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交通职业学院: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性高于85%(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
2022-07-22 22:34:26文/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矛盾不断凸显,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新的就业形式不断涌现,就业观念多样,如何更好地开展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有效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促进高校毕业生获得更充分、更优质的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提高就业服务效率、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开展困难帮扶、释放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良好氛围、落实“招生培训就业”联动机制等方面做得很好,从而实现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近三年来,毕业生毕业目标落实率达到97%,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性高于8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高于98%。
努力提高就业服务效率。一是完善用工体制机制。建立“党政领导、部门统筹、部门为主体、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落实就业工作两级管理模式,落实“一把手”工程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发挥各部门主体作用,进一步明确任务,就业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二是推进就业大门,开展就业教育行动。一年级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二年级开设“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从打基础、重情感、引注意力、促动力四个维度出发,围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和思想认识,发挥就业指导的教育作用。第三,提高服务效率。尽快了解就业缓慢、就业缓慢和无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加强对该群体的就业指导和教育,并定期与该群体毕业生沟通,以达到转变就业观念、实现提前就业的目的。
努力促进供需之间的精确联系。一是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准确组织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活动,举办行业、区域、专业人才招收会。二是利用教育部“24365”就业平台、学院智能就业平台和云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大数据需求“人像”、智能匹配和精细管理,满足毕业生个性化求职服务需求。建立学生和用人单位供需“双数据库”,对学生群体进行就业意向调查,整合其职业档案的相关信息,建立学生就业意向数据库;对用人单位进行招收需求调查和岗位信息整理,建立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数据库。在“双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相关性分析,智能地将应用特征与岗位需求相匹配,准确推送分别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供需信息,使学生的求职需求与用人单位的人才招收需求相匹配,学生的能力符合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三是定期走访用人单位,在加强与优质用人单位联系服务的基础上扩大用人单位,重点探索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智能时代新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新的就业市场。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图片
应努力为困难提供援助。一是摸清底线,对未升入专科、就业困难毕业生等各类群体进行细化分类,密切关注思想动态和就业进展。二是突出重点,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账户卡,落实“一人一策”制度,优先为他们“送工作、送政策、送培训、送技能”,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服务,确保人人就业。三是提供便利,积极帮助家庭困难毕业生申请求职创业补贴,并及时发放给每一位困难毕业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们的求职成本。
大竹县中峰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
努力释放创新创业的活力。一是鼓励和引导师生跨专业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积极申请校级和省级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能力提升、实训等规划项目,组织参加校内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各类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协同创新,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以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出发点,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和应用,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步入快车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大众创业创新”的生力军。
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就业、人人参与就业的良好氛围。第一,密切关注毕业生的思想、想法和期望。通过举办大学生就业竞赛、就业形势讲座等活动,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主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二是通过举办就业政策报告会、企业文化宣传会、优秀校友交流会等,明确现有就业创业政策,明确就业创业服务流程,解读风险警示,全方位、多角度满足毕业生需求,让毕业生在求职和择业过程中有更多的温暖,更少的挫折,尽快实现优质就业。
努力落实“招生-培训-就业”联动机制,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一是编制并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从多个维度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聚焦市场需求,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期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根据就业质量、市场需求和毕业生跟踪研究现状年报,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积极适应经济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实时调整专业招生和各专业招生,实现毕业生更充分、更优质的就业。
(作者:张世辉,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