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数字化校园_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着力构建专业创新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2022-07-22 23:39:44文/在数九的季节,校园里下雪了。在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校园内,喜讯频传: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中心致函学院,同意启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并将学院列入全国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同时,在组织2022“中国创新创业模式”评选时,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授予学院“中国创新创业组织能力贡献奖”。这些都是社会对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专业创新一体化实践教育的肯定、鼓励和鼓励。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位于省会石家庄,是一所以法律专业为龙头,涵盖公共管理与服务、金融与贸易、电子信息、土木工程与建筑等12个专业门类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学院先后荣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优秀学院”、“河北省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院”、“河北省优质职业学院”等称号,中国“双创”典型示范学院。
早在2006年,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就为全体学生开设了“创新能力培养”选修课,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2014年,北方第一个校园o2o创业基地成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学院探索出了一条“坚持问题导向,拓展学习空间,实施多元评价”的专业化、创新型综合实践教学之路。
坚持问题导向,夯实专业创新整合实践教学的切入点
如果你对学习有怀疑,如果你有很大的怀疑,你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如果你有小的怀疑,你会取得小的进步;如果你没有怀疑,你就不会取得进步。因此,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将探索专业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定位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设置疑惑和困难的能力。让学生“感兴趣、分析和导向”是以问题为基础并将问题转化为创新和创业行动的关键。
宜昌三峡机电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
只有当你感兴趣时,你才会喜欢它
恒久不变的爱往往来自兴趣。学院设有就业创业发展指导工作室。在新生入学之初,它使用基于“人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视角的学习情境分析系统,从这些方面引导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找到兴趣和能力的锚点。
“进大学之前,我只是觉得无人机航拍很酷。进大学后,通过兴趣挖掘和老师指导,我成立了航拍社区,参与农村振兴的实践活动,并通过航拍为经济困难的县乡制作宣传视频。观看无人机在广阔的田野里飞翔,收集和创作美丽的图片,我有了一种特别的成就感,逐渐把我最初的好奇心和兴趣与专业能力结合起来,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探索创业之路。“顾,2022年毕业于河北政法职业学院3D动画设计专业,毕业前创办了石家庄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权威媒体对“无人机CEO走出高职院校”进行了深入报道。
四川省温江燎原职业技术学校
到目前为止,除石家庄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外,顾自己或共同创办的公司还包括河北天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北兴兴电影有限公司、河北帕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河北嘉惠风月广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今天,这些公司为社会创造了近1000个就业机会。
作为3D动画设计专业的创业之星,顾在向母校大一新生介绍自己的经历时表示:通过自我意识与专业创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有效促进了专业能力的提高,还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定位。
如果能上分析,你就有了金钥匙
四川省卫生学校收费标准
四川省安岳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如何将兴趣转化为探究的动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年来,学院逐步构建了“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的专业创新综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将其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其中,通识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侧重于方***和批判性思维,旨在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即引导学生将这些一般方法运用到专业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尝试;实践课程通过创造性与竞争的结合或成果的转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进一步验证空间。三级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相互支持,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金钥匙。
“在创新创业的基础课程中,我接触到了设计思维的方法,这改变了我的思维,给我带来了一个审视问题的新视角。”2015年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刘说。在校期间,他参与了校园o2o创业基地的筹建工作,出色的技能让他在毕业后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沧州易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河北民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主营业务为电子商务运营与培训;曾任河北米巧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邢台米多创业孵化器服务有限公司创业指导专家,同时担任南皮县电子商务协会特聘讲师、沧州金梦园创业孵化基地电子商务运营讲师;在过去几年中,成千上万的人接受了针对农民工、失业大学生、退伍军人、失业人员、残疾人和其他群体的电子商务技能培训。看到学员们的技术和收入都有所提高,刘感到无比自豪。
有方向,也有老师的指导
只有将社会需求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特别的创新整合教育才能更有价值。教师指导是这一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团队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为此,学院专门出台了相应政策,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临时任职或自主创业,提高教师专业创新整合能力。同时,学院还打破了专业界限,根据创建企业所需的能力,构建了一支集企业法律事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文化创意、网络技术等专业教师为一体的专业创新一体化教学团队,并成立了智慧思维青年创新创业实验班。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王永钊表示:“这样,学生在专业创新整合实践中遇到专业外问题时,可以快速找到老师进行指导和明确方向。”。目前,王还被18家企业聘为创业导师。他丰富的专业经验使他能够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专业创新整合。迄今为止,他指导了数千个创业项目,引导学生报名了32家企业,申请了8项专利。
崇州市电子职业技术学校存在吗
拓展学习空间,构建专业创新一体化的实践教学领域
学习空间包括物质空间及其文化建构。多年来,学院始终重视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加强专业与创新一体化实践教学空间的建设。2022年,学院“汇思兴”创客空间荣获“河北省创业孵化示范园”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实训中心(实训室),突破创客空间与专业实训室之间的“围墙”,使不同的学习空间相互联系,构建“智慧课堂+专业实训中心(实训室)+创客空间+众创基地”的协同实践教学平台。
学院还与校内外的实践平台相连。2022年,在井陉县南屿镇南屿村成立“政法南屿·乡村振兴协同创新基地”,使专业创新整合实践活动走出校园,服务区域经济。2022年,学院援建的井陉县南峪镇综合文化站荣获“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和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学校计算机、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井陉县、顺平县、富平县等地,搭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创办电子商务企业。其中,在与井陉县的合作过程中,动员了近800名师生,形成了全院师生参与专业创新整合实践的热潮。还实施了学生扶贫创业项目。共建立了16家商业企业,报名了一个农产品商标,为社会创造了100多个就业机会。
“实践教学平台上的培训有效地改变了我对‘等、怕、靠、懒’困难的消极恐惧,开发了我的潜能,学会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和工具,为以后创业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增强了我‘为自己工作’的信心。”刘说,一名司法秘书专业的毕业生说。毕业后,刘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与同学一起创办了河北当宇律师事务所。刘现为国家二级律师,多次荣获优秀共*党员、优秀律师、优秀共*党员律师、敬业精神先进律师等荣誉称号。河北当宇律师事务所荣获“河北省AA***信用企业”、“石家庄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服务民营企业优秀律师事务所”、“律师咨询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杨是司法助理专业的毕业生,也是专门创建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众多受益者之一。毕业那年,她通过了司法考试,第二年成为了一名执业律师。在实践平台上培养的坚忍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她毕业后获得全职法学硕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激励她毕业后继续追求自己的“律师梦”,实现了从职业女性向创业女性的宏伟转变。杨现任河北德谦律师事务所主任,兼任河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会理事,河北日报“金牌律师”组成员。
学院重视空间文化建设。首先,它为敢于承担责任和突破的创业精神,以及建设红色梦想、服务区域经济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供了学习空间。2022年,学院率先建立了河北省第一个高校“互联网+”扶贫创业基地。近年来,仅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院就提交了226个青年筑梦项目,其中“政法146”青年筑梦之旅获得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牌。其次,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入专业创新整合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机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融入校园和课堂的实践教学实现路径,将传统图案设计、音乐舞蹈文化引入专业实践,体现在产品设计与研发中。目前,该专业师生已申请10项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相关的设计专利。2022 10月,在中国职业教育学会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大赛中,师生共同研发的“井陉拉花机器人”获得河北省创新作品一等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提升为全国大赛参赛选手,成为学院获得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称号的重要依据。
实施多元评价,稳定专业与创新教育融合实践教学效果的落脚点
为形成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整合的有效闭环,学院整合“官校、企业、社区”资源,与井陉县政府部门、河北省扶贫基金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多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计算机等行业指导委员会以及50多家企业,形成了专业与创新实践教学融合效果评价机制,通过实施多元评价,确保教学结果和实践过程能够经得起推敲和检验。
学院积极推进“政校、企事业、社会”***评估验证的教学成果,形成辐射效应。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项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等标准的制定,落实成果,形成指导性标准,对促进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始终认真落实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从创新到创造的每一个创业实践环节,渗透到每一个社会服务项目中,如农村振兴、精准扶贫、文化传承、公益服务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各种专业创新整合实践中,师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家庭和国家情怀、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受到了“政校、企业、社会”的高度赞扬。
如今,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经过长期的不懈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问题导向学习空间多元评价”的特色创新综合实践教学模式,“问题导向”紧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问题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学习空间”为学生突破障碍、整合专业和领域搭建了更多的可能性,“多元评价”注重对实践效果的审议和测试,使结果在推广过程中更稳定、更便携。通过该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学院有效地促进了专业与创新相结合实践教学的发展,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虽然路漫漫而遥远,但我还是想在这个世界上追求真理。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征程中,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将继续扬帆前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李、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