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你的初衷,继续谱写乡村振兴之路的新篇章(注入新鲜血液 助力乡村振兴)
2022-07-22 23:54:54文/80多年前,一次意义深远的红军长征会议,使全世界都知道了红色圣地遵义。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山有故事,河有传说,燃烧着不朽的红色火焰,矗立着信仰的纪念碑。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遵义市的一所综合性职业学院,坚持为党和国家育人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红色为办学特色,并依托遵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源源不断的红色血液贯彻到道德建设和育人的全过程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农村振兴贡献顺应力。
1、 以红色为办学特色推进红色文化教育
遵义职业学院牢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全心全意支持“两个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把道德修养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了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的方方面面,从而陶冶心灵、启迪智慧、滋润心灵。
首先,“四红”浸没式学校突出红色背景。营造红色环境,普及红色文化。建设以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为主题的1935年文化广场,2500平方米的红色文化长廊,寓意2.5万英里长征,建设红色培训中心,形成“一歌舞、一讲堂、一中心、一场地、一走廊、一红馆”六大红色教育载体。用红色文化元素命名校园道路和建筑,营造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林和20处职业教育纪念林,实现红色文化全面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讲红色故事,让红色故事充满责任感。“娄山讲堂”定期举办学生红色故事,红色情景喜剧大赛被纳入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项目。编写《续红·百红故事》、《红塑魂》等学生用书,开展红色之旅、读红书、演红戏、朗诵红诗、探望红人、看红戏、听红故事、发现红历史等“八红”活动。将红色文化固化为学生的入学典礼、毕业典礼、“彩虹文化艺术节”和“社区文化月”,让学生磨练努力学习的意志,增强生活信心。走红色的路,让红色的灵魂在青春中起舞。打造“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两个互补阶段”相结合的“红色之旅”活动,实施为期三年的25000英里校园接力赛“师生重返长征,开启复兴新征程”,利用互联网组织学生在线参观红色展览,利用暑假组织学生进入红色圣地。创新开展“三进三改”和“三结合三通”活动,使思想政治课活起来。塑造红色灵魂,让红色信念和红色行动履行其职责。建设“红魂塑、蓝用、绿辉”的校园彩虹文化——红魂塑,即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应用蓝色,培养专业素质,塑造工匠精神,提高创业创新能力;绿色辉煌意味着加强身心锻炼,实现知行统一,成就辉煌人生。各院系要深化“一系一级”文化创建,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全过程、全方位、全过程的渗透,实现由内而外铸就灵魂、诚信、践行的目标。
二是“五项”润色教育,培育红色情怀。在校园内推广红色文化,开展“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活动,定期组织英雄、劳动模范、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讲座。学校和图书馆合作,在校园内举办红色文化展览和红军讲故事会,共同举办红色基因代相传活动。每年1月15日,遵义会议精神主题论坛定期举行。将红色文化推广到专业,从培养目标、专业标准、课堂体系结构等方面重构红色文化+专业(群体)人才培养方案,使红色文化教育贯穿始终。聚焦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产业链,推进“跟货出山”,壮大会计专业,点亮数字营销专业群体;重点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全区旅游业,着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专业群体建设;强化会计专业,突出数字营销专业群,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办新型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群,办专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办汽车售后服务,并做精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组。在课堂上推广红色文化。我们应该把红色文化融入第一、第二课堂,使第一、第二课堂能够彻底“破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大力开展“五讲”——传承红色基因、讲遵义故事的“传承课”;强化“政治课”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心”,实现“两个维护”;“工薪阶层”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和对职业教育的热爱;“思想政治课”的爱国主义和感恩精神;“文化课”具有德、智、体、美、劳“五育”。将红色文化推广到教材中。编写了《红塑魂》等一系列校本教材,遵义红色与遵义红色旅游”,实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专业教材要善于思想政治教育,非专业教材要善于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元素要巧妙地融入思想政治课和思想政治课,使专业教材的教者能够讲出思想政治课很好,那些有思想政治感情的人可以很好地讲专业教科书。把红色文化推向前线。以红色文化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团建、社团、网络等,占据学校思想主体阵地,构建阵地建设、管理机制、宣传引导、政治工作队伍“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实现全员参与的意识形态总格局,全保护,全联动。
上海万通汽修学校怎么样 评价如何
2、 培养具有民族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好《网站》文章
67年来,学院坚持扎根遵义办大学,为贵州、遵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万余名高素质技术人才。特别是2002年建校以来,学院坚持“立足黔北、服务城乡、强工农业、促三适”的办学方向,抓住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抓住“双学院”建设的历史机遇,逆势而起,成为全省“双学院”,并冲入全省职业教育的第一阵列,在全国职业院校排名中从1300多所上升到498所。
学院党委强化自身作用,围绕“四个创新”着力推进“四化”,增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技能竞赛不断完善,科研工作更加扎实,“双高”建设迅速推进,产教融合升级,与10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实行现代学徒制,实施订单培训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建成6个综合培训基地,校企合作完成90多个合作培训项目。学院坚持专业建设与地方社会服务相结合,开设多种农村振兴人才培养课程,与遵义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稳步发展职业本科专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熟练工匠和大国工匠。
成都哪里可以学汽修
坚持人才服务地方、铸就灵魂、育人德行的原则,引导广大职业教育人才在黔北大地上写论文,致力于做“百折不挠”的职业教育,发布一系列纲领性文件,搭建多元化培养平台,助力人才成长。先后建成黔北麻阳协同创新中心、宠物医院、贵州遵义辣椒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种植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在贵州12个特色产业中引领辣椒产业和竹产业人才培养。通过平台,促进专业(群体)发展,吸纳人才,促进人才团结合作,提高人才研究能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不断发展红血球、服务地方发展中,学院人才素质不断提高。毕业生王同学获2022-2022年度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新闻人物,李同学获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服务全国抗击2022冠状病毒疾病先进个人,学生技能大赛获国家级奖项13项,省级三等奖125项以上,4项国家级奖项,28项省市级奖项。学生社会志愿服务连续四年获得省级表彰,连续三年获得市级无偿献血先进单位。1000名学生加入了党、军队,并在西部志愿服务。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为96.3%,企业满意度为97.5%。许多领导先后参观了学校。
3、 千山万水不忘时间和道路,乡村振兴又开始了
成都铁路工程学校工程测量这个专业好吗
在反贫困斗争中,遵义职业学院先后向4个县(市)7个镇(乡)的8个村派出8名优秀干部,开展村帮扶工作,协调各类资金、项目、物资近600万元,通过岗位建设、夯实基础、技术培训、发展产业等途径,探索贵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履职模式”。帮扶工作得到了全省的好评,得到了市的高度认可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学院党委、瓜浜村党总支均获得“全省脱贫先进党组织”称号,多名党员干部获得省、市级奖励。他们多次在全国职业教育扶贫联盟中交流经验。学院先后荣获“省级扶贫先进党组织”和“全国100所农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学校”,为贵州省打赢扶贫攻坚战、助力农村振兴做出了贡献。同时,学校200多名专家教师为社会开展了8万余人次的精准扶贫技能培训和产业扶贫项目培训。95%以上的毕业生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巩固扶贫成果,为贵州农村振兴战略服务。
遵义职业学院作为革命老区的一所高职院校,坚持红色血液,促进人才培养,为振兴农村服务。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农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完善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积极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将人才培养与职业要求、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相结合,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目前是中国农村振兴百强人才培养学校之一。是贵州省农村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挂牌遵义市农村振兴研究院、遵义市农村振兴人才培养学院、遵义市人文志愿学院等;成立“遵义职教集团”,以实质性运作模式服务农村振兴。2022年1月10日,学院获得2022贵州省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特等奖。
归根结底,回顾我们走过的路,不要忘记我们走过的路,是为了继续走得好。遵义职业学院立足于革命老区和西部山区,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还有很大差距。然而,基于西部大开发和农村振兴,这是有根据的。一方面,我们学习优秀高职院校,做好东西合作,另一方面,扎根农村振兴第一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好“站点”文章。
眉山卫生职业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当前,学院正抓住党和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贵州省遵义市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紧紧抓住贵州省委提出的“一、二、三、四”的总体思路,立足遵义需要,创新办学理念,拓展办学思路,准确培养人才,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克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娄山关”和“拉子口”,坚持职业教育的原始使命,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实现职业教育人的价值,以“红军不怕远征”的精神和“这里风景独特”的信心助力高质量发展。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有信心把“有希望、有希望”的职业教育前景变为生动的实践!
眉山卫生学校招生简章
(数据、图片和信息来源:遵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