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周洁_江西卫生职业学院:致力于保护生命,鲜花盛开,筑牢母婴健康屏障
2022-07-22 21:09:00文/教育部创新发展了“三年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国家助产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牵头单位、江西省“双高计划”优势专业……自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高等职业助产教育以来,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坚持培养优秀的母婴保健人才。经过20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母婴保健人才,成为我国卫生职业教育领域培养母婴保健人才的重要力量。
“强”专业,精心策划,统筹规划
名师引领示范,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组长程瑞峰教授是江西省五一女标兵,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承办人。团队荣获江西省首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江西省先进集体称号;团队拥有省级著名教师、江西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教师、江西省技术专家、江西省优秀护士护理工作者等高水平教师;队伍中的一批中青年教师在国家和省级教学能力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迅速成长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骨干。
根据专业特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助产专业岗位要求、国家育婴员职业技能标准和护士资格考试标准,以专业岗位、专业能力、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重点从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和改革,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评价与改进。根据工作任务的差异和界限划分课程,根据工作过程依次设置课程顺序,根据工作任务的频率和难度分配课时,以提高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协调性和实用性,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助产士课程体系,将人文素质、分层管理、团队精神结合实际融入综合实训改革,围绕社会发展创新创业课程的迫切需要,积极组织“1+x”证书培训,有效实现班岗、班证的对接。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招收分
顺应时代发展,集中精力开发教学资源。我们要与时俱进,挖掘内部潜力,整合资源,依托智能校园网络建设平台,努力推进虚拟现实移动教学。作为教育部全国助产专业(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牵头单位之一,承担了17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任务;专业核心课程“助产学”和“妇科护士护理学”已建成江西省优秀的网络开放课程,网络操作点击率超过300万次;完成了“导乐分娩”、“母乳喂养”、“产后康复”、“幼儿教师培训”等创新创业课程系列教材的编写、试题库建设、课件制作、平台建设。这些课程资源同时向教师、学生和社会开放,为师生共同学习和培养社会妇幼保健人才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
集中财力物力,努力改善培训条件。为突破母婴保健中隐私保护导致临床真实情况难以呈现的瓶颈,实现“虚拟结合”和“时空延伸”的目的,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实践教学信息化、智能实训室建设、,LDRP产房、母婴护士护理模拟培训中心,配置先进仪器,完善结构化评估站、妇幼护士护理基础培训室等设施。目前,实训室的每一张产床(站)都配备了显示屏和摄像头,不仅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也有助于师生互动,有效解决了隐私保护导致临床实训情况难以呈现的问题,充分实现了技能训练与虚拟仿真的有机结合,为教学改革创新、线上线下、课堂内外混合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模式积极探索改革
自2003年以来,学校的专业助产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三位一体、五级递进、六度协调”的母婴人才培养模式,荣获江西省第17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是一个影响和熏陶的渐进过程。以上成果以课程改革为出发点,确立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人文情怀、团队精神、国际视野、谨慎独立精神和思维高度、情感温度、人文厚度、思维广博的“六度协调”优秀学生的目标,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操作,促进教学方法从外在的“说教”向内在的“渗透”转变,教师严谨的治学、言行的示范、学生的专注学习、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师生相互学习、相互探索。
教学设计创新。巩固高职助产专业护士护理基础能力、助产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定位基础,构建护士护理基本技能-助产专业技能-社会适应技能(社会实践)-助产综合技能-实践护士护理技能(岗位实践)“五步递进”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开放式模块化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无缝衔接,虚拟现实综合培训中心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延伸,突破了母婴护士护理培训情境难以呈现的瓶颈。为学生引入操作技能分级管理和标准化病人,采用人文素质+实战任务情景模拟+反思实践相结合的团队合作教学模式,课后开设智能模拟培训中心,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攀枝花市十中教学怎么样
创新评价机制。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引入多元化的卫生和社会保健项目评价体系,打破了“一次考试决定成败”的传统评价模式。根据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技能考核项目,以临床真实案例为载体,采用开放包容的理念设计试题,学生自主撰写、指导和实施“创造性考试”,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指定任务,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评估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凝聚力,实现符合世界技能大赛技术要求的课堂与比赛的融合。
创新培训方法。为促进产科与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发展,2022年,我们将打造全省首个三阶段“双主体”(康城班)卫生专业助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学生入学后第一年在学校接受专业基础课程培训,第二年在医院参加临床实习学习专业课程,第三年在医院实习,实现“中学、中学”人才互招、资源共享的目标。
“优秀”品质,坚持道德修养
泸州树风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电话
思想政治指导工作成效显著。紧紧围绕“六度协调”人才成长目标,自觉把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和价值观引导作为首要任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道德修养和育人,注重“第二课堂”的作用,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在2022年2022冠状病毒疾病防控期间,学校数千名校友继续奋战在防疫一线,其中200余人参加了湖北省医疗队,充分展示了优秀校友的社会责任感和天使风范,践行了“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服务宗旨。
关于在各种比赛中取得成功的报道屡见不鲜。除了在教学环节中深化思想政治课教育,加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能力外,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多层次、专业化的竞赛活动。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获“挑战杯”全国职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继2022年获得全国高职院校高职助产技能大赛团体冠军后,2022又获得教育部助产专业(组)国家资源库建设单位组织的全国助产技能大赛团体冠军;2022年,在江西省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牌和全国铜牌。
就业质量逐年提高。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和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高职卫生职业教育领域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近年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等国内知名三级医院连续从该院招收助产专业毕业生30余人,均受到好评。
成都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分数线
“高”标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制定标准并领导开发。基于团队在行业内的影响力,2022年作为主要领导单位,完成了教育部高职院校助产学国家教学标准的制定。2014年,他主持制定了江西省中高职院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开创了江西省中高职院校助产专业的办学历史。2022年,成为江西省领先的母婴保健大学“1+x”证书联盟。2022年,成为江西省妇幼健康优生协会助产士分会会长单位,先后举办助产士适宜技术培训、中国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巡回讲座等活动,进一步引领江西省助产专业发展和母婴保健人才培养。
开展竞争,服务行业。团队成员多次参加教育部竞赛项目的评审,其中两人担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首届中国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保障竞赛(国家和世界选拔赛)的裁判。2022年,举办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首届“振兴杯”赣坡工匠大赛(母婴护士护理)。首次将世界赛事的设计理念和评价体系引入省内同类赛事中,着力培养学生卓越的工艺精神,营造了“熟谙世界,创造未来”的浓厚氛围。连续多年在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从事母婴护士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托儿所和母婴护士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鉴定工作,为促进全省母婴护士护理业发展,提高母婴护士护理人员技能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绵阳水利电力学校地址
社会认可和广泛影响。组长程瑞峰教授多次接受江西卫视、江西教育电视台采访,受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全国助产士联盟邀请,在国家助产士分会微信公众号直播教室等平台上,作为医学教育专家,向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工作者和临床一线从业者分享经验,推广成果,超级明星学习环节,以及全国(省)助产士分委年会,省内外多所兄弟院校参观学院,了解助产士专业建设和母婴保健人才培养的办学经验。
熊关就像一条铁路,现在我们从头开始过。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母婴保健人才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助产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拓宽母婴保健人才培养途径,为守护生命的繁衍和母婴安全而不懈努力,继续努力培养德高望重、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妇幼保健人才,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作出新贡献。
(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