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2022招生目录_西南交通大学2022年招生简况
2022-07-22 20:15:03文/西南交通大学概况
成都棠湖科学技术学校官网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
成都东方航空学校怎么样
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先后被命名为“山海关北洋高铁官校”、“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被誉为“中国高铁工程师的摇篮”和“东方的康奈尔”。早在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就曾到该校视察,发表了著名的“革命需要武装,建设一支双向军队”的演讲;新中国成立后,毛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参观了学校;***、***亲自会见了学校领导和专家教授,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学校师生。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学校以教育兴国为己任,始终坚持“灌输文化、倡导交通”的历史使命,弘扬了交通大学“振兴中华、自强不息”的精神,秉承“治学严谨、要求严格”的办学传统,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名毕业生。其中,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院士40余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领军人物、政府领导、行业领袖和优秀企业家,以及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和学者,他们为国家的振兴和国家的繁荣,特别是轨道交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邓小平同志曾高度评价学校:“这所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有一个叫杨的人,早年参加了革命。他牺牲后,鲁迅专门写诗悼念他。朱也从这所学校毕业,创办了《物候学》。还有一位桥梁专家毛,他设计并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钱塘江大桥。”
如今,西南交通大学已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工科、理科、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特色工程”重点大学,拥有研究生院。学校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76个重点本科专业(含12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牵引电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7个在世界交通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主要交通学科的排名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成为当时中国16所优秀本科教学学校之一;2007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开放办学力度,与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38个国家(地区)的125所大学(科研机构)成功合作。它是“中法4+4”和“中欧精英大学联盟项目”(tamdem)合作机构之一。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覆盖所有年级和各级学生。
在前进的道路上,学校始终拥有一支品学兼优、敬业爱校、乐于助人的教师队伍。目前,全日制教师2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国家“千人计划”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9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成就奖特等奖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1人,8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名国家级名师,8名入选国家“亿千万人才工程”人员,30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兼职教授。
这所学校是为高速铁路而诞生和发展的。从詹天佑主持的第一条自主设计建设的京张高速铁路,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高速铁路宝成高速铁路的建设;从世界公认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难度最大的成昆高速铁路的建设,到2006年7月投入运营的青藏高速铁路的建设;从解放后我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成功研制到世界上第一台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车的诞生;从我国第一列万吨级重载列车在大秦线的成功运营试验,到我国第一条载人磁悬浮列车工程示范线的成功联调;从中国所有城市地铁的设计和建造到著名的杭州湾大桥和东海大桥的建造;从京津城际高铁、武广客运专线,到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高铁……这些成就都是西南交通成年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近年来,围绕国家轨道交通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学校在轨道交通、磁悬浮交通、高铁、大型桥隧、现代交通信息化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诞生了“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步”)“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车”(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步”)《现代轨道车辆联轴节相关理论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步”)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了新贡献,成为国家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仅如此,学校还充分利用办学优势,加大服务西部和地方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力度。
面向未来,学校将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精神,按照“教育为本、质量第一、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办学方针,认真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以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为创新平台和支撑平台,积极推进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努力建设具有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