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团支部_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三级党建引领红色军事文化教育

2022-07-22 23:23:20文/

武汉船舶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武汉造船学院”)于2022年被评为“武汉市抗击2022冠状病毒疾病先进集体”。学校位于汉阳兵工厂旧址,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而成立,原名中南军事工程学校。学校纪念碑上刻有“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碑文。这句话也印在了武汉造船学院几代人的灵魂里。这所学校已经建了70多年了。学校始终坚持以党建为指导,努力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国家战略。在“国家利益第一”的校本特色文化土壤中,学校以“兴船、报国、育人”为教育理念,构建了“四位一体”军工特色文化教育模式和“五方协作”特色教育机制,实现了从国家示范学校向国家优质学校和“双高”建设学校的跨越。

党建领导 

创造红色军事文化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光

今天,武汉船舶工业学院在时间的描绘上凝聚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标签——“军工”和“船”。军工文化是红色军工文化和绿色国防文化;船是蓝海文化。就这样,“三色”融合教育在武汉造船学院逐渐扎根。在持续的文化实践中,学校探索了“1+4+n”工作体系、“文化三个先进”教育载体、“文化建设四化”实践路径、“五个同时”诊断改革机制、“四维联动”文化教育模式。“红色军事文化育人”品牌已成为武汉造船学院的金字招牌。

其中,“1+4+n”工作体系是指:“1”,即以党的建设为指导,贯彻“国家利益第一”的军事核心价值观;“4”,即把红色军工文化建设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四个重点建设领域;“N”意味着整合多元文化资源,丰富红色军工文化的时代内涵,拓展多种传播红色军工文化的实用途径。“三进文化”教育载体是指:全程育人,将红色军工文化纳入课程;全面育人,推进红色军工文化进校园;全时间域育人,推动红色军工文化网络化。文化建设四化的实践路径是资源建设的课程化、教学实施的协调化、色彩体系建设的可视化、传承与传播的多样化。“五同时”诊断改革机制是指制定德、智、体、美、劳教育“五要素评价”反馈体系,加强日常管理和育人教育。

这样,在武汉造船学院,每一个学生都受到了晨练、早读早操、晚间自学、星级宿舍创建、体质健康标准等“五常”管理多年。在“专业学分、质量学分、实践学分、创新学分”等重要质量指标的监督下,磨练“军工”、“国防人才”的素质;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红色经典就读大赛”、“党史学习教育微就读”、“重***岩革命故事展”、“万师生一班”、“红色参观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并参加了各种国家级和省级比赛,增强了“放眼全国”的行动意识。

在武汉造船学院,国防科普主题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学校依托湖北省国防科普教育基地,继续开展国防教育周、国家帆船日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平均每年参观1万余人次。“一碑两船三方”描述了环境的渗透教育。为将红色军工文化推向校园,实现全员教育,学校建设了568艘军舰、宝兵广场、渤海广场等一批具有鲜明军工特色的基础设施群。,设计并实施《视觉识别手册》和《校园文化手册》,规范校徽和校名,重新谱写校歌,用优良传统、悠久校史、现代文化和时代精神熏陶师生和教职工。对外交往不断凸显学校的深厚影响。多次邀请学校领导专门指导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和国家职业学院院长提高执政能力专题研讨会,宣传学校红色军事文化建设经验。我们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学院”海外分院、鲁班优秀海员培训班、武汉船舶工业学院森喜朗大学鲁班讲习班等四个海外办学项目,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职业教育政策对话与交流,促进文化辐射。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光

四川省江油工业技术学校

广元职高招生办电话

阿坝州职业学校有哪些

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学校专业

在武汉造船学院,学校的色彩文化建设实现了可视化。通过对学校历史特色的深入挖掘和提炼,武汉船舶重工学院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校风、“德、实、用、创”的校训、“德、技、实”的校风有机结合起来,“德工合一、师生和谐、理论与实践和谐、教研互长”的教学风格,与现代文化、产业文化、职业文化“知行合一、德技并重”的学习风格,创造性提炼了“红色革命和军事文化的灵魂、绿色国防文化的根基、蓝海文化的坚实基础”的红色军事文化教育顶层结构,形成了校本文化的个性特征,有效增强了学校文化的生命力。

党建领导

巩固课程的硬实力

课程是每一所学校的硬实力。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的武汉船舶重工学院来说,课程建设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红色课程,二是专业课程。与传统思想政治课的灌输模式不同,武汉船舶工业学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深入挖掘了军队思想政治课资源,以课堂为主要渠道,输入爱党、爱国主义、手工艺、伟大劳动等思想政治要素。《数控设备制造与机电联调》课程入选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程,并入选国家教育部课程思想政治教学名师和团队。同时,我们将继续深化“6S”渐进式教学法改革,采用典型、新鲜、生动的榜样,通过视频、叙事、师生互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技术精神、时代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形成模式可借鉴、资源可共享的思想政治课程“三正教育”局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团组织

武汉船舶工业学院的红色课程不仅包括思想政治课。为将红色军工文化纳入课程,学校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培养目标、专业标准、课程体系,系统开发军工精神、工匠文化、国防教育等文化活动课程,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制,使文化活动课程组织化、规范化管理,并贯穿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全过程。广泛开展云多精神教育,精心打造“为党奉献一切——吴故事”等微视频课程,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武汉船舶工业学院已建成24个国家级专业和2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并在不断完善。其中,海洋工程技术集团和海洋工程技术集团已入选“双高计划”专业集团建设。面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产业改革,学校不断推进内涵建设,逐步形成了海防安全、海河运输、海洋开发、新型工业化“三海一业”的专业布局,构建了具有“与船同行、学以致用”典型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武汉船舶工业学院整合资源,形成了“五位一体”的特色教育机制,学校坚持走军民融合、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重点培养军民两用人才,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国家海事局服务;依托国家船舶工业指导委员会和国家海洋科技产业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集团,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与武昌船厂等国防军工单位联合举办焊接人才订单班,培养“大国重武器”专项技能人才,形成“政、军、银、企、校”五方协同教育机制。近三年来,船舶专业群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双证书持有率超过98%。

党建领导

提高党组织的治理效率

无论是建设文化还是巩固课程,背后的方向都来自于武汉船舶工业学院党组织的指导。《建设法治政府实施纲要(2022-2025年)》多次强调“权责清单”,这种方法在武汉船舶重工学院党组织建设中长期使用:学校制定了三级组织建设标准——在学校党委层面,制定并实施《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的任务清单,将其分解为59项具体措施。制定了《关于加强高校党委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从政治建设、理论武装、业务素质、廉政建设、履职履职、责任追究六个方面提出了22项具体措施,具体化了学院党委的“六个坚强”要求;及时修订党委议事规则和总裁办公会议事规则,在党委领导下严格执行总裁负责制和***集中制;制定并实施“463”专项行动计划(“四个环节、六个深入、三个创新”),将学校军工文化和办学传承融入工作情感,具体落实“十个深入”要求;巩固和深化牢记初衷、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对制度的吸收,可以提高师生对党委班子的认同,突出师生的主体地位,具有良好的政治生态。

在院系党组织层面,学校制定了2022年二级学院党总支会议议事规则,修订了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2022年,我们将全面开展制度实施检查,加强制度实施和落实。2022年,为落实院系党总支“五到位”要求,制定了《二级学院党总支建设标准》。2022,学校再次修订了党总支会议议事规则和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并下发了议事范围清单。二级学院根据四个案件的审理内容确定审议决策程序,不断加强制度整合,实现了学院、系党建和党务工作的“双结合、双推进”。在党支部层面,坚持把各项工作明确引导到党支部,学校制定了《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建议》等制度。根据党内有关法律法规,在党支部的日常工作中,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党员的招收、党费的收取和管理、党员的教育培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

如何为实施道德建设和人才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武汉船舶重工学院深化改革,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党委每季度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题调研部署,党委班子成员每月与师生进行一次深入接触;学院党总支每月检查一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每年报告一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基层党支部的一名教师每年至少联系一家企业,对支部工作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诊断和改进活动……与这样一个详细的标准相对应,是严格的监督和考核。一方面,学校强化了纪委的监督职责,制定了《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班子成员监督的实施办法》,纪委书记审查并签署了党委议题申报表,纪委副书记列席了所有党委和行长办公会议;另一方面,要建立横向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制定横向监督实施方案。

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是武汉船舶工业学院70年的办学历史。作为一所有着古老军事背景的职业院校,武汉船舶学院在起跑线上获胜。然而,要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并不容易。正是因为武汉船舶重工学院不忘初衷,坚持以红色发动机为动力源,以“兴船、报国、育人”为愿景,扎实推进文化强校战略,推动文化软实力向内涵建设的深化转化,从而收获当今强大的硬实力核心。

四川省温江燎原职业技术学校

(徐汇梁海星)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