的发展铺平道路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精髓和优良传统。”2004年,学校成立之初,为了尽快改变办学面貌,增强办学实力,党委班子带领全体师生在逆境中求生,在软弱中求发展,坚持顶层设计与探索创新相结合,坚持对外招收就业和社会服务,注重升学条件的改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特别是面对财政困难,党组于2005年启动了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项目,经过几年努力,2009年4月仅获得本科院校1.36亿元政策性贷款,缓解了建设资金的严重短缺。在基本建设资金没有专项投入的情况下,学校在17年内新增国有资产10多亿元。
永不放弃,创造新的发展引擎
磨刀十年,一试锋芒。在职业教育的春天,“子焕人”坚持“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抓住机遇,既跨越又超越。2008年成为甘肃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吸引了大批人才,为2010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规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4年通过国家验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初衷不变。2022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200所优质大专院校和高职院校之一,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当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规划,成为甘肃省唯一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会计在哪个校区
正直创新努力做职业教育的“引领者”
“自由人”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开创新之花,结硕果。先后构建了基于“错位设置、非均衡建设、明星管理、专业群体发展”专业建设战略的专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实践了工学结合、全程育人的“123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三阶段、五步”的系统课程开发方法,开展“以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过程”课程评估方法,试行学分制管理,构建了突出“诊断与改进”要求的信息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内涵建设的重大转折,为培养“士官生”创造了一张亮丽的名片。改革措施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应用气象技术和金属精密成型材料专业(组)入选“双高”建设计划,大气探测技术有色冶金技术等10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骨干专业,广大师生在各类专业技术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近100项。
认真练习
分享成果凝聚师生向心力
多年来,学校坚持服务师生、依靠师生、与师生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用情感努力解决师生“急难与期许”问题。学生人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达到1.5万元以上,实现了教职员工年收入“小步不留”稳步增长。西校区教师周转公寓已建成,成为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努力增强教师、学生和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每年对在质量工程、科研成果、技能竞赛、项目建设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给予表彰。在绩效奖励方面,学校对各部门的总体绩效进行审核,给予5%的绩效奖励,并全额批准空缺职位的绩效,各部门根据其绩效贡献独立制定考核计划。根据部门年度考核,对党政领导干部给予5%-10%的奖励,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了办学活力。
敢于承担责任,愿意成为发展助推器
作为培养数亿专业人才的基地,学校着力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先后建成甘肃应急管理学院、中国气象厅干部培训学院甘肃分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中国首批高职院校校长培训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基地、小微人才精准服务平台等社会服务机构,甘肃省中小微企业。继续扩大社会培训业务范围,全面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和科普教育,年培训量已达到与学校规模基本相当的水平。全年科普教育规模达到近万人次,社会服务年金额达到1000多万元,实现了社会服务规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改革开放为西部建设桥头堡
“子桓仁”始终“微笑着迎接五湖四海的客人”。学校依托甘肃省大学生海外就业服务中心、兰州牛肉拉面国际联盟、中塔冶金培训中心等优质学校资源和平台,每年接待近百所中职、高职、本科院校参观交流,分享办学成果。与“走出去”行业企业共享办学资源,深化国际办学合作,全面推进中塔职业技术学院和鲁班工场建设,开发工业汉语教材,承担专业标准和实验室建设任务,开展“走出去”企业员工培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职业教育成果,吸引中亚五国优秀青年入校学习,扎实培养留学生。
看一片叶子就知道深秋,看一个斑点就知道整只豹。在过去,“子环人”没有辜负他们的使命;未来,“子环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