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同时发展多元协同教育培训,打造继续教育服务农村振兴示范基地

2022-07-22 21:01:26文/

1、 建设背景

美容学校如何招生

广东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前身为“广东省农业科技和管理干部的摇篮”,成立于1985年,2013年起承担广东省农业广播电视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职责,2022成立“广东村官学院”。学校占地1100亩,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以农业为特色,涵盖农业、工业、经济、管理、文化等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三农教育培训活动,为振兴农村战略服务。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招生网

学校多年来一直深入从事农业职业教育,行业影响力显著国家优质农村振兴人才培养学校,国家示范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领导单位,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示范基地,广东省农林牧渔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科技部“星创天地”单位、广东省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广东省“粤菜大师”培训基地、广东省农村振兴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等项目单位。

30年来,学校坚持“扎根地球写文章”、“以强农为己任”的办学宗旨。通过实施“职教强县”、“科技进村带教”、“专业新型农民培养项目”、“提高村官学历”和“协同创新交流”五大项目,学校服务于振兴农村,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培训,面向农业和农村,重点培养30多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农民。

2、 主要做法和结果

以服务农村人才振兴为宗旨,关键是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体系和机制,“软硬并举,强师兴教,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优化各级各类培训供给,着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培训质量,打造国内领先的一流农村人才振兴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1) 构建多方协同建设机制

学校在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200多家“政校企”单位的支持下,与清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两个校外实习基地(广宁县八一生态农场和英德吉庆利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推动构建资源互补、人才凝聚、运行机制灵活的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探索“政、校、企”机制,共同开展生产、实训、培训、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确保多元协调,教育与培训并举,服务于农村人才振兴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

「二」 瞄准农村振兴重点群体,全面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提升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新时期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建议》,学校着力振兴农村人才培养,在成人高等教育和高职扩招专项学历提升背景下,全面推进村官和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面向社会人员、“两个村委会”干部、农民工、退伍军人、企业职工等重点群体,农民工、下岗职工等开展学历继续教育。

(1) 实施百万农村振兴领导干部学历提升行动,实施高职扩招专项学历提升。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将为农民工、退伍军人、企业职工、下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增加约6000名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的学历。

「二」 依托“广东村官学院”,全面推进村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村官素质提升项目,在英德、普宁、怀集、海丰县委等组织部门联合举办了“村官班”、“农村新闻官班”等专题班,独立授课,有针对性地招生,制定了专题班人才培养方案,以服务广东农村振兴战略和“三农”人才需求为重点,将村民服务、农村和农业管理融入整个学习过程。每年向300-500名村官提供特别教育促进计划,帮助经过培训的村干部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导者、农村振兴的火车头、共同富裕的领导者。

「三」 依托“国家新型专业农民培养示范基地”,全面推进高素质农民学历提高。让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农业管理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领导(包括年轻农民、大型农机户和农机合作社的领导、大型粮食农户、大型果蔬农户、大型畜牧养殖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加工人才)有更多机会接受高职教育教育,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分数线

「四」 依托专业院校,提供学历提升继续教育学历,为粤东、粤西北培养约800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各级各类培训供给

阿坝师范学院住宿

学校充分发挥涉农高职教育的资源优势,积极与地方和市级组织部门、农业和农村局、农村振兴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退伍军人事务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实施五个项目,包括“科技送村带教”、“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协同创新交流”、“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提高村官班学历”,承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高素质农民、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电子商务人才等社会产业人才培养项目,包括新型专业农民培训(48学时),广东省农业管理人员培训(160学时)、高素质农民培训(48学时)、广东省“领雁”农村青年创业和财富领袖培训(48学时)广东省农村青年创业和财富领袖高级培训班(48学时),广东省扶贫专项资金绩效评估等促进学校更紧密、更直接地服务于农村振兴战略。

2014年以来,学校作为全省第一所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高职院校,在从化、南雄市、蕉岭县、连平县、云安区等20多个县(区)共培训了18748名新型职业农民,总人数56186人天,培训项目资金932.5万元。2022年以来,共提升农业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3000余人。其中,清远市、海丰县、怀集县等9个县市与当地组织部门共同培训了约1000名村干部。

「四」 深化三教改革,教育与培训相结合成效显著

1、鼓励教师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绵阳幼师职业学校

考虑到农村学生地理位置分散,学习时间与农忙时间存在一定冲突,学校建立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在线教学系统。通过构建“六网融合”模式: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服务、网络学习评价、网络教学管理模式,学校将构建人人都能学习的模式,到处都可以学习的学习环境,可以随时学习,解决了“三农矛盾”的问题。同时,采用“五结合”教学模式,实施“共性+个性”、“集中+分散”、“线上+线下”、“教学+生产”、“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的学习和考核方法。为了解决农村学生多样化带来的问题,进行了项目教学法和信息化教学法的改革。

成都市西河职业中学校

2、教育与培训相结合,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单位。2022年,全省就业排名第九;2022年全省排名第6位;2022年,这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个百分点(省级部门没有公布排名)。学校培养了近20万名具有农业情怀的“新生代农民”,如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金牌得主郑旭文,以及5万多名新型专业农民。培养了一大批以人大代表黄、世界插花大赛亚军黄在为代表的具有“知农爱农”情怀的现代农民,体现了学校为国家振兴农村战略服务的示范能力。2022年,广东省“教育培训”的“三农”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和实践成果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五」 开展多元化考核评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高素质农民、农业管理人员、农民工、退伍军人等不同生源,要凝聚学生多样性的特点,改革招生考试方式,采取“文化知识+职业技能”的考试方式,分头组织考试,按校招生。实行“校企双主体、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行业、企业、学校采取校企双师双徒、工学交替培训、集中分时教学等模式,共同培养在职员工。鼓励和支持在职员工合理安排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使继续教育教学更符合行业和企业的实际生产,培养出的员工更能满足专业岗位的需要。做好各类学生学习状态数据的收集,根据反馈进行实时诊断,推进结果、过程和项目领导的多重评估和评价,严格控制毕业(结业)的退出。

「六」 专兼职相结合,打造服务三农的“双师型”队伍

学校本着“校企沟通、人才共享”的原则,聘请了大批行业和企业专家、熟练的工匠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并根据兼职教师与全职教师的比例,建立了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选聘优秀农业企业家“鸡博士”、“鸽子专家”,“养猪专家”“花卉大师和其他技艺精湛的工匠和专家担任青年教师导师,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相关专业教师每年至少要主持或参与一个农业企业项目、优质农民培训项目、村官教育改善项目,以提高pra农业专业技术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行农村科技特派员驻村和企业制度,学校农村科技特派员驻村和进村,每年企业深入农村的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带动不少于3名学校青年教师进村、入企、下乡。实施振兴农村科技创新行动,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省级三农服务团队,评选成绩突出的教师作为首席名师的教学工作室,打造高端教学情报采集平台。

资料来源: 广东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作者:徐丽香 孙、张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