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成都市纺织学院:军民融合科技创新高职教育潜力巨大

2022-07-22 20:27:07文/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从事研究与开发吗?我们能做好研发工作吗?在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的过程中,这一问题一直萦绕在一些人的心中。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和四川省“双高计划”的建设单位,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高职教育在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广阔的前景”。学校党委书记蔡玉波说:“我们不仅要努力搞科研,还要把科研作为学校服务社会、回报祖国的纺织代码,把高等职业教育这个‘软肋’变成‘铁板’。”。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科研不仅需要投入,更需要一个平台。成都纺织学院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它不仅编织着一线战士的战斗服,还旋转着纺织服装职业教育和科技发展的经纬线。如今,学校不仅教学科研并举,而且在民生、纺织服装等传统重点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在机械设计和智能制造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也在书写区域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学校与华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开发出可就地替代进口产品的无源微波器件,大幅降低了军工研发成本,为20多家军工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定制服务,合作企业还被授予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谁说军民融合只能是顶尖大学的业务,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也可以成为标兵”,该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负责人杜说。

从科研到突破瓶颈,从“民生基础”到“军工前端”,是什么让成都纺织学院谱写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篇章?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军民融合中发挥作用?本文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从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技术创新共享、人才培养和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三公”机制,并用三个“新”字回答了这个问题:新思想、新技术、新技术,成都纺织业的新体制、新渠道。

彝良县职高有些什么专业

新想法·技术创新与共享:把科研成果写在最需要的地方

在其他学校绞尽脑汁宣传自己的科研成果如SCI、EI等的同时,成都纺织学院找到了另一条途径,将解决行业中的核心问题和最实际的问题作为科研方向。“我国的雷达、电子对抗和通信是如此强大,但这些领域的一种重要设备——高功率无源微波设备不得不依赖进口,这非常值得我们考虑。”该校机械数字设计创新团队负责人宋超教授说。

2015年以来,学校与华洛通信开展科研合作,共同组建科研团队,专注于高功率无源微波器件的应用技术研究。2022年至2022年,双方完成了大功率超宽带合成器、大功率超宽带挂载桥等器件的技术突破,形成了一系列标签产品。产品性能可就地替代美国IPP进口产品。一些指标超过了iPP公司的同型号,产品总成本也降低了60%-70%,这是中国物理研究院、成都研究院29所、中国电子研究院等20多家军工科研院所提供无源微波元件产品的54家企事业单位,由中国物理研究院、成都29所、中国电子研究院54所等20多家军事科研院所设计开发,产品已应用于国防军事科研院所车载、舰载、机载军事雷达、军用无线电、电子对抗机,实现进口产品就地更换,为国防安全做出贡献。宋超教授说:“科研必须为生产服务。Xi总书记号召我们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土地上,中国的高职院校应该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为营造良好的科研平台,学校将企业和行业的研发中心和实实在在的研发项目搬入校园,与华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企业投资100多万元的设备设施,在产品机械结构设计、开发设计、信号检测、产品组装和调整等方面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为了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学校改革了教师职称评定方法,将教师参与产品研发和企业技术服务纳入评分范围,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研究小组成员彭静说:“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做这件事,并将其发挥到极致。我认为这是科学研究的本质。”。

新渠道·共建人才培养:让职教青年在“技能报国”中闪耀

“国防科技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还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智能制造学院院长罗刚表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学徒制。它不仅培养“大国工匠”,而且致力于培养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

学校每年从相应专业选派10余名学生,专门为其开发技术技能实训体系,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实习,聘请专业技术专家和企业导师,采用跨境复合实训模式,以学生的一般机械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背景,了解通信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生产调试专业技能的人才。“除了提高级技术职称术技能外,参加联合研发中心的学生每月可获得300多元的补贴。通过毕业考试后,学生可以直接在华洛通信研发中心工作,让学生真正从专业岗位上找到角色认同。企业导师薛自豪地说,他曾经带领过三个“小编学徒”。

另一方面,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组建科研团队已不再是学院的“新鲜事”。彭老师对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说:“我们的研发中心一直向你们开放。”。直接参与产品研发过程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行业有深刻的价值感。“作为一名高职学生,我没想到我的机械专业知识能在祖国的国防通信领域发挥作用。我很自豪,”一名机械专业的“小编学徒”高兴地说。近年来,该专业学生近30%的毕业设计、参赛作品和创业项目来自该研发中心。

成都口腔护理的专科学校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几本

成都市卫校要多少分才能考进去呢

通过这种方式,学校探索出了“校企双向、技术双技能、岗位双通道、学研双融合”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项目先后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银奖、省金奖、银奖、铜奖,以及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改革重点课题1项、省科研课题2项,省级创新创业示范班1期。

宋超教授说:“技能也可以成为人才,技能也可以为国家服务。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明白这一点。办好职业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希望,也是让每个年轻人的生活更加精彩的关键。”。

新体系·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造高水平跨境一体化服务体系

2022年,华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军队质量标准认证,2022年获得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22年获得成都市军民融合企业称号。7年前,华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还只是一家年产值不到200万元的“小微企业”。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这与成都纺织学院独特的跨境综合社会服务体系密不可分。

“躺在实验室里的结果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成果”,团队老师李和郭说。学校开发的科研成果不能被企业使用,企业需要的技术不能由学校提供,这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两张皮”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升级的高职院校服务体系。成都纺织学院一直在努力。

学校抓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灵活、快速、高效的特点,在与华洛通信的合作中,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开展“优势互补、产学研并重”的跨境合作。学校教师团队主要负责机械结构的设计和试制,企业研发人员主要负责产品开发设计、信号分析检测、产品安装调试。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实现了“校级-院级”联动,搭建了针对特定行业或行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采取了“企业工作室+教师手机站+创新创业项目”的模式,它不仅在学院内建立了研究中心,而且还邀请企业来校园。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兼职,成果共享,研发成果不仅在国家舰载武器装备上得到了测试和使用,而且在民用车辆和无人机上也大放异彩。

“现在,我在同一所学校里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学校的老师,另一个是企业的工程师,”中国网通信的兼职教师邹云说。

目前,双方正通过校企合作,努力实现“四个一”目标:培养一批军民两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发改造一批军民两用技术,孵化一批军民融合创业项目,并培养一批军民融合的“双师”队伍。近年来,此次合作为学校带来了90多万元的横向科研服务收入,20多项研发专利,一项四川省重点教学科研项目。

学校科技部常务副主任魏玉军表示:“努力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这是高质量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的体现。”。



绵阳广播电视学院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