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高水平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_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光
2022-07-23 01:19:27文/近日,徐州工学院“抓好“三个坚持”,引导毕业生到制造业一线就业”入选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案例”百强,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徐州工学院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高水平建设相结合,创新实施“二合一”五大行动,再创佳绩,整合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而合理有效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泸州交通技工学校的位置
落实基层行动,及时回应师生关注
学校坚持“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和检查整顿的要求,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实际工作,出台了“领导接待日制度”,设立了“学校领导接待日”,及时听取和解决教师、学生和员工的建议和建议;按照每年至少上一次党课、至少与师生代表谈心一次、至少参加一次党日活动、至少解决一个突出问题的“四个一”要求,加强学校领导与师生的工作联系和沟通;建立中层以上干部“三通”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每个成员在联系一所二级学院的基础上联系一个班,每个中层干部联系一个班,每个中层副手联系两个宿舍或两个学生会,观察学校情况,关心学生,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学校围绕师生关心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工作、实训室建设、学生管理等73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首批竣工项目师生满意度达到98.83%。
实施建德育人行动,重点培养大国工匠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专业介绍
中国职教联盟网
泸州卫校招生要求2021
学校坚持把道德建设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校通过党委书记“开学第一课”讲座、著名思想政治教师“入学教育第一课”、青年学习俱乐部、主题班会、主题小组课等形式,深入开展以党史为中心的四史学习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组织“工科院雁行”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成立党史学习实践小组和理论宣传小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两个重点、一个推进”的主题教育活动,围绕“两早一晚”、“五不学风课”、“三讲三无”文明养成教育、文明宿舍创建、文明餐饮活动等六种素质养成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的力量在我们周围”。同时,学校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平台,锻炼师生技能,构建“国家、省、市、市学校”五级技能竞赛体系。近日,学校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月16个项目竞赛如火如荼地进行。学校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或紧密合作企业,面向全体2022名学生推广“工学交替”,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安排3598名学生到161家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和专业学习交替实习,提高学生在实际岗位上的技能。
成都铁路运输学校有几个校区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2020招生简章
实施提高教学能力行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
学校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指导,每年对新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为新教师提供指导教师。学校通过自主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通过教学理念学习、政策制度宣传、专题讲座、网络培训、现场学习、教学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新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试用教学评估等方式,教学专业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学校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加强对一流教师的培养。学校创新开展了“点菜+餐饮”专项教学能力培养,将教师技能竞赛纳入课程,推动教师开展“三教”改革,形成了“训研竞赛”相结合提高教师能力的长效机制。近日,学校“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等三支教学团队入选江苏省第二批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三位教师主编的两本教材获首届国家教材建设二等奖。今年组建的12支教学竞赛队伍分别获得省级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4项。
成都有什么好的卫校
成都职业学校哪个学校好
实施科技创新行动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与地方服务相结合,紧紧围绕长三角、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已建成的四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基础上,深化与地方政府的科技合作,新成立徐州聚合物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徐州格润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院新研发机构等产学研机构,开展功能橡胶材料制备与应用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等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学校工业研究院、科研院所在科技研究和项目研究中的积极作用。学校在国家“双高计划”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组的指导下,继续推进“300工程”,其中100名教师服务100家企业,100名师生创新创业,100个项目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并为江苏云逸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新企业学徒制”等“点对点”技能培训服务,为省内外近100家企业提供了500余人次的技能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学校技术转移中心组织了“专家企业之旅”、“企业校园之旅”等8场特色产业大学科研活动,加快项目成果的转移转化效率。今年以来,共转让科技成果59项,合同额500多万元。
实施就业促进行动,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
学校采用“双管齐下”的理念促进就业。一方面,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引导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在制造业第一线有所作为,对制造业第一线岗位的学生实行学费补偿,把在国家基层和重点领域就业作为选拔优秀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并定期开展毕业生回访,解决突出困难,让毕业生安心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建立学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就业联盟,开拓就业市场;设立9所工业学院,设立现代学徒班和订单班,提高人才培养与工业需求的兼容性;充分发挥学校就业服务平台在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就业指导、就业援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毕业生就业援助账户,近日发布120多家优质单位的招收信息,评选出50多家优质企业,提供2000多个岗位;积极帮助毕业生申请就业创业补贴,为524名2022名学生申请补贴78.6万元。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稳步提高。
(数据和信息来源:徐州工业技术学院)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 12月27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