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承、品牌建设、精品工艺
2022-07-22 20:42:41文/
(位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古桥馆”内,古桥模型的设计、各类作品的施工、艺术制作均由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手工完成。)
浙江被誉为“中国古桥博物馆”。古桥的历史背景、人文氛围和建筑智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技术专业结合了地域古桥的特色文化。从2009年古桥寻访活动开始,通过对精神文化、技术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逐步培育和传承,构建了专业文化教育机制。学校通过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能大师、行业专家、劳动模范等措施,构建了专业的文化教育体系。通过系统搭建工匠班、工作室、研究中心、应用技术中心等平台,搭建专业文化教育载体,形成“承前启后、工匠协作、学习创新”的专业特色文化教育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学校的高品位和高质量。
用质量地图强化和丰富“四化”培育理念
达州华西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
面对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不足、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培养缺乏深度协调等突出问题,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建设中植入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桥文化,形成“生活化、社会化、教育化、数字化”的职业文化传承创新理念。
四川大学附设华西卫生学校地址
学校建立了“浙江古桥博物馆”,将浙江各地的古桥融入教学,让学生时刻感受古桥文化的气息,实现古桥文化的“活”。
通过古桥寻访活动,学校向社会开放了古桥馆,有效地沟通了社会,实现了古桥文化的“社会化”。
同时,成立了“工匠班”,创建了一个工作室,将技能与文化遗产相结合,实现了古桥文化的“教育”。学校还以科技带动传统技艺的传承,创建数字古桥博物馆,实现古桥文化的“数字化”。
巧匠合作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
学校依托毛科技基金会的影响,聘请了古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技艺大师、工匠、行业专家等70余名“名匠大师”,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文化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化的教学团队打造了专业课堂、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大师课堂、现场课堂相结合的“四课堂”协同教育模式,形成了全面立体的文化教育“生态圈”。
名师在“专业课”上讲授理论,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实、务实的科学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教授技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能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理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技能大师在“大师班”中拓展视野,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学生执着、敬业、刻苦的探索精神;行业专家在“现场课”中提高级技术职称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刻苦学习、追求卓越的精神。
近年来,学校教学团队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教学团队获得国家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国家规划教材5部,《石桥施工技能》等书籍4部,编写行业标准12部,有1门课程入选国家思想政治示范课。近三年来,学校完成科研技术服务产值超过1100万元,荣获“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国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称号。以杨教授为首的路桥工程教师队伍成功入选浙江省高校首批黄大年式教师队伍名单。
乐山哪些学校初中好
提高质量,打造“学习创新一体化”教育平台
成都工业学院花牌坊校区在哪
根据桥梁模型相关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开设了“工匠班”,强调桥梁模型制作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探索、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校成立了“技艺大师工作室”,聘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罗冠洲、曾家快教授等,通过大师的亲自授课和口头交流,培养学生卓越的工匠精神。
学校还成立了“古桥文化研究中心”,积累和完善古桥施工技术、文化和档案,为积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技术技能创造平台。
学校依托浙江省交通科学院的前沿学术资源,与现代桥梁工匠和行业专家合作,创新桥梁施工技术,成立了“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卫校农村户口免学费吗
韩语专业专科院校
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也逐年扩大。学校在非洲、东南亚等地设立了“海外鲁班学校”和“丝绸之路交通学院”。工匠团队的师生曾十多次出国旅行,传播和推广中国古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和文化。
以改革破局,以创新开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文化底蕴,弘扬工艺精神,致力于培养大国工匠。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专业特色文化教育“品牌”成果凸显。学校获得第九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高职院校“传承力”微视频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一本教材建设一等奖、“互联网+”全国大赛金奖。学生在全国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1项,二等奖15项,专利13项。毕业生获得省级以上技术专家20余人。
资料来源: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希望职业学校百度百科
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林、陈凯、张志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